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原本的院子铺上了草地和青石板,两人养的那些花花草草都被高高低低错落摆放着。院子门口的青石板路绕过房子通向后院,后院原本就有一棵矮树,周围也铺上了草地。文秀沿着院墙种了一些爬墙植物。
那只画眉鸟的笼子就挂在那棵矮树上。
有了这个后院,文谨待在户外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文秀的驾照已经拿到了手,她买了辆便宜的代步车,挑了个晴天带着文谨去市里采购年货。
需要采购的东西不多,不过为了让文谨感受到新年的味道,她带着文谨去了很多地方,买了很多东西,年画对联灯笼新年摆件等。
就这样,文秀带着文谨一起布置新家,迎接新的一年。
第94章
拯救自闭症儿子的单亲妈妈(13)
南方的冬天不算太冷,但总是刮有细细的阴风。
新年伊始,文谨就感冒了。
文秀煮了一锅姜汤打算给文谨喂一碗,向来不挑食的文谨对姜汤的味道避如蛇蝎,牙关闭得死死的,怎么也不肯喝。
“笨儿子!甜的!”文秀当他的面喝了一口,文谨还是不乐意喝。文秀没辙,给他裹上一件羽绒服,带着他出门了。
离家一段距离的地方就有一个农贸市场,不是那种有监管部门挂牌的正规市场,原先是由几个从乡下挑菜来卖的农民聚在一起卖菜,后来摆小摊的人渐渐变多,已经形成了一条街的热闹盛况。
文秀带着文谨走了大概十几分钟便到了,她准备买点新鲜的肉回家包饺子。3904
集市上的摊贩很多,卖什么的都有,文秀买了块桂花糕给文谨当早餐吃。
卖糕点的老板笑眯眯,搓了搓手:“新年好,看着面生,第一次来?”
文秀笑笑:“刚搬过来。”
“我说呢,我天天都在这卖糕,住这附近的人我都认识。”
糕点老板是个瞎了一只眼的中年男人,灰白的眼球突出,看起来有点吓人。他手脚利索给顾客装袋,还能腾出一只手用竹签给文谨叉了一块糯米球。
“我这每天都是先做的,新鲜,常来啊。”
文秀替文谨道了谢,低头看了眼吃糕的文谨,心想这小孩还挺招人喜欢的。
来逛集市的和摆摊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很多还是用现金交易。
逛了一圈,买了一斤新鲜的河虾,虾的个头不大,适合当饺子馅。
“中午蔬菜吃什么?要不买点芹菜吧?”文秀说。
低头看了眼文谨,见他额头出了微微细汗,文秀问:“还是吃菠菜?”
“小妹,我这里的菠菜新鲜,刚从地里摘的。”旁边的摆摊大婶听见对话,抓起一把菠菜扬了扬。
“装点吧。”文秀见菠菜确实新鲜,叶子上还有水珠,绿油油的。
“小孩多吃菠菜好,补铁,吃了长得高。”大婶麻利装袋称称,用的是上一辈的那种杆秤。
“你家的?长这么水灵,一看就知道基因好。”大婶随口一夸,“一共三块二,给三块就行。”说着又随手抓了几根葱放进塑料袋里。
“你提这个。”文秀将袋子递给文谨,文谨听话接过。
转个身,又看到一个佝偻着背的阿婆在卖自家土鸡蛋。
城市里土鸡蛋可是金贵的东西,文秀买了一板,提在手上。
“走吧,回家吧。”
绕到出口,迎面又看见一个挑着扁担的老头,笼子挂在扁担上,笼子里是一窝兔子。
于是文谨的怀里又多了只白兔。
“这可是你选的,以后它就给你照顾了。”文秀说。
后院刚铺上草皮,文秀有些苦恼,草还没长出来呢,她就开始担心会被这兔子啃光了。
...
