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4章

    众人坐在那里,一时内心都很是复杂。

    “二爷爷,吃饭吧。”萧易元轻声跟萧成明说。

    萧成明按下内心的纷乱,拿起筷子道:“赶了一天的路,都饿了,吃吧。”

    他先拿起筷子吃了一口,其他人也拿起筷子吃饭。确实都饿了,饭菜又很是合口,不一会儿盘子就见了底。不过,十几个菜,主食量又很足,一家人吃得很是满足。

    刚吃完,外边就又传来管事的声音,问用不用上茶水。萧易元知道,这是问吃完了没的意思,他应了一声,就有几个小丫鬟端着茶盘过来,给每人上了一杯茶,然后又都出去,留他们一家人。

    萧成明喝了口茶,低声跟萧易元说:“一会儿我跟你说几句话。”

    萧易元点头,“好。”

    第231章二皇子死了

    吃过饭用了茶,就有人带他们去房间休息。萧易元跟着萧成明进了一个院子,这是这个宅子的主院,管事很有眼色的分给了萧成明。他能看出,这位老爷子是这家人的主心骨。

    萧易元跟着萧成明进了屋,萧成明站在房间中央,看着这对他来说仙境一般的房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大哥萧成昆,在他心目中一直是山一般的存在,不管多大多难的事儿,到了他大哥那里,总能轻松解决。

    家里因为有他大哥,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就是他大哥参军走后,他们一家过得也不错,可谁知战乱年景又遇上灾荒,同时还传来他大哥战死的消息,那时他们一家人都觉得天塌了一般。

    那些年,他们颠沛流离,树皮草根只要能下肚的东西,他们都吃过。很多时候他都在想,若是大哥在,若是他和大哥一般有本事,他们一家就不会过得那么艰难。

    “二爷爷,坐吧。”萧易元扶着他坐下,又道:“我祖父找了我们很多年,但我们人在南疆,确实不好找到。”

    萧成明重重地叹息一声,问:“我大哥怎么没得?”

    这么好的日子,怎么就没长寿呢?

    “战场上牺牲的。”萧易元声音有些沉重,“祖父的儿子萧淮,也是战死的。”

    萧成明听了他的话,苍老的手拍了下大腿哭了起来,悲痛凄凉,“他走的时候,我十一二岁,他说让我照顾好爹娘,他去挣前程,让我们有好日子过。好日子哪有一家团团圆圆得好啊....”

    萧易元轻轻地拍着他的背,温声说:“二爷爷,都过去了。”

    萧成明又哭了一会儿,用袖子擦了擦眼泪,长长地叹口气道:“回头问问你爷爷埋在了哪儿,我去看看他。”

    萧易元点头,“好。”

    “你爷爷他....后来娶的是哪家的啊?”萧成明问。

    萧易元:“武阳伯府的嫡女。”

    “武阳伯府厉害吗?”萧成明又问。

    萧易元大致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但有些事情就是个糊涂账。他道:“上京有爵位的人家,也就那么十几家,自然是厉害的。”

    “这...”萧成明拉上萧易元的手,说:“你奶奶这些年,伺候公婆生儿育女没有一点差错,总不能到头来连个名分都没有吧。”

    长嫂如母,在他年少的时候,陆氏照顾他良多。后来一家人逃荒,更是同甘共苦,叔嫂的情谊自然不一般。萧成明觉得他有义务,为陆氏争取她该有的名分。

    “二爷爷,”萧易元坐到他身边,道:“侯府既然把你们从南疆接来,就是认下的意思。”

    “是是是,”萧成明忙道:“我能看出来,是诚心待我们的,就是以后...怎么说?”

