鹧鸪哨/知道点中国文化/ 印章名称的变迁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印章名称的变迁

    印章最早不叫印章,它的名称变化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秦代以前,无论官印还是私印,都叫“玺”,也叫作“钤”。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体现皇帝的至高无上,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叫“玺”,也就是后来章回小说中常提到的“传国玉玺”。而大臣、平民的印章只能叫“印”。汉代也有诸候王、王太后的印章称为“玺”的,平民的还是叫“印”。一直到唐代,武则天觉得“玺”和“死”同音,就改“玺”为“宝”。但武则天一死,就又改回了“玺”。从唐代一直到清代,皇帝的印章就一直叫“玺”了。

    印章最早叫“章”的,是汉代的将军印。历代人民对印章的习惯称呼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