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比你大哥强三皇子妃回了府见到三皇子,跟他讲了和唐书仪见面的经过。三皇子听了后道:“那我该怎么办?”
三皇子妃想了想,“父皇的后事,礼部应该正在筹备,康亲王和定国公应该也在宫里。你现在就去宫里,跟在康亲王身边,唯他马首是瞻。”
三皇子听后连忙起身往外走,“你说得对,我就跟在老七身边,寸步不离。”
三皇子妃跟在她身边,边走边说:“我听说康亲王跟康乐县主青梅竹马,你见到康亲王先跟他道歉。说皇后之前提的事情,你事先不知道。”
三皇子满脸尴尬,他握上三皇子妃的手,很认真地说:“我当时真的不知道,咱们夫妻多年,我从没有想过另娶。”
三皇子妃拍了拍他的手,“妾身知道。”
三皇子又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大步离开。三皇子妃看着她的背影漠然,之前皇后跟定国公夫人提,让三皇子娶康乐县主的时候,三皇子确实不知道,是事后皇后跟他说的。
但是她敢肯定,若是定国公夫妻答应了,皇后若是对她出手的话,三皇子不会护着她。无关利益,是三皇子他不敢。
嫁给一个护不住自己的男人,是她这辈子的悲哀。
这边,三皇子风风火火又回了皇宫,打听了一下,知道萧淮和李景熠以及几位大臣,都在御书房的偏殿,马上就赶了过去。
进去后,他先朝萧淮行礼,然后是李景熠,姿态可谓是低得不能再低。萧淮已经知道唐书仪见了三皇子妃的事情,现在见到三皇子如此,自然不会奇怪。
打完招呼后,三皇子很自觉地坐在了李景熠的身边。萧淮他们正在商议皇帝的后事,三皇子就坐在旁边默默地听。
萧淮他们商议的结果是,明日就宣布李景熠继位,皇帝的葬礼结束后再举行登基大典。至于皇帝会不会葬在皇陵,最后他们商议的结果是…不。
“那现在的皇后娘娘,该如何安置?”一位大臣问。
李景熠听后想了一瞬道:“皇帝是废帝,皇后自然也应该是废后。回头找一个清净的宅院,让她住过去吧。”
他既然这么说了,大臣们自然不会有异议,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皇后这边得到了信息,气得险些晕了过去。她跑到萧淮和李景熠跟前,对着他们大骂,但很快就被人给带走了。三皇子见状,特别地庆幸自己早一步做出选择,不然说不定自己就没命了。
一场闹剧就这么过去了,皇后被“送”回了她的宫中。刚坐下没一会儿,梁贵妃到了。皇后笔直地坐在主位,冷笑着说:“想要看我的笑话前,还是先想想你自己的出路吧。皇帝是废帝,我是废后,那你是什么?”
梁贵妃脸上挂着笑,“皇帝死了我高兴,看到你这样我也很高兴。我啊,就是过来让你知道,我现在有多高兴的。”
皇后咬牙,“就该让皇上看看你的嘴脸,亏他还觉得你是唯一一个真心对他的人。”
“哈哈哈哈.....”梁贵妃笑了起来,然后道:“真是笑死了,我都不相信的话,你却相信。”
皇后咬着牙不说话,梁贵妃走到她近前,在她耳边说:“告诉你件事......”
皇后听后哼了一声,“我还以为你有定国公多大的把柄呢。”
梁贵妃走到一边的椅子坐下,“现在能膈应下他们,你心里也痛快不是。”
皇后又是一声冷哼,确实,只要让定国公一家不愉快,她就高兴。
唐书仪不知道有人又要整事儿,她正在跟萧玉珠聊天,“我跟你爹商量,等你大哥二哥成了婚,我俩就带着你四处走走。”
萧玉珠一听眼睛就亮了,她拉着唐书仪的胳膊说:“真的吗?我们去哪里?”
唐书仪见她这么高兴,笑了起来,“你想去哪儿?”
