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吴夫人接过来低头看,见这手炉套子做得针脚细密,花色配的相得益彰,尤其是入口处缀上的一圈珍珠,让整个手炉套子,看起来更是内敛中透着奢华。“嗯,很好。”吴夫人拉上吴静姝的手笑着道:“今天好好表现,你放心,娘一定让你得到你想要的。”
吴静姝听到她的话,脑子里闪过萧玉宸那玉人一般的姿容,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吴夫人见她如此也跟着笑。
她的女儿,自然应该得到最好的。
吴静云这边倒是挺安静,用过早膳简单装扮一下,就带着杏儿往吴夫人的院子去。
杏儿见她一身素净的打扮,忍不住说:“小姐,即使侯府现在守孝,您也不用打扮得这样素净啊。”头上只插了一个钗环。
吴静云听到她的话脚步没停,嘴里说:“我不打扮可不是因为侯府在守孝。”
“您就是想跟萧世子退亲,也不能这样不顾自己的仪容啊!”杏儿很不理解,萧世子长得那么好看,家世又好,她家小姐怎么非要跟萧世子退亲。
吴静云没有理会杏儿的话,径直往吴夫人的院子走。女为悦己者容,侯府没有值得她精心装扮的人。
到了吴夫人的院子,吴夫人见她这一身的打扮,放心了。就算她是亲娘,她也不得不承认,吴静云的样貌比她的两个女儿好。本来她还害怕,今天吴静云的装扮压过她的女儿,没想到她把自己弄得这么素净。
吴夫人在心里冷哼,吴静云定是因为侯府守孝才这么打扮的,可侯府守孝不假,但并不是热孝,没有必要打扮得像刚死了人一样。
不过这样正好。
“都到了,走吧。”
吴夫人率先往外走,吴静姝和吴静雅紧随其后,吴静云在后面跟着。
吴静云自然知道吴夫人今天去侯府的目的,无非就是让吴静姝在侯夫人跟前露个脸,让侯夫人喜欢,为接下来的事情做铺垫。不过她很乐意配合她们。
吴家与侯府相隔不远,马车行驶一刻多钟就到了。车子到了侯府门前停下,吴静姝先挑开车窗帘子朝外看,正好看到萧玉宸从里面走出来。
芝兰玉树、朗风霁月,他整个人如一道光射进了吴静姝的心里,令她忘了心神只知道痴痴地看。
萧玉宸感受到她炙热的目光,皱眉看过去,吴静姝一颗心简直要跳出来了。但他也就是看过来一眼,然后就撩袍上了马车。吴静姝的一颗心失落又甜蜜还带着些酸涩,真不是一般的乱。
吴静云也看到了萧玉宸,心还是有些疼,但似乎比原来麻木了一些,她相信再过不了多久,她见到这个人会如见到陌生人一样。
这边翠竹见到吴府的马车到了,笑着走到最前面的马车边,这时吴夫人也挑开了车帘,翠竹笑着行礼,“吴夫人好,我家夫人早早就等着您呢。”
吴夫人知道她是唐书仪身边的大丫鬟,也笑着道:“你家夫人可好?”
翠竹:“好,昨儿收到您的帖子,可高兴了。”
吴夫人也是一脸笑,跟着翠竹进了侯府大门,上了早就准备好的轿子,吴静云姐妹三人也都跟着上了轿子。
永宁侯是超一品爵位,府邸按照规制自然足够大,从前院大门到唐书仪的世安苑,步行要将近一刻来钟。一路上亭台楼阁,花池水榭,大气中又处处透着精致。
即使吴夫人自认有些见识,也不得不赞叹侯府的景致之美。当然,这也透露着侯府的富贵。没钱怎么能把这景致打理这么好?