    萧易元明白,他说的是死后的事情,这件事他也很为难。以他对侯夫人的了解,怎么合葬的事情,她绝对不会让步,想来那武阳伯府也不会让步。

    “这事儿,以后再说吧,明日先见了面再说吧。”萧成明又道。

    “好。”

    萧易元又陪着萧成明说了一会儿话,就离开去陆氏的院子。进去后,就见他的父母和妹妹都在呢,四人坐在一起,面色都有些紧张。

    见到他进屋,四人似乎都有好多话说,但一时又不知道说什么。萧易元叹口气,坐到陆氏身边,道:“侯夫人是个讲理且随和的人,不必担心。”

    “我其实不想来的,他都死了,那个家是别人的,我来了算什么?”陆氏说着长长地叹口气,“你二爷爷说,他们都来了,留我一个人在南疆,大家都担心。”

    “孙儿也想着能一直陪在您身边。”萧易元看向他的父母和妹妹,又道:“既然来了,就安心地住下,一切有我呢。”

    “娘,让我说您就是多想,”这时萧易元的母亲陶氏说:“您也是明媒正娶的,您伺候公婆照顾小叔,任谁都不能说出您的不是。公爹后来娶的那位,可是一天公公婆婆都没有伺候过,她都能当侯夫人,您怎么就不能...”

    “你别说了。”萧易元的父亲萧大勇呵斥道:“明日去了侯府,管好你的嘴,别瞎说话。”

    “我说得不对吗?”陶氏反驳道。

    萧大勇拿眼睛瞪她,“头发长见识短,易元前途的事儿,你能帮上忙还是我能帮上忙?”

    陶氏不说话了,陆氏看了她一眼,“大勇说得对,我不觉得我有多委屈,只要我孙子好,我怎么都行。”

    萧易元听了她这话,心口如赌了一块棉花,难受得紧。他看着陆氏说:“奶奶放心,孙儿定然给您挣个诰命回来。”

    陆氏笑了,“好,我等着呢。”

    陆氏却有些不高兴,但她的不高兴也只能憋着。这个儿子虽然是她生的,但是跟家里人谁都亲,就不跟她亲。

    一家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各自回去休息。出了陆氏卧房的门,萧大勇和萧易元说:“别听你娘的,跟侯府打好关系,对我们都好。我们也没什么跟人家争的,再说也争不过。”

    萧易元点头,“儿子明白。”

    萧大勇嗯了一声,拍了拍萧易元的肩膀,“睡觉去吧,别因为这事儿影响你休息,影响你读书。”

    萧易元嗯了一声,看着萧大勇进了房间,才转身离开。

    .......

    第二日,萧玉铭一早去了将军府,今日向大将军要考教他画地图。唐书仪自然不会因为家里的事,影响他学习,还嘱咐他不用担心家里。

    用过早膳,她就让赵管家去那边宅子接人。半个时辰后,萧成明和陆氏他们就来了。唐书仪在前厅门口迎接,见一行人走到了近前,她朝着萧成明拱手一礼道:“见过叔父。”

    萧成明没想到她会给自己行礼,慌乱地后退了两步才道:“不...不用。”

    唐书仪笑了一下,“进屋说话吧。”

    她听去接人的林管事说了,萧成明和萧易元他们并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人还在一起,而且,萧成明是一家之主。这对她来说挺好,很多事情交涉起来方便许多。

    就例如现在,她不用直接面对陆氏,有些矛盾就可以弱化。

    众人进了厅堂,唐书仪很自然地坐在了主位,她笑着问萧成明:“昨日休息得可好?”

    萧成明连忙点头,“好,好。”

    唐书仪又看向陆氏,“吃食方面,可还习惯?”

    “好,都好。”陆氏有些慌乱地说。

    “老侯爷当年派了很多人寻找亲人,但找了多年都未果,现在终于找到了,他也能瞑目了。”唐书仪见这些人都老实本分,安了些心。

    提起萧成昆,萧成明和陆氏脸上都带了黯然,萧成明道:“我们想去祭拜....”

    “夫人救命!”

