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3章

    颜霖生怒吼:“你懂什么!那是同一批出土的,类似但并非一模一样!你不懂就不要在这里乱说!”

    袁杰此时也微微定了心神,颜霖生可是专业的历史博土生,对于考古也略有研究,他们都认识很多年了。

    刚刚也真是冲昏了头,居然相信了文秀说的话。

    他颇为头疼,正想说话,却被文秀打断了。

    “真正的唐三彩都是手工烧制,而且用的是二次烧成法。因胎料选择多为黏土,胎质中是会含有石英颗粒这种杂质的。所以工人会为了掩盖胎质的粗糙,在成型后会另外加一层土再进行素烧。”

    “刚烧制出来的唐三彩自然看不出杂质,但经过前年风化出土,表层釉面会脱落,因此国博里的那个凑近了就能看到杂质的斑点颗粒。”

    文秀笑了笑:“二楼的那个虽然做工已经十分精细了,可材质始终用的不是同一种,就算故意做旧,也做不出真正唐三彩经过风化的那种陈旧古朴感。”

    “我说的对吧?颜博土。”

    袁杰看向颜霖生,见他的神色藏着惊恐,面无血色,聪明的人自然看出来文秀说的是一字不错。

    袁杰此刻头脑发胀,浑身血液都在翻涌。

    那个唐三彩可是他花了大百万购置来的啊!

    “等等,嫂子,你的意思是,那个唐三彩是假的?是赝品?”袁杰被突如其来的科普砸的头晕脑花,突然又想到文秀说他一屋子的陶瓷玉器都是假的!

    只见文秀带着怜悯的目光看向袁杰:“也不能说完全是假的吧。看釉色光泽自然流畅,造型也是精雕细琢,一看就是花了高价找技艺高超的老师傅按照原模原样给仿出来的。”

    “与其说是假的,不如说是刚刚烧制的三彩,不是刚刚出土的唐三彩。当个工艺品也挺好的,做的确实漂亮。”

    袁杰此时此刻才意识到,自已被做局了。

    而做局的人,是他认识多年的好兄弟颜霖生。

    立在人群中的一个公子哥也找颜霖生看过古玩,他瞬间心跳快了起来,问道:“可,可那个唐三彩不是还有鉴定书吗?”

    对啊,还有鉴定书啊!

    袁杰回过神来,立马道:“对啊,有鉴定书的!”

    文秀说:“鉴定书?我随手写一份也可以当鉴定书。”

    “你是在正规拍卖行拍的吗?有拿去过给正规拍卖行鉴定吗?”

    问题砸在袁杰的头上,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一屋子的瓶瓶罐罐就没有几个是正规拍卖行收过来的,因为卖方都是靠着违法盗墓收的这些摆件,颜霖生有门路联系他们,是私底下偷偷参加的卖方举办的私人拍卖会上拍得的。

    他之所以没有去找专门鉴定的机构鉴定,是因为拍卖师是业内一个比较出名的人主持的,来参加的人也都是古玩界出名的非富即贵的大人物。最重要的是,有颜霖生做担保人,他可是古玩界泰斗颜恒的孙子啊!

    袁杰此时此刻就算再不想承认,也意识到自已被所有人做局了。

    而颜霖生,早就在文秀说话的时候就没了声音。

    文秀是懂行的,只要她说穿,他就没了能活命的机会。他知道自已彻底完了,连带着颜家也一起完了。

    ...

    二楼露台处目睹了一切经过的袁老和魏老。

    袁老呵呵一笑:“阿权这小子哪找来的媳妇这么灵光?”

    “天赐良缘。”魏老也笑呵呵的。他就知道自已的看人眼光总没错,看吧,这个儿媳妇果然不是什么普通人。

    另一边袁杰的父亲知道自已儿子被骗了这么多钱,气得恨不得当场跳下去打死这个败家子。

    学什么不好,非要和别人学玩古玩,人傻钱多的蠢货。

    袁老却看得很开:“还是太年轻,吃点亏也算是长长教训。”

    玩古玩的那都是人精,古玩界也不是只要有钱就能吃得开的圈子,那里头的水深着呢,人人身上八百个心眼子。

    就袁杰这个二十几岁的愣头青,还想着靠收藏古玩升值,还是太嫩了点。

    袁老摇了摇头。

    ——

    文秀懒得再看后续袁杰如何处理颜家兄妹俩,她径直走进室内上了三楼,魏宗权刚刚从房间里出来。

    他看文秀衣着单薄,裙子也是半湿的状态,脸色更是如雪霜一样白。他伸手触摸了一下文秀的手,冰冰凉凉。

    “你身上怎么还这么冰?”魏宗权皱着眉,立马脱下外套就想套在文秀的肩上。

    文秀对他也是一肚子火,将外套直接甩回魏宗权的怀里,冷冷道:“这事也有你的一份,连人都看不住,剩下的事你自已解决去!”