而吴静姝吴静雅两姐妹更是羡慕不已,尤其是吴静姝,想到以后自己能成为侯府的女主人,一颗心简直要飞起来了。
吴静云看着这侯府的每一处景致,则恍如隔世。曾经她是这里的女主人,但那时候她一点也没觉得多么好,反而天天苦闷心累。
今生,她再也不要过那种日子,现在想起当时的日子,她还心口憋闷不已。
很快到了世安苑,轿子在院门口停下,吴家几人下轿跟着翠竹往里走,一进去就见侯夫人雍容风华地站在廊下朝着她们笑。
肤白无瑕,远山长眉、杏眼含笑,琼鼻高挺,朱唇微翘,配上她今日的暗紫宽袖长袍,插着金玉发钗的牡丹双螺髻,好一个华贵美人。
吴夫人不得不在心里赞叹,萧世子能长成那般芝兰玉树的样貌,不是没有原因的,看侯夫人这容貌气度,就知道出自哪里了。
“侯夫人安好。”吴夫人带着三个女儿向唐书仪行礼,她是四品诰命,唐书仪是一品,自然应该她先行礼。
唐书仪不会真的让她行大礼,吴夫人的身子微弯,就笑着走过去把人扶了起来,然后就是对吴家的三个女儿一通夸。
进了屋分宾主落座,唐书仪就把吴静云招到身边,问她身体的情况,吴静云笑着答:“累您担心了,都大好了。”
但这时吴夫人却说:“我家静云自小身子就弱,上次落水后更是时常这病那痛的,可把我给心疼的。”
唐书仪听了她的话,眸光微垂,然后拉着吴静云的手说:“女孩子身子都娇弱,平时多补一补就好了。再有就是要保持心情好。
我啊,之前总是想以前的事儿,越想心情越苦闷,身子也总是不爽利。后来我想开了,过去的事儿好也罢歹也罢,都过去了,我天天想只会让现在的我越来越不好,所以我就不想了,现在只往前看。这不,身子越来越好了。”
第34章
凭什么让她心平气和?
唐书仪那些话是发自内心的,她虽然是在说自己,其实是说给吴静云听的。
从内心里讲,她并不想跟吴静云站在对立面。倒不是害怕女主光环,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别人气运再盛,只要努力,总能走出自己的路。她只是不想多个敌人罢了。
其实吴静云如果为了出气,就是捅萧玉宸几刀她都不会管。但似乎吴静云并不打算这么做。她要毁了整个侯府,书里她也确实做到了,萧玉宸兄妹三人都没有好结果。
所以啊,为了自己,也为了萧玉铭和萧玉珠,她不得不管。
而吴静云听了她的话则是一愣,她听出了侯夫人是在劝慰自己,她不清楚侯夫人说的以前的事儿,是不是指的她的前世,如果是的话,那么侯夫人也是重生的?
但也有可能侯夫人是有感而发,毕竟大家都说侯夫人跟过世的永宁侯鹣鲽情深。
而吴夫人则以为唐书仪说那些话,是从永宁侯过世的伤痛中走出来了,不然今天的侯夫人,也不会这么容光焕发。她笑着道:“您说得对,人啊,就是要往前看。”
唐书仪也看着她笑,只是笑容不达眼底。她自然能够听出来,刚才吴夫人是故意,说吴静云身体不好的,目的当然是不想继女日子好过。
试问,有哪个人家想娶一个病歪歪的媳妇?
唐书仪现在对吴静云倒是有些同情,有这样一个面慈心苦的继母,想来日子定然不好过。但她也只是同情罢了,只要是吴静云不收手,她们就会站在对立面。
聊了一会儿天,就到了午膳时间,众人移步到餐厅用午膳。吃过饭,唐书仪道:“府里后花园有几株枫树,这个时候正是好看,我带你们去看看。”
吴夫人笑着起身,“都说崇光寺后山这个季节景色很好,不如找个时间让孩子们出来撒个欢。”
唐书仪不知道吴夫人打的是什么主意,但还是应下了,毕竟这个亲早退早好。
“到时候让大公子也去吧。”吴夫人说着看了眼吴静云,想让未婚夫妻培养下感情的意思很明显,但她真实意图是什么,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大乾朝男女大防并不是很严,定了亲的未婚男女在长辈的陪同下,也是可以见面的。
“好,到时候也让他松快松快。”唐书仪道。
松快肯定是不行的,那天要倍加小心才是真。
说话间到了侯府后花园,远远就看到四五株火红的枫树立在小道上,在晴日的蓝天映射下,煞是好看。
吴夫人看了眼吴静雅,吴静雅就挽着吴静云的胳膊嚷着去采红叶,吴静云很顺从地跟着去了。
这边,吴静姝有些羞涩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手炉套子,递向唐书仪,“夫人,这是我亲手做的,想着天要冷了,正好套在您手炉上。”
唐书仪拿着那手炉套子仔细欣赏,然后看向吴静雅。女孩儿十四五岁,娇娇俏俏,算是个清秀佳人。只是,背着姐姐送给姐姐未来婆婆东西,算什么意思?吴夫人又是什么意思?
