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唐书仪看向萧易元,又道:“或者你先见见他们,若是真的,你虽然与他们不认识,但家里的人与他们相识,说一说也就明了了。”萧易元没想到永宁侯府里,还有当年村里的人,让他震惊的是,他祖母的兄弟竟然先前有事求到了侯府。这真是....
“晚辈都听夫人安排。”他道。
唐书仪嗯了一声,问:“听说你还有个堂弟跟你一起来的上京?”
“是。”萧易元答。
“你写封信给他,我让人送过去。”唐书仪道:“这几日你们就先住在府里,今日的事情定然会掀起不小风浪,到时候二皇子拿侯府没有办法,就怕他会把怒气撒到你身上。你们先在府里住着,等把二皇子解决了,你再去书院读书。不过你放心,用不了太长时间。”
萧易元:“.......”
这真的是在说解决一个皇子吗?语气也太随意了吧。
他心里一时千回百转,但面上恭敬地道:“谢夫人庇护。”
唐书仪摆了下手,“都是应该的。”
说着她叫来赵管家,让他领萧易元去休息。赵管家朝萧易元做出一个请的动作,道:“萧公子跟老奴来。
萧易元又朝唐书仪拱手告辞,跟着赵管家离开。赵管家边走边说:“老奴年轻的时候是老侯爷身边的参领,后来受了伤,老侯爷就让老奴在府里干点儿事儿。当初先皇平定了天下,给老侯爷封了爵位,同时还想赐婚于他。
但老侯爷说已有妻室,先皇这才作罢。后来老侯爷就开始找人,真的是撒出去大量的人,天南海北地找,但找了好几年都没有找到。后来老侯爷又听说家里人都没了,伤心了好一阵。又隔了好长时间,他才又娶妻......”
赵管家平时不是一个多话的人,但现在唠唠叨叨说了很多老侯爷的事情,就是想让萧易元明白,不是老侯爷抛妻弃子,是造化弄人。
萧易元当然明白,只是她祖母若是知道了,不知道会如何得难过。
说话间到了一个院子门口,赵管家停下脚步道:“萧公子就先住这个院子吧,旁边就是二公子的院子。不过这段时间二公子白日不在家,晚上才会回来。”
萧易元点头,跟着赵管家进了院子,马上有小厮迎了上来,赵管家给他交代了一番,就离开了。萧易元跟着小厮进了屋,借口要休息让小厮离开,他终于可以一个人安静地思考问题了。
第185章
怎么就生出这么个蠢蛋来?
黎御史是个办事效率很高的人,他回家后就马上写奏折,然后又马上拿着奏折进宫。到了御书房外,跟守在外面的太监说,有要事要面见皇上。
太监看到他有些牙疼,其实太监也不只是看到他牙疼,是看到所有的御史都牙疼。这些御史一来就准没有好事儿,皇上见了他们之后就肯定会生气,然后遭殃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但是他们又不能不向里通传,真不是一般的憋屈。
“黎大人您等着。”一个太监躬身进了御书房,趁着皇帝批改奏折间歇的时候,小心地说:“皇上,黎御史来了,说有要事要面圣。”
皇上一听这话,眉头也皱起了疙瘩,他也是厌烦这些御史的紧。但是他想要做一个明君,就不能随意妄为。只好不耐烦地摆手道:“让他进来吧。”
太监出去,不一会儿黎御史进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奏折双膝跪地叩拜道:“皇上,臣有要事上奏。”
皇帝坐在桌案后,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呈上来吧。”
但愿不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黎御史起身,将奏折递给大太监焦康盛,焦康胜接过来又递给皇帝。皇帝皱着眉打开奏折眯眼看,越看眼中的火气越大,最后他啪地一声将奏折摔在地上,对着黎御史怒道:“到底怎么回事儿,你说。”
黎御史又双膝跪地,把他去茶楼喝茶,“碰巧”遇到萧玉铭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然后道:“臣以为这事关重大,不敢耽搁,就马上来面见皇上了。”
皇帝听后,抬手又把手边的茶杯摔到地上,怒吼道:“朕还在呢,他还不是太子呢,就敢如此大逆不道。”
“传御林军首领进来。”皇帝深吸一口气,才感觉舒服了一些。
焦康盛连忙去外边通传,不一会儿御林军首领进来了。皇帝看着他说:“封了二皇子府,把李景明给朕绑过来。”
御林军首领得了令,连忙出去,他心里还在嘀咕,这二皇子又办了什么蠢事啊?