“只要是出去玩儿,哪里都行。"
唐书仪捏了捏她的小鼻子,“那到时候可别想家,想某人。”
萧玉珠脸红了,低着头说:“什么都没有出去玩儿重要。”
唐书仪哈哈笑了起来,然后揽着萧玉珠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景熠继位以后就是皇帝,你与他在一起容易,但一辈子只你们两人相守,难。娘就是想着,带你出去玩儿几年,考验考验他,也让你多经历些事情。”
萧玉珠重重地点头,“我明白,我脑子清醒着呢。”
唐书仪又哈哈笑,“比你大哥强。”
今晚,萧淮是不会回来了,萧玉珠就赖着不走,唐书仪也随了她。沐浴后,母女俩又睡在了一起聊天,很晚了两人才闭上眼睛睡觉。
萧淮半夜回来,轻车熟路地往唐书仪的寝室走,但还没走到门口,就被翠云拦下了,“国公爷,小姐跟夫人一起呢。”
萧淮一愣,站在门口好一会儿才转身去了书房。第二日一早他又早早起床去上朝了,今天又是一场硬仗。
唐书仪起床后,翠云小声跟她说了,萧淮昨晚回来的事情。唐书仪听了忍不住笑,想来他昨晚肯定很郁闷。
这边,李景熠继位的事情还算顺利,只是宣布皇后以及皇帝的妃嫔,都要搬出皇宫的时候,得到一些大臣反对,尤其是皇后的娘家吴家。但在萧淮以及几位重量级大臣的镇压下,那些人也不再说什么了。
然后就是皇帝的葬礼,虽然是废帝,虽然不葬皇陵,但是该有的仪式还是要有。且,李景熠还没有真正的登基,萧淮这边也不敢放松。直到皇帝的葬礼结束,萧淮才回家,身后还跟着即将登基的皇帝李景熠。
第373章
教出个会扮猪吃老虎的
唐书仪看到李景熠有些意外,过几天就是登基大典了,这个时候他应该很忙才是。而李景熠眼睛往萧玉珠那边瞟了好几眼,才坐下跟唐书仪说话。萧玉珠抿着唇笑。
唐书仪见两人这样,不由得在心里慨叹,年轻人的爱情啊!
“这几日可还适应?”唐书仪问李景熠。
“还有好多东西需要学习。”李景熠诚实地说:“好多事务都不懂。”
唐书仪点头,“你现在最关键的,不是把朝堂上的每件事都弄懂,而是要知道怎么用人。你把人用好了,很多事情也就解决了.......”
唐书仪跟他讲了,自己在人员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管理一个国家和管理一家公司,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如怎么让员工更忠实,怎么做到员工之间的平衡等等。
李景熠听得很认真,甚至后来他让萧玉珠拿了纸笔过来,边听边记。直到天擦黑了,这堂课才结束。
李景熠看着手中的笔迹,认真地跟唐书仪说:“我想登基后,封师父为帝师。”
唐书仪听后一愣,然后道:“你确定?你可知从古至今没有女子做帝师的,这件事你做起来恐怕不容易。”
“我很确定,”李景熠目光坚定的看着她,说:“从古至今没有女子做帝师,但是从古至今,也没有哪朝的律法,说女子不可以做帝师。”
唐书仪听了他的话欣慰地笑,就听他又道:“而且,我请谁做老师,是我自己的事情,与朝政无关,没有必要听从他人的意见。”
“哈哈哈.....”这一次唐书仪朗声笑了起来,声音里带着自豪。
其实她之前一直担忧,李景熠因为年龄小,被朝堂上那些老狐狸裹挟,现在看来不用太担心了。只要他是个性格坚毅,不容易被他人影响的人,这个皇帝他就能坐稳。
“既然这样,我就做这个帝师。”唐书仪笑着看向萧淮,“国公爷没有意见吧?”
她这话一出,李景熠也担忧地看向萧淮。那些大臣们不同意他有办法解决,但若是萧淮不同意,他还真没有办法。而萧淮不同意的可能性还不小,因为男子大多不希望自己的夫人抛头露面。
这时,就听萧淮道:“有如此优秀的夫人,我很骄傲,为什么不同意?”