    砚台忽然冲了进来,跪到唐书仪身前哭着道:“夫人,二皇子死了,二公子被带到皇宫了。”

    唐书仪听了他的话,刷的一声站了起来。

    PS:能培养出萧成昆和萧易元这样人物的家庭,不会太极品。歹竹出好笋有,但前后出两个好笋的概率不是太大。

    另外,男主真的快出场了。

    第232章一定要杀了他

    唐书仪听到砚台的话,头有一瞬的晕眩,她默默地深吸口气,低头看着砚台道:“怎么回事,起来说话。”

    砚台手抚着地想站起来,但他现在吓得要死,起都起不来,最后索性继续跪在地上说:“今日...今日向将军考教二公子画地图,地点是城郊西山。奴才和石墨跟着二公子一起,但是在山脚,碰到了前来打猎的二皇子。

    二公子给二皇子行了礼,但是二皇子不让我们公子起身,还说要让二公子再猎一个红狐狸给他。二公子自然是不愿的,两人就有了口角,最后二公子不理会二皇子上了山。

    我们觉得本来这事儿就过去了,没想到在山上又碰到了二皇子,他还是让我们公子给他猎红狐狸,两人又有了口角,后来还动起了手。

    正在两人打得激烈的时候,一支箭射了过来,直接插在了二皇子的脖子上,二皇子当场身亡。他的护卫拦住我们,还有人去皇宫报信,没多长时间,御林军就到了,抓二公子去了皇宫。”

    “他该死!”听完砚台的话,唐书仪咬着牙说。她现在只恨自己,没有早一点想好杀二皇子的计策。

    “赵管家,带人去西山搜,方圆十里地搜,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唐书仪看着赵管家道。

    这个时候,她的脑子倒特别清晰。这事儿一听就知道是有人提前准备好了,要杀二皇子。只是不知道,那人事先有没有把萧玉铭算计进去。

    但无论是怎样,事情做了就会有痕迹,现在马上去搜,说不定还能找到些线索。但若对方是高手的话,说不定所有的痕迹已经抹平。

    赵管家得了吩咐,马上跑着走了。唐书仪扭头跟萧玉珠说:“马上去找你外公,我现在就去皇宫,你待在国公府不要出来,直到娘去接你。”

    萧玉珠眼中含泪地点头,然后大步跑了出去。唐书仪又看向萧易元,“这里的事情你安排下。”

    萧易元也连忙称是,萧成明他们已经吓傻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唐书仪迈步往外走,谁若是想要她儿子的命,她就跟谁拼命。

    她边往外走边说,“我骑马去皇宫。”

    翠云连忙跑着去准备了。唐书仪快步走到大门口,然后翻身上马,扬起马鞭一路狂奔,路上惊了不少行人,但她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路疾驰到了皇宫,下马就见皇帝跟前的公公焦康盛,在不远处候着呢。见到她,焦康盛小跑着过来,行了礼后道:“侯夫人,皇上等着您呢。”

    “公公带路吧。”唐书仪面色平静地道。

    “夫人请。”焦康盛没想到永宁侯夫人,这种情况还能如此镇定,随之他的态度更加恭敬了起来。

    “皇上知道二皇子出了事,又是震惊又是伤心,好好的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焦康盛嘴里说着,招呼人抬了轿子过来。

    唐书仪听着焦康盛的话,看着眼前的轿子,心里冷笑。这位皇帝,天天的如戏子一般地演戏,有意思吗?有能耐你去打柔利国啊!

    上了轿子,不一会儿就到了御书房外。刚站定,就听到了里面的哭声,“皇上,景明死得好惨啊!您要为我们的孩子报仇啊!”

    唐书仪听出来了,这是梁贵妃的声音。

    “侯夫人,请进吧。”焦康盛的声音响起,唐书仪迈步进去。看到萧玉铭被五花大绑着跪在地上,不过人好好的,身上也没有伤,她狠狠地松了口气。

    “臣妇参见皇上。”她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给皇帝行礼。

    但是皇帝还没有说话,梁贵妃眼神如刀子般的看着她说:“你儿子杀了我儿子,我要让他偿命。”

    唐书仪不惧她,扭头看着她说:“贵妃慎言,杀人的罪名,我儿担不起。”

    梁贵妃似乎已经癫狂,她指着萧玉铭哭喊,“就是他,就是他这个畜生,杀了我儿。”

    “梁贵妃,慎言!”唐书仪眼神也锐利了起来,“我儿若是畜生,那么他父亲是什么,他的祖父是什么?为大乾朝守护西北边疆的军士们又是什么?他们也都是畜生不成?”