二皇子府
二皇子正搂着美人饮酒,不时地还问身边的太监:“黄文耀可回来了?”
太监摇头:“应该是事情还没有办好。”
二皇子哼笑一声,“不急,天大的馅饼砸到头上,我就不相信他不想要。”
说完他又哈哈笑了起来,“这一次我让永宁侯府里内斗,那唐国公再老奸巨猾,也不能把这事怨到我身上吧,哈哈哈....”
想到永宁侯府里一团乱,他畅快地简直要飞。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跪倒在二皇子面前就焦急地道:“二皇子不好了,御林军,御林军来了,把皇子府围得水泄不通。”
二皇子以为自己幻听了,他问:“你说什么?”
小太监又战战兢兢地说了一遍,“御林军把皇子府给围得水泄不通。”
二皇子腾的一声站了起来,“谁给他们的狗胆?”
“二皇子,”一个粗犷的声音从外边传来,然后御林军首领带着人走了过来,一身冷肃地说:“臣奉皇上旨意,绑二皇子进宫。”
说完他摆了下手,他身边的两人就冲了上来,左右钳制住二皇子,用绳子把他绑了个结结实实。
“反了,你们都反了,放开我。”二皇子使劲儿挣扎,但不知道这绳子是怎么绑的,他越挣扎绑得就越紧。
御林军首领见状道:“二皇子,臣是奉命行事,希望您配合。”
他又摆了一下手,然后转身大步朝外走。他的两个手下,看着二皇子说:“二皇子,小人也是奉命行事,您有什么话一会儿好好跟皇上说。”
二皇子咬牙瞪着他们,“等着,你们给我等着,我要灭你们九族。”
两位手下心都颤得要碎了,但这是皇上的命令,他们也不能违抗啊。只能在心里面祈祷,祈祷二皇子这次后永远翻不了身。
二皇子府离皇宫不远,不一会儿就到了。
二皇子身上绑着绳子,迈步进了御书房,见到皇帝就直直地跪了下去,“父皇,儿臣到底做错了什么?”
皇帝冷笑,“你做错了什么?你什么都没有做错,是朕错了,朕就应该早早地把皇位给你。”
皇帝起身走到一边,指着桌案后的椅子说:“来,李景明你坐到这里。”
“父皇。”二皇子连忙俯首在地,大喊冤枉道:“父皇,是谁诬蔑儿臣,儿臣从未有想过啊。”
“呵呵!你没有想过?那你告诉我,是谁说要把永宁侯的爵位给别人的?谁?”皇帝吼得喉咙都疼了,但只有这样才能发泄他心中的怒气。
近段时间,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没有一个人不恐惧死亡,他也一样。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死呢,他的好儿子就想要替他发号施令了。
二皇子怎么都没有想到,他让黄文耀给萧易元说的话,这么快就传到皇帝耳朵里,他震惊地看着皇帝不知道说什么了。而皇帝看见他这愚蠢的模样,真想把他塞到梁贵妃的肚子里重造。
他和梁贵妃都不是蠢人啊,怎么就生出这么个蠢蛋来?
皇帝抬手指向二皇子,“责令,二皇子李景明禁足,不得踏出皇子府一步。”
二皇子如泄了气的球瘫在了地上,被禁足就意味着,他不能再接触外边的事情,更别说朝堂上的事情了。这也就意味着,他要从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退出了。
不行,不行,他不甘心,不甘心啊!