李景熠听了他的话松了一口气,萧玉珠则在旁边嘻嘻地笑,她家老爹一向很会拍她娘的马屁。
天色不早了,李景熠要回宫里了。他起身告辞,然后眼睛又不时朝萧玉珠看,唐书仪忍不住乐,摆手道:“玉珠你送送景熠。”
萧玉珠也没有害羞,站起身就跟李景熠往外走。萧淮歪在椅子里长叹了一声,“女大不中留。”
外边,李景熠手里拎着灯笼和萧玉珠在前面走着,两人的仆从远远地在后面跟。
“....那个赵大人最啰唆,总在我跟前说这不能做,那不能做,好似我是个三岁孩子一样.....”
“他怎么这样啊,你是当皇帝又不是当木偶。”
“就是啊,所以他说什么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等以后再收拾他。”
........
李景熠在萧玉珠跟前没有了任何顾忌,把这几天高兴的事儿和不高兴的事儿,一股脑地都说了出来。萧玉珠也没有顾忌太多,跟聊家常一样的回他。
不知不觉到了府门口,要分开了,两人都停下了脚步。李景熠把手中的灯笼给仆从,从袖子里摸出一支簪子,塞到萧玉珠手里,有些扭捏地说:“是我自己做的,不是很精致,你....你先放着,我以后肯定能做得更好。”
萧玉珠低头看手中的翡翠簪子,确实不是很精致,花瓣雕得有些歪,还大小不一,摸起来也不是很光滑,但她觉得这比她现在所有的簪子都好看。
把簪子握在手里,她说:“回头我给你做个荷包,不过我的女红不好。”
“没事儿,只要是你做得我都喜欢。”李景熠连忙说。
萧玉珠:“好。”
天实在晚了,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就分开了,李景熠坐着马车回了皇宫,萧玉珠到了自己的院子,就开始找布料花形。
这边,唐书仪在跟萧淮聊朝堂上的事情,“新皇上位,那些老狐狸不会按兵不动吧?”
萧淮笑,“夫人你教出个会扮猪吃老虎的,那些老狐狸观察了些日子,觉得咱们这位新皇乖巧听话,都可着劲儿的教他“知识”,让他成为他们满意的君主呢。”
唐书仪冷哼了一声,“那就等着吧,看到时候谁听谁的。”
萧淮揽上她的肩膀,说:“你放心吧,那小子精着呢,知道该怎么做。再说,不还有你这个帝师吗?”
唐书仪笑,“没想到我还能捞个官位。”
“这是夫人你该得的。”萧淮认真地说。
唐书仪在李景熠身上付出多少精力,他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可以说,没有唐书仪就没有现在的李景熠。
“不说这个了,”唐书仪道:“明日我去一趟礼国公府,商议玉宸和佳宁的婚期。”
正常情况下,这事儿应该跟端亲王商议,但就端亲王那德行,估计也商量不出个什么结果。
“往年二月会试,三月殿试,今年应该不会变。”萧淮道:“婚期定在四五月份就行。”
唐书仪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还要看看日子。”
夫妻二人商议好,第二日唐书仪就去了礼国公府。老礼国公夫人听她说商议婚期,脸都笑成了菊花。现在定国公府势大,萧玉宸样貌在上京又是数一数二的好,她就怕婚事有变,现在终于放心了。
不过婚期这事儿,老礼国公夫人也不敢下决定,她还要问一问佳宁郡主。唐书仪也明白,两人就把婚期说了个大概,回头再定具体日子。
唐书仪没有多待,事情说好了就起身告辞。谁知回府后,赵管家就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跟她汇报:“夫人,外边都在传二公子好色,经常流连妓院。”
第374章
解释
唐书仪听到赵管家的汇报,愣了好一会儿,然后问:“流言是怎么说的。”
赵管家皱着眉头说:“把之前二公子去妓院的事情,讲得很详细,那家妓院的老鸨也承认了。”
唐书仪垂眸思索了一会儿,道:“查清楚消息是从哪里流出的。”
“是。”
赵管家应了一声走了,唐书仪坐在那里思索了一会儿,跟翠云说:“让人把二公子叫回来。”
翠云应了一声连忙出去了,唐书仪起身回寝室换衣服,等萧玉铭回来,他们一起去谢家。现在最紧要的事情是,跟谢家解释清楚。
其实,萧玉铭跟谢熙华已经定亲了,萧玉铭就是被传出风流成性,这门亲事也不会黄。但唐书仪要的不是这门亲事不黄,她要的是以后萧玉铭和谢熙华能幸福。
等她换好衣服简单梳妆好,萧玉铭回来了。他也听说了关于他的流言,见到唐书仪他就说:“娘,谁传的,我弄死他。”
唐书仪瞪了他一眼,“现在是你打打杀杀的时候?走,跟我去谢府。”
萧玉铭一听要去谢府有些蔫儿了,低着头说:“去…去谢府干嘛?”