她心里一阵冷笑,都说继母多不慈,今天算是真正见识到了。想要夺了继女的亲事给自己的亲生女儿,真是太龌龊了,也太自以为是了。
不过,吴静云知道吴夫人的打算吗?
应该是知道的吧,而且她有可能会将计就计退了亲事。唐书仪心里一阵怒意,吴家人的种种算计,把他们侯府置于何地?
虽然在一瞬间想了很多,但她脸上一点不显。
“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平时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唐书仪笑着问吴静姝。
吴夫人见她笑得和善,以为她对吴静姝喜欢,脸上的笑容更大。吴静姝则面带羞涩地答:“平时在家就是做些针线,帮着母亲做些事情。”
“这孩子在管家方面倒是灵慧些,”吴夫人笑着道:“现在跟我学着管家呢。”
“你是个会教导孩子的。”唐书仪看着吴夫人说。
“也是这孩子聪慧,管家、接人待物都一点就通,还孝顺得很,我的手帕鞋袜几乎都是她给做的。”
吴夫人尽力地夸奖着吴静姝,唐书仪则在心里想,她要不要也将计就计,不然这个婚怎么退?当然,如果两家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着把婚退了更好,但能吗?
这一切要看吴静云的意思了。
想到这里,她跟吴夫人说:“我们也去那边看看。”
吴夫人自然应好,三人往红枫树那边走去。
枫树下面,吴静姝和吴静雅隔着两米远地站着,彼此没有交流,唐书仪走到吴静云身边,道:“静云陪我去池塘边走走吧。”
“好。”吴静云道,她也想确认下侯夫人是不是跟她一样是重生的。
吴静姝见状脸上带了焦急,就想也跟着去,被吴夫人轻轻拉了一下,才停止了要跟着去的动作。
唐书仪带着吴静云往池塘边走,嘴里说:“老侯夫人还在的时候,经常说她跟你外祖母,年少的时候很是要好。”
吴静云和萧玉宸的亲事,是老侯夫人做主定下的,当时前身对吴静云也很满意。现在唐书仪说起吴静云的外祖母,是想打一打感情牌。
婚若是能很和谐地退了,是最好的。
“外祖母也时常说起老侯夫人。”吴静云道。
说话间到了池塘边,两人停下脚步,唐书仪看着池塘里的荷花说:“这两年侯府多变,不过现在很多事情我也想通了。”
说完,她转过身,认真地看着吴静云道:“有些事看着很难办,其实如果做起来也不是很难。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说不定就能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你说呢?”
唐书仪这话说得没头没脑,但吴静云却有些明白她的意思。她此刻的心有些慌乱,她不能确定侯夫人是不是跟她一样,也是重生的。
但无论侯夫人是不是重生的,这些话都让她委屈又气愤。那些在黑暗中艰难度日的生活,侯夫人没有经历过,凭什么让她心平气和?
两全其美?
若是能两全其美,前世萧玉宸为什么不能给她一些爱,为什么让她活得那样困苦憋闷?
第35章不过是站在不同的立场罢了
吴静云重生有些时日了,但每每想起前世的事情,她依然憋闷得很,这让她怎能放下,怎能不去介怀?