    她知道,现在绝对不能弱,若有一丝的弱象,她儿子的命就保不住。

    “你...你...”梁贵妃说不出话,转身看着皇帝哭诉,“皇上,你要为我们的儿子报仇啊!杀了他,一定要杀了他。”

    皇帝一张脸紧绷着,他看了眼唐书仪,他没有想到萧淮的夫人,会如此沉稳锐利,几句话就把她最大的依仗搬了出来。萧淮和萧成昆都是为国捐躯,就是要杀萧玉铭也不能随意地杀。

    “皇上,唐国公和向大将军来了。”焦康盛进来禀报。

    皇帝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但还是说:“让他们进来吧。”

    焦康盛出去,不一会儿唐国公和向大将军一起进来了,两人撩袍跪在地上给皇帝行礼。皇帝长长地叹息一声,这声叹息带着伤痛和无奈,“都起来吧。”

    唐书仪三人起身,皇帝还让他们坐了下来。刚坐下,焦康盛又进来禀报,“皇上,太妃来了。”

    皇帝握了握拳头,眼神中也带了狠绝。他道:“请太妃进来。”

    太妃进来后,皇帝起身:“您怎么也来了?”

    “我听说景明出了事,就过来看看。”太妃道。

    皇帝让太妃坐下,又重重地叹口气,带着无尽的伤痛,“贵妃说,景明被永宁侯二子杀了。”

    “我没有,”跪在那里一直没说话的萧玉铭忽然道:“我没有杀他,他是被别人用箭射死的。我当时正与他交手,身上又没有带弓箭,如何射死他?”

    “你没有,你的手下呢?”梁贵妃指着萧玉铭说:“就是你,就是你杀了我儿子。”

    “梁贵妃,万事都要讲证据,不能空口白话。”唐书仪看着梁贵妃道。

    这时唐国公看着萧玉铭说:“你说说,当时是怎么回事?”

    事情刚发生的时候,萧玉铭还有些害怕,现在彻底不怕了。大不了就是个死,还能怎样?他条理清晰地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唐书仪仔细听了,与之前砚台给她讲的,没有出入。

    向大将军听完他的话,道:“臣可以证明,今日萧玉铭是从臣的府里出去的,他只带了两个随从,那两个随从当时就在二皇子和萧玉铭身边,箭是从远处射向二皇子的,并非他们所为。”

    第233章击退敌军五十里

    梁贵妃自然是不认同向大将军的话,她指着萧玉铭道:“他从将军府出来的时候,就带了两名随从,大将军你可以证明。但是你能证明,他出了将军府没有安排人吗?”

    向大将军抿唇不语,唐国公道:“贵妃娘娘,臣知道二皇子遇难您伤痛不已,要给他报仇,这自是应当的。但玉铭他就是再傻,也不会用这么粗糙的手段啊!他若是想杀二皇子,完全不用自己现身。”

    “皇上,”唐国公又跪倒在地,“求皇上明察,找到真凶为二皇子报仇,也为玉铭洗清冤屈。”

    皇帝沉默不语,梁贵妃在旁边嘤嘤哭泣,“唐国公你是两朝元老,有丰厚功绩。老永宁侯和永宁侯为大乾捐躯,更是丰功伟绩,萧玉铭有你们做后盾,自然可以为所欲为。可是,我儿不能冤死啊!皇上,我们的景明死得好惨啊!”

    唐书仪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这皇帝和梁贵妃在演双簧呢。皇帝摆出一副伤痛又左右为难的样子,梁贵妃在前面胡搅蛮缠。最后的结果,估计就是皇帝无奈之下要把萧玉铭杀了。

    但,她不允许。

    “皇上,”唐书仪也再次跪在地上,“贵妃娘娘为人母的心,臣妇能理解。但这件事疑点颇多,臣妇请求交给大理寺审理。”

    “大理寺还不都是你们的人。”梁贵妃又道:“那大理寺卿,是孙家人,孙家与武阳伯府联姻,武阳伯府是老永宁侯夫人的娘家。让大理寺去审理,还不是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唐书仪简直都想骂娘了,这娘们儿真是胡搅蛮缠啊!