“父皇,儿臣没有,儿臣没有啊!”二皇子趴在地上痛哭。
皇帝再次冷笑,“李景明,你敢说你从没有想过当皇帝?你敢说你从没想过,要朕屁股底下这张椅子?”
“儿臣没有,儿臣没有。”二皇子继续哭,他不知道如何辩解,他也不知道事情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明明这一局,他稳赢的啊!
“把他拖出去。”
“皇上,都是臣妾教子无方,您罚臣妾吧。”
梁贵妃忽然从外边冲了进来,扑到皇帝跟前跪着哭得梨花带雨。
PS:今天有事情没有在家,在外边用手机上传的,结果就出现了这种错误。刚才上传的,是好久前写的一个开篇,跟现在这本书在一起存着,结果就给弄错了。
抱歉哈!
第186章上眼药
皇帝低头看着哭得梨花带雨,但依然貌美的梁贵妃。他有多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了?想了想,好似很久了。不是不再喜爱她,而是前段时间宫里又进了些十几岁的年轻小姑娘。
越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在不断地衰老,越是想与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就好像那样自己也会变得年轻了一般。
这段时间,他每次招人侍寝都是那些刚进宫的美人,他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活几十年。现在的儿子不争气没事儿,再生就是了。
但是此刻,看着跪在地上的梁贵妃母子,一种无力与不甘充斥着全身。其实他自己的身体怎么样,他比谁都清楚,之前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他的真实状况就是,他不年轻了,身体也不好了,但他的儿子却没有一个能担得起重担的。这也是当初他狠心做下那件事的原因。
梁贵妃还在抓着他的衣角哭,皇帝低头看着她说:“他如今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不怨你,也不怨我,是他自己蠢。”
“皇上,景明他是一时糊涂了啊!他与永宁侯府的恩怨您也是知道的,他是魔障了啊!”梁贵妃哭得几乎要泣不成声,“皇上,景明他没有别的意思,他只是想给永宁侯府添些乱而已。”
“就这吧。”皇帝迈腿走到桌案后坐下,“让他回去好好反省,想想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蠢成这样,就别想着争皇位了。
梁贵妃挪动膝盖,跪在桌案前面,仰着泪流满面的脸,道:“求皇上饶了他这次吧,景明他真的是无心的。您说他蠢,臣妾这次承认了,他觉得天衣无缝的事情,别人却是事先都准备好了,设计好了陷阱,就等着他往里面跳呢。”
“皇上,”梁贵妃匍匐在地上放声痛哭,“臣妾今日与您说实话,不仅景明恨永宁侯府,臣妾也恨,臣妾的弟弟是因为永宁侯府才死的啊!您说臣妾怎么能不恨啊!但是唐国公,永宁侯夫人计策谋略远胜于我们这个蠢儿子,呜呜呜....”
皇帝坐在那里沉着一张脸不说话,梁贵妃哭着偷偷看了眼他的表情,又继续哭道:“皇上,为人父母的没有一个不护短的,但是永宁侯府也太护短了一些。上次,臣妾弟弟让人在长平公主跟前,说了纳永宁侯世子为面首的话,是他不对,但永宁侯府却做出那么大的阵仗。
皇上,景明他是不甘啊!臣妾也不甘啊!都是为人父母的,永宁侯夫人觉得他的孩子处处好,臣妾也是啊!皇上,景明他也是您的儿子啊!呜呜呜呜.....”
唐书仪若是听了梁贵妃的这段话,肯定赞叹她这话说得很有艺术性。不仅在皇帝跟前给永宁侯府和唐国公上了眼药,还试图唤醒皇帝的慈父之心。
而皇帝的脸色也确实缓和了很多,他重重地叹口气道:“贵妃你先回去吧,这次必须让他好好反省,不然下次他丢的不是人,是命!”