    魏宗权自知理亏,只好拿着衣服下楼收拾罪魁祸首去。

    房间内开着暖烘烘的热气,魏夫人正在喂文谨喝红枣姜茶。

    “我来吧。”

    文秀走近,接过魏夫人手中的汤碗和调羹。

    魏夫人见了文秀那样彪悍的场面,一时间也没说话。

    文谨大概感觉到文秀在生气,老老实实喝完一碗汤后扑进了文秀的怀里。

    他早就换上了干净舒适的衣服,窝在羽绒被子里,身体也早已恢复了热热软软的触感。

    大冬天掉进冰水里有多刺骨的滋味文秀是尝过的,因此她才格外心疼文谨,又气又疼地摸摸文谨的头发:“不冷了吧?”

    文谨摇摇头。

    “是我没有保护好你。”

    文秀下意识做出怜爱的亲吻,吻落在文谨的头顶。

    魏夫人看到这一幕,默默地走出了房间。

    她走到一楼,看到颜霖生和颜星艾已经被带进了室内,却没有人提供干净的衣服、驱寒的姜茶。

    魏夫人倒是没想到颜星艾居然还有如此令人不齿的一面,原以为她是个性格活泼热情的,刚好适合冷冰冰不爱说话的魏宗权。

    袁杰此时正头疼自已浪费了白花花的银子买了一堆假货回来,还得安抚魏家的怒火,一时身心俱疲。

    他懒得管在他眼里已经是个死人的颜霖生,让人给颜老打了个电话派人来接颜家兄妹,同时也收回了保护伞的身份。至于颜恒,大概也会因为孙子的行径而被业界唾弃,老年名声不保。

    第122章

    拯救自闭症儿子的单亲妈妈(41)

    文秀收拾颜家的事算是在圈子里彻底出名了,大家都知道魏宗权身边有个不好惹的彪悍女人。

    众人都以为二人是隐婚多年的状态,于是这么多年关于魏宗权性取向的流言倒是不攻自破。

    宴会后当晚母子二人留宿在魏宗权名下的一处房产,文秀让魏宗权观察观察文谨会不会半夜发烧。

    好在文谨的身子骨已经比前两年好太多,一夜安睡没有发热。

    第二天文秀就回了万峪镇,魏宗权则是带着文谨去越海旗下的设计院参观学习。

    设计院在市区内一栋独立别墅,一层是大平层,摆放了很多建筑模型,都是设计院独立完成的设计,大多数已经实现落地建设。

    其中月牙湾山庄的建筑模型就摆在正中央。

    文谨对这些建筑模型展露了前所未有的兴趣,还跟着魏宗权参与了一场万峪镇度假酒店开发的会议讨论。

    三天后魏宗权亲自把文谨送回了万峪镇,然后将隔壁房子的二楼改造成一个小型工作间,每天都带着文谨在里面研究图纸制作模型。

    现在文谨和魏宗权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跟文秀相处的时间还要长,甚至有时晚上还会直接在隔壁和魏宗权一起睡觉。

    文秀也明白总有一天任务会完成,她迟早会离开文谨的,与其等那个时候适应,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做好戒断反应。

    期间袁杰不知从哪得知的地址,带着一车子的礼盒补品,敲响了文秀家的门。

    原来是来给文秀赔罪的,文秀原本懒得搭理他,奈何袁杰这人脸皮厚笑嘻嘻的,伸手不打笑脸人,文秀只好放人进来喝杯茶。

    袁杰还以为这是两人婚房,一边纳闷为啥选在一个这么小的城镇上,一边又感叹这一屋子的花草绿植真是赏心悦目。

    “嫂子,这房子是权哥设计的吗?真好看。啊权哥不在这吗?小谨呢?”