“你不解释清楚啊?”唐书仪恨铁不成钢地说:“哪个女孩子,听到自己未来的夫婿是个风流鬼不伤心?你不得去安慰安慰?”
萧玉铭还是站在那里不动,“我…我怎么解释啊?我真的去过。”
唐书仪气得抬手朝他身上打了一巴掌,“走,不知道怎么解释也得去解释。”
说着她迈步往外走,萧玉铭只能跟上。到了府门口他也不骑马了,跟着唐书仪一起坐马车。
马车辘辘的行驶,唐书仪耐着性子跟萧玉铭说:“一会儿到了谢家,你也别狡辩,毕竟你之前真的去过那地方。我会跟他们解释,当时是怎么回事。”
萧玉铭嗯了一声,唐书仪又道:“要是能见到谢二小姐,你跟她好好说,别耍性子。”
萧玉铭又嗯了一声,唐书仪忍不住唠叨,“风流对男人来说不是致命缺点,但有个风流的夫婿对女人来说,就是很大的不幸。夫妻之间的情谊是相互的,你对人家忠贞不贰,人家才会对你一心一意。”
这个时代对男子的要求就是这么低,她只能这样说。
“我…我知道了。”萧玉铭低着头说。
说话间到了谢府,两人下车,看门的小厮见是他们,连忙请人进府,又赶快去通报。
刚在厅堂坐下,谢二爷和谢二夫人就来了,寒暄了几句后,唐书仪就跟着谢二夫人去了后院,萧玉铭跟着谢二爷去书房谈话。
到了谢二夫人的院子坐下,唐书仪明显能感觉到谢二夫人不是很高兴。都是有女儿的人,她能理解谢二夫人的心情。
“外边的那些传言,二夫人也听说了吧。”唐书仪道。
谢二夫人淡淡地嗯了一声,唐书仪垂眸沉默了一瞬,道:“外边的那些传言,有真有假。玉铭确实曾经去过那种地方,但说他风流成性,我是怎么都不会认的。”
谢二夫人面色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没有说话。
唐书仪又道:“两个孩子定亲之前,想必二夫人打听过玉铭的情况。这孩子吧,之前确实荒唐过,但都是贪玩或者跟人打架,青楼那种地方他也就去过那么一次,而且刚到就被我捉回了家。”
谢二夫人叹口气,她明白,男子风流这种事在男人看来,都不是大事。唐书仪能过来解释,足以说明她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这…说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事情传出来了,大家面上都不好看。”谢二夫人道。
“是,”唐书仪笑着说:“其实面子上好不好看不重要,我就是怕熙华误会,毕竟以后是他们两人过日子,还是不要心里有疙瘩的好。”
谢二夫人点头,“是这个理,不过您也放心,熙华从小虽然被我娇养着,但不是个小性子的人。”
说这句话的时候,谢二夫人心里并不是很好受。但世道就是这样,男人三妻四妾,作为正室夫人心里就是再不舒服,对外也不能表现出来。
就像现在,萧玉铭被传出风流的名声,她还得跟女儿未来的婆婆说,女儿不是个拈酸吃醋的人。不然,人家会说她们谢家不会教女儿。
“谢家的教养我哪里有不放心的,”唐书仪笑着道:“我就希望两个孩子以后能和和睦睦的,其他的我不管。”
意思也就是说,她不会做给儿子塞小妾的事情。但是谢二夫人并没有理解,不过她心里也舒服了不少,唐书仪这个婆婆现在看着,不是个喜欢拿捏人的。
那边,萧玉铭跟着谢二爷去了书房,他忐忑地坐下,等着谢二爷的训斥。但是谢二爷只说了一句,男子还是前程重要,便跟他说起了别的。
他舒了一口气,跟谢二爷聊了一会儿,就找了个借口出去。谢二爷明白他是想见谢熙华,便摆手让他离开了。