梁贵妃轻轻地呼了一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她跪在地上朝皇帝磕头,“谢陛下,谢陛下饶他不死。”
皇帝也叹了口气,起身绕过桌案,弯腰把梁贵妃扶了起来,“爱妃,就像你说的他也是我的儿子,就让他好好的在府里反省吧。”
梁贵妃顺从地点头,“景明他也确实该好好反省,不然为何总是被人算计。”
皇帝垂眸,让人看不出他眼中的神色,松开梁贵妃的手说:“回吧。”
梁贵妃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朝皇上行了一礼,又看了眼二皇子才转身离开。等她走后,皇帝看着还跪在地上的二皇子道:“把事情的经过讲一遍。”
二皇子擦了下脸上的汗和泪,道:“儿臣前段时间收到信息,上林书院的学生萧易元,是老永宁侯先前妻子的亲孙子,儿臣就想着让萧易元跟永宁侯府争爵位,让永宁侯府乱起来,儿臣...儿臣能看场好戏。儿臣让人跟萧易元说那些话,是骗他的,儿臣真没有别的心思。”
皇帝的脸简直皱成了一块大疙瘩,他道:“损人不利己说的就是你,永宁侯府就是乱了,跟你有什么关系?再说,你以为别人都像你一样蠢啊,那个谁它即使是萧成昆的孙子,但是萧成昆已经死了,萧淮也没了,那永宁侯夫人给他些银钱打发了,谁都说不出什么。萧成昆那个孙子,无权无势,敢和永宁侯府闹吗?”
二皇子跪在地上不语,但心里却在说,有他的支持,又有爵位做诱饵,能抵得住诱惑地又有几个?
皇帝低头看他,眯了眯眼睛,他活了这么大年龄,年轻的时候跟几个兄弟勾心斗角争皇位,当了皇帝后又跟朝臣勾心斗角,怎会想不到二皇子的想法?
人的心都是不足的,这次他能利用自己皇子的身份,假意许出个爵位,下次呢?下下次呢?欲望会一点点地积累。
止住了心里的想法,他问:“谁给你的信息?”
二皇子纠结了一瞬,道:“吴国良。”
“吴国良如何知道的?”皇帝问。
二皇子:“吴国良说是他的女儿吴二小姐说的,吴二小姐曾经跟永宁侯世子定亲,知道永宁侯府的一些事情。”
皇帝听了后,真的想弄死这个儿子,眼不见为净。
他道:“那吴二小姐是从永宁侯府得到的消息,永宁侯府能不知道那个谁...”
二皇子:“萧易元。”
皇上接着说:“永宁侯府能不知道那萧易元的身份?永宁侯府没有马上去认亲,应该是有他们自己的考量,但是你却撞上去,人家不收拾你收拾谁?”
“可当时吴国良信誓旦旦地说,永宁侯府的人不知道。”二皇子道。
皇上:“......”
一眼都不想看了,他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
“滚去你府里闭门思过吧,没有我的令不准出来。”皇帝摆手道。
还是要禁他的足,二皇子有些不情愿地起身,但没有马上走,还想再求情。皇帝却是一眼都不想看到他,拿起手边的杯子摔到他脚边,“滚出去!”
二皇子连忙小跑着出去了。
第187章真的好难
二皇子走后,皇帝坐在桌案后,低头沉思了一瞬道:“罢免吴国良官职,吴国良家族两代不可参加科举,让他们起草旨意吧。”
“是。”
焦康盛连忙快步出去,到了内阁大臣处理事务之处,进去后就见齐良生和另一位内阁大人在呢。
他走过去行礼,然后道:“两位大人,皇上口谕,罢免吴国良官职,吴国良后代两代不可参加科举,让大人们起草圣旨。”
内阁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皇帝起草圣旨或者文章。
齐良生想到吴国良的女儿,曾经跟萧玉宸定过亲,就问:“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焦康盛没有隐瞒,把二皇子又做得蠢事讲了一遍,这事儿瞒不住,早晚都会被人知道。他现在说了,也是在齐良生跟前卖个好。
“好,本官这就起草圣旨,公公稍等。”齐良生道。
他拿出一张空白圣旨,沉思录一瞬,然后在圣旨上书写,完后交给焦康盛。焦康盛拿着圣旨走了,这圣旨得皇帝盖了玉玺之后,才能生效。
他走后,另一位内阁大臣一脸一言难尽地跟齐良生说:“二皇子怎么就揪着永宁侯府不放了?”
