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9章

    杨太师眉头微皱地看了眼杨老夫人,“若是如此的话,那就让萧淮不得不跟我们站在一起。”

    杨老夫人冷笑,“谁会想到,太师大人会是如此的情种呢。”

    杨太师眉头微皱,他看着杨老夫人说:“我做这一切,又何尝不是为了这个家。”

    杨老夫人摆手,“到底是为了谁你自己心里清楚。”

    杨太师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站起身:“我并不欠你和孩子什么,你们从我这里得到的还不够多?”

    “那你又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位置的?”杨老夫人嘲讽地反问。

    杨太师眯眼看着她,“本来就是相互利用罢了,你一早就知道的,不是吗?”

    “好,随你折腾。”杨老夫人拉了拉盖在身上的锦被,说:“这个家姓杨,儿子孙子都是你们杨家的人,你做的这些事情万一不成,受牵连的也是你杨家的子孙。”

    杨太师眉头皱成了疙瘩,他站在那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转身往外走。到了门口,杨老夫人的声音又传了过来:“那四皇子姓什么?姓李,别管他是谁生的,他都是李家的人。真是够可笑的。”

    “我说过,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杨太师声音里带了一些怒气。

    而杨老夫人的声音却带着嘲讽,“你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你自己最清楚。”

    杨太师手紧紧的握成拳头,然后大步出去了。杨老夫人听着他离去的声音渐渐消失,身体慢慢的松懈,满是颓然。

    第二日上朝,依然有许多大臣上奏请立太子,有人意属三皇子,有人意属四皇子,皇帝听得烦不胜烦。

    最后他实在忍不下去了,噌地一声站起身,没说一句话转身离开了,留下大臣们面面相觑。对于皇帝一直不肯立太子的事情,大臣们很是没办法理解。

    正常情况,皇帝年龄大了就该立太子,以防万一有一天忽然出了变故,没有太子继位朝堂国家动乱。皇帝你要是嫌弃自己剩下的两个儿子愚笨,就赶快生。

    上一次选秀进宫那么多女子,到现在没有一个怀孕的,这就说明皇上你不能生了啊!

    不能生了,又觉得自己的儿子蠢,那就从宗室里过继。这样一直拖着也不是事儿,你又不是真的能活万万岁。

    大臣们心里腹诽着陆陆续续的离开,萧淮对于皇帝迟迟不肯立太子,倒是乐见其成。虽然这次大臣上奏立太子事件,是他搞出来的。

    他跟唐书白一起往宫门口走,经过齐良生身边时,两人也是互相不搭理,唐书白见了真是无奈得很。走到宫门口,唐书白小声跟萧淮说:“你与珣之关系不要总是这么僵硬。”

    萧淮:“是他总是对我冷脸。”

    唐书白叹息一声,什么也不再说了。估计这两人一辈子关系就这样了。他摆手上了马车,萧淮正准备上马,这时杨太师走了过来,“定国公,一起喝杯茶如何?”

    杨太师五十来岁,样貌中等,身高略矮于普通人。此刻他与身材高大的萧淮站在一起,说话的时候需要仰视。但即使如此,气势上他一点不弱。

    萧淮垂眸看着他,内心冷然。想要利用自己的人,他自然不待见。不过他面上只是淡淡的,让人看不出什么。

    “荣幸之至。”他道。

    “湖光榭如何?”杨太师道:“之前老夫去过几次,景色甚好。”

    “好。”萧淮说着翻身上马,朝湖光榭而去。

    杨太师看了眼他的背影,转身上了自家马车。他提出去湖光榭,也是为了讨好萧淮,毕竟湖光榭是定国公夫人的产业。但是刚才,他并没有从萧淮脸上看出异样的神色,这让他对今日的谈话,有些担忧。

    这边,萧淮打马到了湖光榭,在门口碰到了齐二。齐二与齐良生完全不一样,他快走两步到了萧淮跟前,恭敬地行了一礼道:“萧伯父安好。”

    萧淮嗯了一声,“安排个房间,我与杨太师喝茶,一切要最好的。”

    “好。”齐二连忙道:“您随我来。”

    萧淮跟着齐二往里走,沿途看着周围的景致,心里不由得感慨。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精挑细选的,没想到有一天他会以另一种身份进来。

    不一会儿到了一个雅致的房间,齐二请萧淮坐下,然后安排人上茶。一切妥当后,萧淮摆手道:“你去忙吧。”

    齐二笑着应好,这时又听萧淮道:“今日的一应费用,都由杨太师出。”

    齐二一愣,然后瞬间明白,萧淮今日估计是想让杨太师出血。他虽然不知道原因,但“师公”安排了,他必须照做啊!

