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周国平自选集/ 都市里的外乡人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都市里的外乡人

    我出生在都市,并且在都市里度过了迄今为止的大部分岁月。可是,我常常觉得,我 只是都市里的一个外乡人。我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基本上是坐在家里读书和写作,每周去 一趟单位,偶尔到朋友家里串一串门,或者和朋友们去郊外玩一玩。在偌大都市中,我最熟 悉的仅是住宅附近的一两家普通商店,那已经足以应付我的基本生活需要了。其余的广大区 域,尤其是使都市引以自豪的那许多豪华商场和高级娱乐场所,对于我不过是一种观念的存 在,是一些我无暇去探究的现代迷宫。

    近些年来,我到过别的一些城市。我惊奇地发现,所到之处,即使是从前很偏僻的地方,都 正在迅速涌现一个个新的都市。然而,这些新的都市是何其雷同!古旧的小街和城墙被拆除 了,取而代之的是环城公路和通衢大道。格局相似的豪华商场向每一个城市的中心胜利进军 ,成为每一个城市的新的标记。可是,这些标记丝毫不能显示城市的特色,相反却证明了城 市的无名。事实上,当你徘徊在某一个城市的街头时,如果单凭眼前的景观,你的确无法判 断自己究竟身在哪一个城市。甚至人们的消闲方式也在趋于一致,夜幕降临之后,延安城里 不再闻秧歌之声,时髦的青年男女纷纷走进兰花花卡拉OK厅。

    当然,都市化还可以有另一种模式。我到过欧洲的一些城市,例如世界大都会巴黎,那里在 更新城市建筑的同时,把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几近于神圣不可侵犯。一 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和民俗风情体现了这个城市的个性,它们源于这个城市的特殊的历史和 文化传统。消灭了一个城市的个性,差不多就等于是消灭了这个城市的记忆。这样的城市无 论多么繁华,对于它的客人都丧失了学习和欣赏的价值,对于它的主人也丧失了家的意义。 其实,在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城市里,并不存在真正的主人,每一个居民都只是无家可归的外 乡人而已。

    就我的性情而言,我恐怕永远将是一个游离于都市生活的外乡人。不过,我无意反对都市化 。我知道,虽然都市化会带来诸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之类的弊端,但都市化本身毕竟是一 个进步,它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我只是希望都市化按照一种健康的方式进行。即使作 为一个外乡人,我也是能够欣赏都市的美的。有时候,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自漫步在灯火明 灭的北京街头,望着被五光十色的聚光灯照亮的幢幢高楼,一种赞叹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 浩瀚宇宙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可爱的人类竟给自己造出了这么些精巧的玩具。我还庆幸于自 己的发现:都市最美的时刻,是在白昼和夜生活的喧嚣都沉寂了下去的时候。

    19981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