“谁又知道呢。”齐良生嘴里说着,心里却是开始担忧唐书仪。
这件事儿虽然是二皇子的错,但是没有不护短的父母,皇上如此处置吴国良就说明了这一点。就怕皇上对永宁侯府也怨怼上。
而此刻,皇帝拿着玉玺在圣旨上盖上章,交给焦康盛让人去传旨,他背靠在椅背上眯着眼睛看向远处。
萧淮战死沙场,他顾忌着萧淮在西北军的名望,没有让萧玉宸马上袭爵,确实对永宁侯府有愧,但是永宁侯府也未必做事太不给他面子了。
李景明是他的儿子,虽然蠢了些,做事情也随性得很,但永宁侯府也不能次次把他当猴耍啊!
但是,他现在不能把永宁侯府如何,一件件事情掰扯出来,都是他的蠢儿子的错。且他又以明君要求自己,不能因为永宁侯府不给他面子,就处罚他们。
心里有口气憋着,想发但是发不出来。
看着桌案上那堆成小山一样的奏折,他忽然一阵无力,想问自己,当初机关算尽,心狠手辣地争得了这个皇位,真的值得吗?
想想他的六弟,还活着的时候,整日游山玩水,享受荣华,他是不是早就看明白了,当皇帝并没有想得那么好,才放弃争斗的?
扭头,又看到了挂在墙上的一张地图。那是先皇挂上去的,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他的雄心壮志---收复柔利国。
先皇临终的时候,抓着他的手说:“完成了朕的遗愿,你就是一个好皇帝。”
他继位之后,从没有忘记过先皇的遗愿,他也相信自己能完成,因为有萧淮在,他相信有一天萧淮一定能率兵直驱柔利。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萧淮会战死。
萧淮和他六弟身陨的消息传来,他当场晕厥过去是假,事后痛哭是真。他哭没了萧淮怎么收复柔利。
他想过调向天河去西北军,但是向天河在南疆已经威望甚重,若是他去了西北,在西北打下威望,那么整个大乾朝一半的军队都能被他调动了。
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皇帝觉得自己真的好难。
.......
二皇子被禁足,很快整个上京城的人就都知道了。其实说好听点是禁足,不好听的是圈禁,因为二皇子府外围了很多御林军。
吴国良被罢官,且两代之内不能参加科举,也成为上京城的头条新闻。两代不能参加科举,可以说是几乎要断了一个家族的为官之路。
唐书仪听到这两个消息的时候,没有感到惊讶,这跟她猜的差不多。二皇子是皇帝的儿子,只要不是谋朝篡位的罪,一般都不会被处死。
当今这位皇上,虽然格局不大,做事情畏首畏尾,但并不算是一个糊涂人。不会因为猜忌二皇子谋逆,就要杀他。同时他也不会没有根据就对永宁侯府动手。
其实她一点也不想跟二皇子为敌,也不想惹怒皇帝,但是二皇子咬着他们不放,他们若是不出手的话,估计早就被弄死了。
“以后做事尽量低调。”唐书仪和萧玉铭、萧玉珠说。
打了人家儿子,人家老子不高兴很正常。
萧玉珠和萧玉铭都知道事情的重要性,都点了头。萧玉铭还道:“一定要找机会杀了二皇子。”
唐书仪嗯了一声,“但是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杀一个皇子,绝对不能露出一丝破绽,不然就得诛九族。
“明日关有根和陆家的人就来了,等他们跟萧易元见了面,基本就能确定他的身份了。”唐书仪道:“他的身份确认后,你们就把他当成堂兄弟相处就好。至于其他的,等见了他的家人后再说。”
大家守望相助,互惠互利,是唐书仪最想看到的。但是,这也要看萧易元他们怎么做了。现在看着萧易元是个聪明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但以后会如何,他的家人如何,都是一个未知,只能说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