    文秀给他倒了一杯茶,淡淡地说:“他们在隔壁,你来有什么事?”

    袁杰挠了挠头,然后又搓了搓手:“就是,嫂子,那天事情太多了我都没来得及加你联系方式呢。我就是想让你帮我看看我那一屋子东西有哪些价值比较高的啊。”

    他见文秀没说话,立马道:“我是准备转手卖掉的,但是别的人我都有点不敢相信了,嫂子,我现在就信你,帮我看看呗,东西我都拿来了,都在外边呢。”

    文秀原本是不想有过多接触的,和任务世界的人接触越多,羁绊就越多,到时候完成任务了离开之后他们关于她的记忆就会越多,就越难以消除。

    但是袁杰主动找上门来,文秀也想替文谨结一门善缘,到时袁家也能看在人情的份上帮一把文谨。

    “那就去看一眼吧。”

    袁杰大喜,立马让保镖把东西都拿出来,还一边美滋滋道:“嫂......啊不,姐,你就是我亲姐。”

    这时隔壁的魏宗权听到屋外动静,走出来一看袁杰居然在这里,他皱眉道:“你怎么在这?”

    袁杰抬头一看,人正在隔壁的二楼呢。

    “权哥!”袁杰笑:“我来找嫂子的呢,让她给我看看我这些东西咋处理。”

    魏宗权不满道:“你是来赔罪的还是来找事的?”

    袁杰:“哥说着话可就生分了啊,咱一家人互相帮个忙咋了。”

    文秀:谁和你一家人。

    文谨也探出头来,看到一个陌生人后又不感兴趣地缩了回去。

    还没来得及打招呼的袁杰讪讪地摸了摸后脑勺。

    又想到来这里的正事,立马把文秀带到一辆suv的后备箱前。

    里面装了满满一后备箱。

    “姐,这都是我花了比较多银子收回来的,您看看。”袁杰狗腿地凑上前帮她打开防护盒。

    文秀倒是没想到还是有一两件真货的。

    她虽然不是专业考古学出来的,但也算是在古代生活了很长时间,见得多了也自然懂点行。

    “这个明青花是真的,品质还不错,多少钱收的?”

    袁杰搓了搓手:“两百多万收的。”

    “留着吧,这个别买,之前有个类似的明永乐四季花拍了快五百万,这个留着可以升值。”

    “这些青铜器就别留着了,都是墓里挖出来的,捐去给博物馆吧。其他的工艺做的还行,要么留着就当个摆件也挺好看的,留个几百年也能当传家宝了。”

    袁杰:“嫂子你还挺幽默。”

    文秀看了他一眼,随后又指着一个木雕道:“这个最好留着,虽然是现代的东西,但木料挺贵的,沉香木,雕工也不错,八仙过海寓意也挺好的。”

    颜霖生大概也还留有一丝良心,虽然东西不是古董,但至少做工上不糊弄人。

    这时魏宗权也走了出来,看到这一后备箱的东西,魏宗权嫌弃地皱眉:“拉一车垃圾过来?”

    袁杰被踩到痛点:“哪里是垃圾了权哥,人嫂子都说有几样还可以呢。”

    大概是怕魏宗权因为颜家事找他麻烦,袁杰不敢多待,很快就带着东西开车走了。

    袁杰走后,文秀问魏宗权袁杰拿来的那些东西怎么处理。

    袁杰送来了很多珠宝首饰还有儿童补品之类的,珠宝首饰她用不上,补品也不打算给文谨吃。

    魏宗权说让她处理,不想要可以直接丢掉。

    丢掉又太浪费钱了,于是文秀把值钱的珠宝首饰存起来留给文谨,儿童补品就送给了附近有小孩的邻居家。

    ——

    生活回归平静后,许久没上线的系统突然冒泡,对文秀说:【宿主,温馨提示,把文谨送去学校上学可以更快解锁进度条。】

    毕竟文谨的死亡节点就是在学校里,如果能活过这个节点,任务进度也能再涨涨。

    不过看文谨最近专注在建筑模型的搭建里,她也没急着和魏宗权提这个事。

    平淡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过年,文谨参与的设计‘万城山水间’项目建筑模型也跟着魏宗权一起完成完成了。