    不一会儿,杨太师便到了,被小二领到萧淮所在的房间,与他相对而坐。萧淮摆手让小二出去,然后靠在椅背上看摆放在旁边的屏风。屏风是用丝线绣制的一副夏日荷花图,图中的荷花娇艳欲滴,栩栩如生。

    杨太师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道:“这幅图老夫见过,是逍遥王之作,名为夏色。”

    萧淮收回目光,嘴里淡淡地说:“画得不错。”

    杨太师以为他喜欢这幅画,就道:“定国公若是喜欢,老夫为你寻来真迹。”

    萧淮摆手,“那倒不用。”

    杨太师伸手拿起茶壶,给萧淮倒上一杯茶,说:“近日来朝堂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盛,定国公意属哪位皇子啊!”

    第306章

    这种话我只听一次

    萧淮听杨太师问他意属哪位皇子,垂眸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我一直很疑惑,太师为何站四皇子。”

    太师没有想到他会这么直接地问自己这个问题,愣了一瞬才道:“现在能继承皇位的皇子,只有三皇子和四皇子了。与懦弱的三皇子比起来,四皇子虽然冲动了些,但要好上很多。”

    萧淮手里端着茶杯,扭头看向窗外的景色,一枝梅树正挺立在寒风之中。他忽然想起了先皇,曾经先皇指着宫中的一株梅花跟他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朕希望大乾能像这株梅花一样,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都能傲然挺立,花开依然。”

    回过头,他仰头把杯中的茶水全部灌进了嘴中,但喉头的艰涩依然难耐。看着现在的朝堂如此模样,看着李承意刚愎自用,他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先皇问他要不要继位的时候,他拒绝了。

    他虽然拥有前世的记忆,但他是从婴儿开始就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先皇给了他一个父亲所有的疼爱,甚至他说不想做皇帝,先皇都没有逼迫。当时先皇是知道李承意难成大器的。

    “况且,三皇子背后有皇后有吴家。”这时太师又道。

    他算是很坦诚了,直接说了打算抱从龙之功。

    萧淮放下手中的杯子,身体后倾靠在椅背上,淡淡的看着杨太师道:“我不站任何一位皇子,我只站大乾。谁若是想要搅乱大乾,断送大乾,就是与我萧淮为敌。”

    他这话说得淡然,但杨太师却从他身上看到了杀伐之气,心都不由自主地跟着紧了紧,“都是大乾子民,自然都以大乾为重。”

    萧淮嗯了一声,然后闲适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细细地品。不得不说,他家夫人在经营方面很是

    擅长。这茶室不仅环境雅致,茶也是上等。

    杨太师也端着杯子喝茶,看着眼前的萧淮,发现他身上没有了之前的杀伐。心里感叹着萧淮的气势收放自如,他又道:

    “如今的朝堂如何,定国公想来也明白。皇上身体似乎不如之前硬朗,立太子是必行之事。但对比起来,四皇子却是要比三皇子好上一些。且.....”

    杨太师犹豫了一瞬,又道:“若是令爱嫁于四皇子,定国公以后必然地位超然。”

    萧淮抬眸看他,目光冷厉,“这种话我只听一次,下次不想再听到。”

    “这.......”

    一个皇后的位置还不够吸引人吗?你还想要什么?难道真的要造反,自己当皇帝不成?杨太师甚至都有一种冲动,跟萧淮说造反的风险太大,没有做一个强势的外戚安全。但这话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话已至此,再说别的什么也没用了。两人又不咸不淡地聊了一会儿,杨太师就起身告辞。到了外边,迎面碰到了一脸笑的齐二,“杨太师安好。”

    杨太师一愣,看着他想了想道:“你是齐大人家的?”

    齐二笑着点头,“是,我在湖光榭管着一些事儿,您以后再来提前跟我说,我给您安排最好的。”

    好听话谁都爱听,杨太师本来因为被萧淮拒绝而郁闷的心情,此刻都淡了很多,脸上也带了些笑,“下次本官再来,就提前与你说。”

    “好。”齐二继续笑,“今日您和萧伯父喝茶的雅间,是咱们湖光榭最好的房间。给你们喝的茶,也是最好的茶。”

    杨太师满意地点头,这时就听齐二又说:“萧伯父说是您请他喝茶。”

    杨太师又嗯了一声,齐二又道:“费用是153两银子,我给您把零头抹去,150两吧。”

    杨太师:“.........”