    “皇上是明君,自然不会如此不分就里地杀人。”唐书仪给皇帝戴了个高帽子。

    但梁贵妃却道:“这不是不分就里,明明是你儿子杀了我儿子在先。”

    “贵妃娘娘,证据呢?”唐书仪问。

    梁贵妃:“当时你儿子正在与景明动手,还要是什么证据?”

    “二皇子是死于利箭,玉铭用的是刀,足以证明,二皇子并非玉铭所杀。”唐书仪反驳道。

    “无论怎么说,景明的死萧玉铭都脱不了关系。”

    梁贵妃一副她就是要萧玉铭死的样子,唐书仪简直想一把剑把她给捅了。

    “好了,”皇帝这时开口,他一脸伤痛地看着唐书仪和唐国公,“你们也理解下贵妃的心情吧,朕也是伤心得很。就像贵妃所说,无论是谁害死的景明,萧玉铭都脱不了干系。”

    他看向萧玉铭,说:“萧玉铭,谋...”

    “皇上。”

    “皇上。”

    太妃和焦康盛的声音同时响起,就见焦康盛快步进来,走到皇帝跟前低声道:“谢家二爷,谢伯远来了。”

    皇帝目光锐利地看向唐书仪和唐国公,什么时候他们跟谢家勾结上了?

    在这一刻,他内心暴虐的因子开始翻腾。不就是杀个人吗?他身为一国之君,杀个人还要听别人的意见,还要看别人的脸色不成?

    “皇上。”焦康盛的声音又响起,皇帝回神,然后道:“请进来吧。”

    焦康盛马上出去请人,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鸦青色长袍的中年儒雅男子走了进来,“谢伯远参见皇上。”

    说着他撩起袍子就要下跪,这时皇帝道:“伯元免礼吧。”

    谢伯远也没有推辞,走到一边坐下,“家弟少年时与永宁侯萧淮关系莫逆,永宁侯为国捐躯后,他虽在外游历,但每封家书里都会提,让谢家照顾永宁侯遗孤。今日听说萧二公子出了些事,家父就让伯远来看看是何事。”

    皇帝听了他的话长长叹口气,一副悲伤得说不出话的样子。这时,梁贵妃流着眼泪说:“谢先生是来评理的吗?”

    “评理道说不上,谢某是听说萧二这孩子闯祸了,过来看看。”谢伯远的意思很明白,他就是来帮萧玉铭的。

    梁贵妃看了眼皇帝,见他耷拉着眼皮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咬了咬牙然后凄凉地说:“我出身低微,比不上永宁侯夫人出身名门,我儿也比不上萧玉铭有如此多的后盾,他被萧玉铭害死也是活该。但我这个做母亲的不甘啊!”

    “贵妃娘娘,”唐书仪在地上跪的膝盖疼,微微动了下膝盖,道:“二皇子是皇上的儿子,身份比谁都尊贵,您不必妄自菲薄。”

    是你自己把自己说得低微,跟别人没有关系。

    “是啊,我儿子是皇上的儿子。”梁贵妃擦了下眼泪,抬手指向萧玉铭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今日本宫就要萧玉铭死。”

    房间里一片寂静,然后就听唐书仪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说得很对。但是贵妃娘娘,您是君还是二皇子是房间里再次寂静,然后梁贵妃凄然一笑,“我不如永宁侯夫人伶牙俐齿,我也不能为我儿子报仇,那我就跟他一起去死总可以吧。”

    说着她快步走向前,低头就要往皇帝的桌案上撞。唐书仪见状,连忙上前一把抓住她的裙摆,然后使劲儿一拽,梁贵妃身体被扯得偏离了位置,一下子摔倒在地。

    砰的一声,梁贵妃头上的珠翠都滚出去了老远,足可见人摔得有多疼。

    “放肆!”皇帝忽然怒吼一声起身,然后环视屋里的众人,眼神中带着狠绝道:“萧玉铭谋....”

    “边疆急报!”外边响起一个粗犷的声音,然后焦康盛快步跑了进来,弯着腰道:“皇上,西北边疆信使有急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