    集团也拿下了万峪镇的酒店建造许可权,后续就是项目落地了。

    剩下应该是年后的事了,过年时文秀找魏宗权谈了一下把文谨送去读书的事。

    现在的文谨状态已经能达到适应社会的水平了,如果能去学校多和同龄人接触一下交个朋友,也许能让他完全适应。

    第123章

    拯救自闭症儿子的单亲妈妈(42)

    魏宗权为文谨选择的学校是曾经魏宗权读过的小学,以‘求实创新,知行合一’作为校训,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比较适合文谨就读。

    为了能让文谨能更好适应,魏家特意找校方打点,为此魏宗权和魏老头都私人捐赠了不少资金。

    学校几年前搬迁了位置,新地址位于s市的三环,距离魏家的庄园有两小时车程,为了方便他上下学,魏宗权购置了一处附近的房产,等年后开学时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文秀想让文谨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于是她特意去书店买了一些小学的科目卷子,让文谨在家有空了写写。

    ...

    除夕前一个星期魏宗权还在忙集团的事,还要抽空查看万峪镇项目的进度情况,陈朗也跟着忙得脚不沾地。

    魏老头倒是早早回了万峪镇,每天陪着孙子一起下棋遛狗。

    魏夫人每年都不会在国内过年,早早地飞去海外陪父母去了。

    文秀则是在年前飞往了另一个城市参加出版社举办的商业活动。

    这个城市离当初所在的东郊县很近,这里盛产橙子,休息时间文秀和责编一起去了水果市场买了几箱橙子和车厘子,分别寄给了刘美花和李秀华。

    刘美花夫妻俩已经搬离了东郊县,去市里帮儿子儿媳带李高旋。李秀华则依然守着她的餐馆,儿子徐浩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女儿徐宁也一直坚持在学钢琴,已经参加一次考级了,李秀华有时还会给文秀发徐宁弹钢琴的视频。

    除夕前一天,魏宗权从s市赶回万峪镇,陈朗也跟着来了,还带了人提了许多大盒小盒的东西。

    送完东西后,陈朗也终于放假了,一刻也没有停留驱车前往机场。

    文秀看着陈朗带来的一堆东西,居然还看到了烟花。

    “拿这个过来干什么?”文秀说:“现在镇子上也不准放烟花了。”

    “我有许可证可以放,拿来给文谨玩玩。”魏宗权说。

    烟花其实是一个好友送的,他们家是国内最大的烟花生产商,听说魏宗权有了儿子,前几天碰巧见面就送了几箱给他。

    于是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后,魏宗权带着三人驱车前往后山的地基处,点燃了一箱烟花。

    乡镇的夜晚已经没了十几年前群星闪耀的盛况,但广袤无垠的黑色夜空更适合点燃火树银花,看着绚烂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小镇上的居民也从屋子里走出来,欣赏着这一幕,享受着这一刻平静美满的幸福感。

    ——

    开春后,文谨光荣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不过是从二年级开始读的小学生。

    入学前,文秀跟校方和老师们讲了一下文谨的大致情况,也测试了他目前的认知水平,虽然文化程度是已经可以上三四年级了,但是文秀还是希望他能和同龄人一起上学交往。

    本来文秀还很担心文谨是否能在学校适应下去,毕竟他虽然不惧怕陌生人的靠近,但是也不会主动和陌生人交流。

    上学前几天,文秀一直在跟文谨讲一些学校的规则,例如上课时间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碰到一些突发状况该如何处理。

    比当初刚手文谨时还要操心。

    连魏宗权都有些看不下去,对文秀说一切让文谨自已探索最好。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文谨在学校居然很吃得开。虽然不爱说话,但脑子聪明,知识面涉猎比同龄人宽多了,情绪也比一般的小朋友稳定。

    同班同学都不觉得文谨和自已有什么不一样,他们都以为不爱说话是有个性,不太主动搭理人是高冷,很少和人生气是脾气好。

    在这个人人都是贵族的学校里,聪明且有个性、高冷但脾气好的人似乎一下子就能成为班级的领头羊,男生们都爱找文谨一起做小组作业,女生们则喜欢文谨漂亮的脸和淡定平和的性格。

    毕竟比起大大咧咧像炮仗一样的同龄男孩,文谨的冷静是种鹤立鸡群的特别。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