    怎么就忽然算起银子了?再说,他拢共就喝了两杯茶,就150两银子,那茶叶比金子还要贵呀。

    虽然知道自己被宰了,但他也只能吃哑巴亏。从袖子里掏出150两银票递给齐二,他沉着脸迈步走了。齐二看着他那满是不愉快的背影,耸了耸肩,然后拿着银票去入账。

    ..........

    萧淮又品了一会儿茶,才起身回府。他没有去前院书房,而是直接去了世安苑。到的时候,唐书仪正在给李景熠和萧玉珠讲东西,见到他来了便停了下来。

    萧玉珠起身喊了一声爹爹,李景熠也起身跟他行礼,“师父。”

    他现在跟萧淮习武,也是有师徒名分的。

    萧淮摆手让他们坐,然后在唐书仪身边坐下,道:“夫人继续吧。”

    唐书仪见他没有重要事情的样子,就看着李景熠和萧玉珠接着讲:“中庸并非是没有原则,它是指,一、做事情有自己的原则和主张,并一直不改变。这就是所谓的中不偏,庸不易......”

    李景熠对中庸不解,之前他问过方大儒,但今日他还是过来问了唐书仪。因为他发现,同样一件事,唐书仪的观点往往与别人不同,但这种不同似乎更有道理。

    唐书仪把她理解的中庸讲完,又道:“中庸之道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十分之难。没有必要以此苛刻地要求自己,能做到其中的五六分已然是很好了。”

    李景熠和萧玉珠都点头,唐书仪又道:“那你们两人写一下心得吧。”

    李景熠和萧玉珠拿起笔开始认真的写,唐书仪看着萧淮说:“国公爷,我们去别处说话吧。”

    萧淮嗯了一声起身和唐书仪一起往外走,等两人走后,李景熠小声跟萧玉珠说:“我发现师父很听先生的话。”

    师父指的是萧淮,先生指的是唐书仪。

    “你也发现了。”萧玉珠凑近他压低声音道:“不过我觉得我爹挺高兴的。”

    李景熠听了她的话,抿了抿唇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

    他觉得师父和先生这样相处挺好的。

    第307章

    咱爹是越来越会了

    唐书仪和萧淮在小花厅相对而坐,萧淮给唐书仪倒了一杯茶,“没想到夫人如此博学。”

    “不过是多看些书罢了。”唐书仪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前世她三十多年的人生,不是在忙着上学,就是在忙着奋斗,没有多少时间闲下来去看书、研究学问、修身养性。

    穿越后倒是看了很多书,同时也悟到了很多道理。现在想来,前世她若是一开始就研究学问,而非去公司做销售,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也说不定不会过劳死。

    但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

    萧淮也端起杯子喝茶,然后讲了他今日跟杨太师喝茶的经过。唐书仪听后眉头微皱地问:“国公爷觉得他们会善罢甘休吗?”

    “静观其变就是。”萧淮道。

    唐书仪点头,“不过要让玉珠小心些,就怕他们用些阴损的手段。”

    萧淮嗯了一声,“玉珠若是出去,身边不要离人。”

    “好。”

    ..........

    杨太师回府后,刚在书房坐下四皇子就来了。杨太师象征性的给他行了个礼,四皇子随意地摆了下手,然后自己找位置坐下。

    “太师今日跟定国公谈得怎么样啊?”四皇子问。

    杨太师坐在他对面,抬手理了理袖子,“他不答应。”

    四皇子一听,浑身就充满了戾气,他问:“什么理由?”

    杨太师:“定国公夫人说你与康乐县主年龄不当。”

    四皇子嗤笑一声,“我不嫌弃那个丫头片子年龄小,还需要等他几年,他们倒是对我先挑上了。”

    杨太师对此表示沉默,在年龄上两人确实不般配。

    过了一会儿他道:“定国公说他不站在任何一边,他只要大乾好。”

    四皇子再次嗤笑,“他难道还想谋朝篡位不成?”

    杨太师端起杯子喝茶,没有接他的话。其实他对四皇子也是有诸多不满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站在他这边。既然已经如此了,他就只能尽力把四皇子扶上那个位置。

    “殿下接下来想要如何呀?”他问。

    “既然给他们脸他们不要,那就只能来硬的了。”

    四皇子眯着眼睛,一副十分危险的样子。杨太师见状提醒道:“皇上不会同意你与康乐县主亲事的。”

    四皇子冷哼,“那就让他不得不同意。”

    杨太师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殿下还是不要轻举妄动。您不要忘了大皇子和二皇子是怎么倒下的。那可是跟定国公府都是有莫大关系的。”

    四皇子一脸浑不在意,“我就是看上萧淮手中的军权了,若是有萧淮的支持,即使父皇不立我为太子,大不了逼宫就是。所以,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得把萧淮争取过来。”

    杨太师的眉头皱得更紧,他问:“殿下想怎么做?”