家里多了个兔子,为了兔子的口粮,文秀每天来菜市场买菜都要带着文谨。她买菜,文谨就跟在文秀的屁股后面捡掉在地上的菜叶子。
“兔子吃的叶子上不能有水,你放到院子那晾晾,不然兔子吃了要拉肚子的。”
文谨居然也坚持每天给兔子捡叶子,就这么坚持了半个月,半个月后,兔子突然得病死掉了。
文秀心想,看样子那个货郎本就提了一筐病兔来卖,难怪那么便宜。
死掉的兔子和活着的兔子完全不是一个样子。死掉了,连毛发都看起来那么凌乱,尸体软趴趴的,提在手上像一摊煮软了的年糕。
光秃秃的草皮上还有几根兔子没吃完的小白菜。
这是文谨第一次直面死亡。
他有些不知所措,将兔子提在手上,软软的身体有些握不住。
“别难过,也许它去了兔子星球。”文秀不太会安慰人,只好摸摸小孩的脑袋,带着他在后院的矮树下挖了个洞口,把兔子埋在里面。
见文谨好像有点伤心的样子,文秀第二天便带着文谨去集市再挑一只兔子,但这次文谨说什么也没有要。
冬去春来,后院的草开始冒头,矮树的叶子也翻新了一轮。
这天隔壁邻居抱了一只灰扑扑的奶狗过来。
“刚下的,断奶没几天,该送的也都送了,就这一只没送走,你家要不?”隔壁住的是一对夫妻,儿子儿媳住在市里。
文谨正在楼上的房间里拼乐高,文秀看这家伙情绪不高,网购了几盒乐高给他分散注意力。
文秀看着邻居大姐手里拎着的小狗,毛茸茸的,鼻头湿润润,眼睛圆溜溜。
感觉像是长不大的品种。
“给我家吧。”文秀虽然不喜欢狗,但是想到刚好家里缺一条看门狗。
不好一直让人站门口,文秀请邻居进来喝杯茶。
“哎哟,这房子翻新过吧,啧啧,一点也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邻居姓郭,北方人,嫁到南方的,性格和刘美花一样的热情大方:“这里原来住的人我认识,他年轻的时候就给一个特别有钱的大老板开车,后来建了这栋房子给他父母养老的。后面他父母死了之后,他们一家老小都搬到大城市去了,这里就闲置了下来。”
“是吗?”文秀说:“中介跟我说原先这户人家出国了。”
“哎呀,中介说的话哪能全信。”
文秀领着邻居从大门口进,一进门邻居再一次被内部装修震惊到了。
客厅上下两层被打空,靠着后院的那面墙换上落地玻璃门,一眼就能看到后院开阔的空间。
“刚搬进来没多久,很多东西还没添置整理,将就一下吧。”文秀笑笑,将小狗接过,随手放到阳台的木地板上。
郭大姐环顾四周,和普通人家的满面腻子墙比起来,文秀家除了几根承重柱,大部分都是打空的,甚至能看到二楼走道满墙的书架。
“我滴乖,你这个得花多少钱请设计师呀?”郭大姐接过文秀递来的茶杯,啧啧叹声。
“后边还铺了草呢?这搞得真漂亮。”
“我自已画的图纸,和装修公司对接的。”文秀说,“养小孩嘛,需要大点的空间。”
“哎哟,我和我老伴还准备开个民宿呢。”郭大姐说:“回头请教你哈,给我们指点一下。”
“开民宿?”
“是啊。”郭大姐喝了一口茶,赞叹茶味清香:“我儿子的大学同学在咱们市里的规划局,听说政府要规划咱这片,准备开发个5A景区,年前老多开发商来考察。”
“我儿子劝我在这边开个民宿,挣钱,现在年轻人喜欢住民宿。”郭大姐说,“我们家院子也够大,一次接个两三户够了。”
“这边很快就会开始竞标了,最后也不知道是哪个开发商,别弄得乌烟瘴气的就行。”
“这边的年轻人都走光了,留下来的,都是老人了。”
第95章
拯救自闭症儿子的单亲妈妈(14)
郭大姐没留多久就走了,她带来的狗崽一点不怕生,已经在后院的草坪上撒欢起来。
文秀看小小一团的移动毛线球,还真像上上个世界的小土堆,那只笨狗也是这么在程家的后花园跑跳。
文谨对于家里新添的成员态度很是模糊,但是小狗对文谨却格外热情,短短的尾巴摇地格外卖力。
文秀让文谨给小狗取个新名字。
狗崽子长的很快,一天一个样,文秀让文谨每天早晚都牵着狗绳出去遛狗。
镇子上遛狗还是要拴狗绳。但是家附近有一条可以通往乡下的小路,那边有几处农田的早稻刚刚播下,嫩绿嫩绿一片,在那里可以解开狗绳,让狗子活动活动。
文秀带着文谨和狗走了两天,之后早上就不跟着去了,只在晚饭后的散步时间一同出门。
接下来的日子里,文秀上午会呆在书房写卷子,午觉后会和文谨一起过亲子时光。
文谨的房间的书桌上散落着乐高的零件,对于这种益智类游戏,文谨第一次接触时,连图纸都看不懂。
文谨玩乐高的时候,文秀就就在一旁处理自已的事。
系统偶尔冒泡,看见文秀给文谨买的明明是一栋房子,文谨却拼成了一个四不像。
【宿主,你怎么不教教他,你看他到现在还没拼好地基。】
文秀敲着电脑,一边说道:“拼乐高的意义不是为了把它拼成一栋房子。”
系统:【你应该和他一起!这才是亲子时光。】
于是文秀放下电脑,教他怎么看图纸。
系统:【......】
三天后,文谨终于摸索出来,完成了人生第一个乐高成品。
文秀:我儿子笨笨的,三天才拼好。
系统:他才五岁!
文秀:五岁怎么了!我五岁都开始给人打工了!
系统:【这怎么比!】
隔天文秀就开车带着文谨去市里的木材店,然后花了一天,一起给家里的新成员做了一个狗窝。
文秀带着文谨,将他拼的那些乐高的小房子,落地实施成狗狗的小家。
...