目光看向唐书仪,她说:“夫人可曾记得,那年中秋,您跟我说不会让我受委屈,您会为我做主。”
吴静云这句话是在试探,试探唐书仪是不是也是重生的。
前世她和萧玉宸成婚没多久,就把柳璧琴接到了侯府。那年的中秋,侯夫人跟她说,柳璧琴只是个妾,只要有她在,就不会让她受委屈,会给她做主。
唐书仪自然听出了她在试探,但她还是一脸的惊讶,然后道:“哪个中秋?静云你受了什么委屈?”
吴静云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她,想从她脸上看到破绽,但唐书仪就是眼角眉梢都在彰显着她的吃惊,和对她刚才话的不理解。
看来是她多心了,侯夫人没有重生,但侯夫人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有感而发?亦或者她知道了些什么?
一时间,吴静云的心更加慌乱,不过她面上还算平静,她道:“没什么,夫人刚才说的事情可以坐下来谈,是什么事情?”
吴静云试图用转移话题,转移唐书仪的注意力,唐书仪也没有纠结她刚才的话,说:“就是之前梁家擅闯梅花巷宅子的事情,其实事情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谈。”
话尽如此,唐书仪也就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了。
她扭头看眼前的女孩子,身材高挑容貌大气端庄,但她的心却并没有她的外表这么大气。诚然,前世萧玉宸对她来说是个渣,她所嫁非人。
但如果心胸宽广的话,一样能活得恣意。
她前世是永宁侯夫人,娘家也不是小门小户,有钱有地位,男人不爱又能怎样?你若有情我倍加珍惜,你若无情那就各生欢喜。
没有男人一样可以过得潇洒。
至于那碍眼的小妾,哼,只要老子不死,你永远都只能是妾。
所以啊,能不能活得好,看的不是手中的牌好烂,而是看你怎么打手中的牌。
该说的都说了,不过现在看来,这个亲是没办法和和睦睦退了,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到时候她们是必然要站在对立面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人无所谓谁好谁坏,不过是站在不同的立场罢了。
“莲子对人身体大有助益,回头我让人采些莲子给你送过去。”唐书仪笑着道。
吴静云:“谢谢夫人。”
谈话到此结束。
唐书仪往吴夫人她们那边走,吴静云在后面心绪烦乱但面色平静地跟着。到了红枫树那边,唐书仪又跟吴夫人聊了一会儿天,吴夫人就提出要告辞,还约好两天后一起去崇光寺。
吴静云有些心不在焉地跟着吴夫人出了侯府,又心绪烦乱地上了马车。到了吴府,吴夫人心里也有事,没有跟她多说什么,就让她回了自己的院子。
进了寝室,她让丫鬟都出去,一个人坐在窗前的小榻上发呆,脑子里反复在想刚才侯夫人的话。
侯夫人应该是在暗示,她跟萧玉宸退亲的事情,可以坐下来好好谈,那么也就是说侯夫人定然是知道些什么的,她知道多少?
吴静云坐在那里很长时间,想前世今生的很多事情,如果侯夫人知道些什么的话,那么
她今天就是在暗示自己,忘了前世的事情,退亲的事情大家可以坐下来好好谈。
她又何尝不知道,既然上天给了她重生一次的机会,她就该珍惜,过好现在的日子。但是她的前生过得太苦,而那些伤害过她的人,都还好好地活着,让她怎么能不去想前世的那些事情,怎么能放下前世的那些纠葛?
和和睦睦的退亲?
凭什么?
萧玉宸前生做过那么多伤害她的事情,凭什么让她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揭过去?
亲是一定要退的,但萧玉宸今生想娶到如意的妻子,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可能!