    四皇子背靠在椅背上,跷着二郎腿随意地说:“一个小丫头片子不好摆平吗?太师你等着就是了。”

    “老夫还是建议殿下不要轻举妄动,万一行动失败,我们都经受不住定国公的怒火。”杨太师不放心的提醒。

    四皇子浑不在意地摆手,“失败了又能如何?不过是一个脑袋而已。”

    杨太师忍不下去了,他道:“殿下不可说这种话,你若是有个万一,让你母妃怎么办?”

    四皇子嘲讽地看了杨太师一眼,“我若是有了不测,不是还有太师你照顾我母妃吗?”

    “殿下不可如此说,对你母妃来说你比谁都重要。”

    杨太师真的是苦口婆心了,但是四皇子似乎一点都没有听进去。他站起身说:“就这样吧,我先回了。”

    说着他大步走了出去,杨太师在后面重重地叹息了一声。现在他开始有些后悔力挺四皇子了,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条道既是漆黑一片,他也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风平浪静,但唐书仪还是把萧玉珠拘在了身边,反正天气寒冷,大家都不怎么出门。

    而萧淮这几日倒很是忙碌,他一直想着猎只狐狸回来,给他家夫人做披风呢。所以这几日他天天往山上跑,就是为了猎只狐狸回来。

    但他似乎运气不好,一连几日上山,连个狐狸影子都没有看到。今日,他又早早地上了山。先是猎到了两头野猪,然后是两只山鸡。

    他的两个亲随,边收拾着他打来的猎物边小声嘀咕:“主帅若是今日还为夫人猎不到狐狸,是不是明日还要来啊?”

    “我看是肯定的。”

    “唉,我都想变成狐狸被猎了。”

    “呵,你这张皮也没办法给夫人做披风啊!”

    两人小声嘀咕着,忽然就见他们的主帅,策马朝西边狂奔而去。两人也马上上马追过去。

    这边萧淮追着两只估计狂奔,眼看距离越来越近,他拿起弓,然后两支箭搭在弓弦上,手臂用力将弓弦拉满,箭对准两只白狐狸,手指松开,两支箭朝两只狐狸飞射而去。

    然后就听到两只狐狸的惨叫声,而萧淮见它们倒在地上哈哈笑了起来,终于可以让夫人过年的时候,穿着狐裘领的披风了。而且今日一下子猎了两只,可以给闺女也做一件了。

    两名亲随也很是高兴,连忙把两只狐狸提过来。萧淮低头看,两只狐狸浑身雪白没有一丝杂毛,他又笑了起来,夫人定然喜欢。

    十日后早上,萧淮到世安苑用早膳的时候,笑着递给唐书仪和萧玉珠一人一个包裹。唐书仪和萧玉珠都不明所以,接过来打开,映入眼帘的就是光滑雪白的皮毛,母女两人脸上都带了惊喜,伸手去摸,入手一片光滑细软。

    把皮毛拿起来,竟是一大一小的两件披风。萧玉珠的是粉红色,唐书仪的是蓝色,都很是漂亮。

    “爹爹,我太喜欢了。”萧玉珠高兴地道。

    唐书仪也是满脸得笑,“国公爷费心了。”

    萧淮走到她身边问:“夫人可还喜欢?”

    唐书仪点头,“自然,十分喜欢。”

    萧淮笑得眼睛都要没有了。

    站在旁边的萧玉铭,用肩膀碰了碰萧玉宸,说:“咱爹是越来越会了。”

    萧玉宸:“嗯,他应该快搬到世安苑住了。”

    萧玉铭认同地点头

    第308章

    这两个人怎么扯到了一起?

    毛茸茸软乎乎的东西,几乎每个女人都喜欢,唐书仪也是。看着手中狐球领的披风,

    她心里想着应该也给萧淮送礼物了。不能总是收人家的礼物,她一点也不付出吧。

    这样想着,晚膳后她就带着翠竹翠云进了她的私库,给萧淮挑选礼物。翠竹翠云见状也是高兴得很,两个主子天天客客气气地还不住在一起,想想就担心。甚至,她们都发现,府里有些心思大的人,开始有想法了。

    唐书仪不知道两人的心思,在库房里转了一圈,然后挑中一块羊脂白玉。这块玉石还未经雕琢,她拿在手里仔细看了一会儿道:“应该可以为国公爷做个发冠和玉佩。”

    “国公爷定然喜欢。”翠云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