他是外男,不好进内院,只好去找了谢家的公子给谢熙华传话,等了好一会儿才在谢府的花园里见到了人。
两人站在假山下,萧玉铭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就低着头看自己的脚尖。谢熙华心里自然是不舒服的,但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发泄,就拧着手中的帕子,也不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见萧玉铭还是一直看自己的脚尖,谢熙华翻了个白眼说:“你能把你的鞋子看出朵花来不成?”
萧玉铭被说得脸红,想着男子汉大丈夫做错了事,没有什么不敢承认的,他就道:“我确实去过青....青楼,不过就去过一次,刚坐下就被我娘逮回去了。还被罚跪了祠堂,后来就再也没有去过。”
“定国公夫人是怎么逮你回去的?”谢熙华是真的挺好奇的。一般的女子就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也不会去青楼那种地方的。她觉得,定国公夫人好威武。
萧玉铭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扭捏了一瞬还是实话实说了,“就...就是从青楼的后院过去,踹开了房门说,萧玉铭你给老子滚出来,我...我就跟她回家了。”
“扑哧!”
谢熙华忍不住笑出了声,然后又觉得这个时候似乎不该笑,就把剩下的笑憋回去了。抬头看着萧玉铭,她说:“我知道了,事情过去了就不说了。”
萧玉铭松了一口气,两人又说了几句话才分开。谢熙华带着婢女往自己的院子走,又想起萧玉铭说的话,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站在后面不远处的萧玉铭:“.........”
第375章
这人都是欺软怕硬
唐书仪没有在谢家多待,就带着萧玉铭告辞了。今日来谢家,一是解释萧玉铭不是外边传的那样,二是给谢家一个态度。
他们走后,谢二夫人跟谢二爷坐在一起说话。谢二夫人讲了跟唐书仪谈话的过程,谢二爷听后道:“定国公夫人是个明事理的。”
谢二夫人点头,然后问:“你是如何跟萧玉铭说的?”
谢二爷:“我跟他说男子要以前程为重。”
谢二夫人听了他的话皱着眉问:“没有了?”
谢二爷:“我还能说什么?”
谢二夫人简直要被气死了,她深吸一口说:“你至少要多教育两句吧。”
谢二爷一脸她无理取闹的样子,“我教育什么?他就去那么一次青楼,你让我教育他什么?告诫他以后不能去青楼,不能纳妾?”
谢二夫人绷着脸不说话,谢二爷叹口气说:“夫人啊!那萧淮不纳妾,他的儿子可不一定,你不能让熙华有那种奢望,那是害了她。”
“我没有说萧玉铭以后不能纳妾,但是你......”
谢二夫人话说了一半不说了,谢二爷也没有脸教育萧玉铭。他后院有好几个妾室,偶尔跟友人聚会的时候,还会召名妓跳舞唱曲儿呢。
见她一副有怨但是说不出口的样子,谢二爷心里对萧淮有些微词。大家都有小妾,就你特立独行没有。弄得他本来觉得自己不宠妾灭妻,对夫人关爱有加,是个好夫君,但现在被比的什么也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