吴静云越想越生气,后来气得脸都红了,她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心绪平稳,然后扭头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她道:“最后一次,这一次如果能把吴静姝和萧玉宸绑在一起,就不对他们再做什么了。”
她想得很好,如果萧玉宸娶了吴静姝,以吴静姝的性子,柳璧琴绝对进不了侯府。而萧玉宸有多么爱柳璧琴她很清楚,今生柳璧琴进不了侯府,萧玉宸对她更是念念不忘。
有一个一颗心都装着别的女人的夫君,吴静姝的日子别想好过。
而,吴静姝可不会如她前世那样隐忍,她过得不好也不会让别人过得好,定然时常要在侯府闹,到时候侯府别想有安宁的日子。
想到前世伤害过她的人,今生都不能有好日子过,吴静云心里畅快了不少。
人都是自私的,侯夫人别怪她不放过萧玉宸,前世萧玉宸也没有放过她不是吗?
.........
吴夫人的院子里,吴静姝正担忧地问:“娘,你说侯夫人跟吴静云在池塘边上说了什么?”
吴夫人轻轻拍着她的手道:“不管说什么,两日后在崇光寺,你按照我说的办就行。只要生米成了熟饭,侯府还能赖账?”
吴静姝羞得脸涨红,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忧,“娘,若是...若是事成后,世子和侯夫人看不起女儿怎么办?”
吴夫人叹口气,“事情发生的...突然,侯夫人和萧世子估计会有些怨言,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后你在他们跟前乖巧些,出嫁的时候,娘再把你的嫁妆备得丰厚一些,慢慢他们就能接受你了。”
吴静姝放了一些心,又道:“听说萧世子把柳璧琴藏起来了,是不是真的?”
萧玉宸窝藏罪臣之女柳璧琴的事情,梁家虽然没有抓着证据,但一些消息还是传了出来。
吴夫人对柳璧琴倒是不担心,她道:“不过是个罪臣之女,即使萧世子把她藏起来了又能怎样?等以后你嫁进侯府,拿捏她还不是容易得很,有的是办法把人弄死。”
吴静姝放心了,拉着吴夫人的胳膊撒娇,“娘,你真好。”
吴夫人拍着她的背笑,“娘自然会把最好的给你们姐妹。”
第36章不能一直这样纨绔下去
唐书仪暗示吴静云退亲的事情,可以坐下来好好谈,没有成功,但她没有纠结。世界不是围着她转,不可能她想做什么,别人就得答应。
她在吴家人走后,就吩咐赵管家派人盯着吴府。她猜测两天后的崇光寺之行,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情,现在盯着吴家,能做到知己知彼。
当然这有可能只是她的猜测,或许那天吴夫人和吴静云都不会做什么,但提前防着点总没有错。
如果那天什么都没有发生,回来后她就要想办法,退了萧玉宸和吴静云之间的亲事。不过,事情估计不是很好办,毕竟表面上,无论是萧玉宸和吴静云都没有错。
当然,如果用些见不得人的手段,这个亲很好退,但她不屑于那样做。
事情安排下去后,唐书仪开始考虑,抽个时间出府转转,考察下市场,看适不适合在上京做会所。如果适合做,位置选在哪里比较合适。
萧玉宸回来的时候,唐书仪正在和翠竹翠云说,上京哪家酒楼名气最大,见到他唐书仪还让他给些建议。萧玉宸听后问:“母亲是想在上京开酒楼吗?”
唐书仪想着,她想要开的会所,顾客群体之一,就是萧玉宸这种,上京各大世家的公子哥儿,应该听听他的意见,就道:
“我想找一个三四进的宅子,收拾得雅致一些做个会馆,提供饮食、住宿、听曲儿赏舞,还提供你们举办雅集需要的场地,你觉得如何?”
萧玉宸听后眼睛一亮,然后道:“若是里面环境足够好的话,肯定可行。”
“宅子里的环境自然是要好好修缮的,”唐书仪道:“最起码不能比我们侯府的园子差。”
“那肯定可行。”萧玉宸接着抱怨了,他们今天举办雅集的那家酒楼,“虽然房间内的布置还可以,但是地方太过狭小,七八个人就觉得拥挤了。”
听他这么说,唐书仪有了些信心,道:“哪日你有空,陪我出去转转,了解下情况,可以的话,我就着手办这事儿。”
萧玉宸点头应好,同时心里佩服着她做事情果决,事情看好了说做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