十月,文秀参加了成人高考,十二月成功录取了本市的一所大学。
其实以文秀的成绩,能上国内top1、2的大学。但是国内大部分的一流学府都停止了成人教育招生,也考虑到距离因素,最终文秀选择了本市的一所二流院校。
成人高考考上后不需要去学校上课,但是每周末需要去市里面的函授站点上课。
年后,上课的时候文秀会把文谨也一起带上,来上课的学生什么人都有,带着小孩来上课的人不少,但文谨依然是课上最安静的孩子。
平时授课的教授上完课就走,他的学生很多,基本都记不住名字。
但他记得文秀,他布置的课题只有她的作业完成得最出色。
她的小孩也是最特别的,就那么安静坐在位置上,不说话也不乱走动,一坐就是一节课。
“小文是吧,你儿子多大了?”老教授笑眯眯问:“学这门课是为了儿子学?养的确实不错,就是怪安静了点儿。”
文秀笑:“六岁了。不是为了他,是为我自已。”
她知道,原主其实很想考大学,很想过最普通的求学生活。
老教授说:“哦,跟我孙女一个年纪,该上一年级了吧?”他弯下腰,笑眯眯对文谨说:“好好学习,将来和你妈妈一样厉害。”
老教授一走,文秀摸了摸文谨的脑袋,“你不需要和妈妈一样厉害,你只要一直能呼吸就行。”
系统:......
对于孩子的抚养方式,系统仿佛就是孩子的爸爸,和孩子的妈妈文秀发生了无数次的争吵。
【宿主,你应该教他读书识字,你这样放养行为很不负责。】
文秀辩解:“我不是一直有在教吗?”
系统说:【你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式他能学会什么?你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文秀说:“详细的学习计划也许只是在揠苗助长。”
社会上大多父母希望孩子长大成材,于是在儿童期间就教他们读书写字,幼儿期间全英文培养,小学开始学习奥数,初高中各种补习班,最后送出国留学镀金。
大部分父母认为,比起成为一个庸庸碌碌毫无建树的人,成材的孩子们会在未来的某一个瞬间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只是父母们似乎都忘记了初心。
孩子刚出生时,有多少父母在内心感叹:我的孩子,只要健康成长就行。
然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开始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出人头地,成家立业。
从前那些找她补习的家长们,也曾在课后与文秀闲聊,希望小学生能考上重点初中,初中生能考上重点高中,高中生考重点大学。
他们统一口径:父母加注在孩子身上的一切,都是孩子好。
文秀当然理解他们的理念,同样的,她也并不觉得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是一件丢脸的事。
毕竟这个世界多的是比读书认字更重要的事。
懂得每餐饭吃下的每一粒米是怎么长出来的,小溪为什么永远只向一个方向流,太阳为什么每天都是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文秀希望文谨懂的是生命的诞生、世界的运转,那样他就知道每一粒米都不应该浪费,生命脆弱而珍贵,生活是充满希望和阳光的。
于是,在文秀完成她的课业之旅的同时,每个月都带文谨出一次远门。
去伦敦塔桥下看一场浪漫的日落,去肯尼亚亲临一场动物迁徙,去北海道赴一场如约而至的雪景,坐在挪威的峡湾上等一场梦幻的极光。
有系统这个顶级挂件,定制的专属路线可以避开很多坑,融入本地,像当地人那样,睡到自然醒,吃一份美味早餐,然后漫无目的走街串巷,寻找最地道的美味。
世界是巨大的,探索是无穷的。
旅途是成长的最佳老师。
相机里,文秀记录下了文谨很多个成长的瞬间。
他学会了在纽约的街头如何一个人去买甜甜圈,滑雪的时候摔倒了应该怎么站起来,还记录下了去西南的雨林集市上,一个会竹编的摊贩老板教会了他怎么编蜻蜓。
两人的关系愈发亲密,文秀开始能读懂他每一个表情,文谨也慢慢的会和文秀对视,犯困了会依赖地靠在文秀的肩上打盹。
心理成长飞快,文谨的个子也长高了不少,文秀快抱不动它了,每次回到家,隔壁的郭大姐总要感叹一句文谨又长高了。
——
正值五一小长假,文秀不想凑节假日的热闹,久违地老老实实呆在家。
去年郭大姐给的小狗雪饼已经长成一条大狗了,白天它不爱睡在狗窝里,最喜欢趴在那颗矮树下乘凉。
也是去年秋天,矮树居然结了果,文秀才发现这个矮树其实是一棵柚子树,但是没有经过打理,结出的柚子都是小小一个的,味道酸酸涩涩的。
隔壁郭大姐家也有两颗柚子树,郭大姐说这个地方的柚子树很常见,知道文秀家的没打理过肯定不好吃,于是从自家抱来了好几个,味道确实甜,最后大部分都进了文谨的肚子里。
第96章
拯救自闭症儿子的单亲妈妈(15)
闲在家的这几天,文秀最近迷上了古法的水陆养鱼。
这天文秀从市场上带回来两个紫砂盆和一堆滤材,参考着系统给的教程,带着文谨一起做水陆造景。
培养小孩的动手能力一向是文秀教育的主课程。
“你一个,我一个。”文秀把两个紫砂盆放到客厅连接后院的木地板上,然后把材料一一放在周围。
“把这个放进去。”文秀拿起一根木头,照着盆比划了一下,斜着放了进去。文谨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