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村长在家呢不好吧。”“哎呀这时候村长不在家,就村长他姑在,刚好俺娘让送几瓶酒去村长家呢。”
王圆圆家离村长家不远,没几步路就到了,远远还能听到学校小孩读书的声音。
村长果然不在家,他姑姑还是早上的样子,躺着晒太阳。
看见王圆圆和小草,老女人睁开眼,略过小草和王圆圆打招呼:“圆妮儿来玩啦?”
王圆圆说:“嗯,俺娘让俺送几瓶酒给村长。”
提着几瓶酒进屋后,王圆圆便拉着小草进了村长的屋子,电话就放在窗台的下面。
小草扫了一眼村长的房间,摆设依旧很简陋,格局和隔壁村长姑姑的房间差不多。
“你瞧,拿起这个,然后再摁上头的数字,就可以了。”
小草说:“俺试试。”
说着,她拿起听筒,摁下脑海里那一串电话。
王圆圆还以为她随便摁的呢,在一旁笑。
果然没有打通,已经是空号了。
小草不着痕迹放下电话,面上新奇道:“真神奇,里头有声音呢。”
“课本上说的电话就是这样的啊。”
“是啊,通了的话俺俩隔再远都能听到互相说话呢。”
小巴村很穷很穷,山高水远,通电是前几年才通的,电话也才没通两年。
和王圆圆分开后,小草正准备绕到后头去往王医生的家。
这时她听到村长回来的动静。
“又不行!现在的女娃全跑去外头打工了!”
“姑,刘桂芬人现在在哪呢?”
“都十年了,我咋晓得,老早搬去县城里的吧。”
“她现在不干了?”
“我咋晓得。”
“她留了电话没得?”
“没。”
刘桂芬?
是指的人贩子吗?把那些女人卖到这里的就是刘桂芬吗?
看来村长的姑姑果然和人贩子有勾结。
该死的老女人。
小草凝神屏气,但两人只聊了这么几句就没下文了。
见两人没有继续聊下去的意思,小草只得离开。
第231章
逃离大山(12)
夕阳西下时,小草和小花回到家,发现院子里满地的酒瓶碎片。
大概下午李余粮回来了,又喝了很多酒。
小草走到黑屋门栓前一看,果然门栓有被撬动的痕迹。
将碎片全部扫到一边后,小草听到李余粮的屋子传来动静。
透过窗户一看,李余粮正在屋里喝酒呢。
瞅见小草的脸,李余粮随手将手上的瓶子砸向窗户,瓶子撞在窗口处当即迸裂,碎片瞬间割伤了小草的右脸。
伤口就在眼下一点,差一点就飞进了眼睛了。
小草退后一步,听到动静的小花看到小草脸上的血,眼眶立马红了。
“姐、你、你、血!血!”
李余粮怒吼:“吵什么吵!妈的,快给老子做饭!”
小花怕李余粮又要打人,连忙跑进厨房煮饭去了,灶台上摆着几颗大红薯。
血珠顺着脸颊滑落,小草一擦,指腹上一抹刺眼的鲜红。
凝视这抹鲜红,低垂的眼皮藏住了眼中的暗涌。
...
夜晚,小草栓好房门后,点燃了蜡烛开始研究王圆圆给的图纸。
小花坐在床上,拿着一根碳条写小草给她布置的简单的算术题。
铅笔和本子需要用钱买,小草是去找校长要的废纸,拿厨房里烧火剩下的碳条来写字。
小花挨着她娘,闻到女人身上散发的淡淡草药香。
“姐,为、为、为啥、拿猪牙皂,给、给娘洗?”小花不明白,猪牙皂不是拿来洗衣服的么。
小草说:“猪牙皂可以清洁抗菌,人也可以用,但用量不能多。”皂荚属于碱性植物,用多了也是有点小毒的。
所以会用更多的艾叶来泡水,艾叶能排毒,也能抗菌消炎。
还有冬凌草也是好东西,是公认的中药抗生素之王。
可惜除了第一次上山之后,就再也没看到冬凌草了。
小草将图纸上的内容熟记于心,然后叠好藏了起来。
她转过头看向小花,道:“小花,你磕巴的毛病必须要改。”
小草看小花的脸色迅速紧张了起来。
“别紧张,磕巴不是啥大毛病,但是会很影响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小花没有听懂。
小草说:“你瞧,磕巴的人是不是说起话来给人一种偷了东西的感觉?”
小花立马说:“可、可、可是俺、没有。”
小草笑了,小花立马就明白了,她不懂什么叫嫌疑,但已经意会了其中的意思。
“磕巴的人说话,有一种底气不足,心虚的感觉,别人就会觉得你好欺负。”
小花低下头委委屈屈:“可、可、可是、俺、咋改?”
小草知道小花磕巴的原因肯定不是天生的,大概率是胆子太胆小,除了原主之外不敢和其他人说话,说的话少。
“从明天开始,只要见到了人,就上去和他说十句话。”
小花立马哆嗦了一下:“俺、俺、不敢。”
小草说:“那就先和不是人的东西说话。”
小花没明白。
小草指着蜡烛、床、柜子说:“和它们说话。”
“说、说啥?”
小草说:“你想说啥说啥。”
“你有啥烦恼、今天发生了啥,就和它们说,分享你的生活。”
小花似懂非懂。
小草说:“从明天开始知道没?明天不用上课,你和俺一起出门去。”
小花点点头。
“行了,这几题写完没?我看看。”
...
第二天不需要上课,小草帮花姨放完牛,做完所有事后就带着小花去了王医生家。
上午小草跟着王医生炮制完一批新鲜药材后,下午王医生带着两个孩子上山寻药。
山中蚊虫多,王医生给两人一人一个香囊。
小花不认识药草,小草便让她摘一些当地人都认识的野菜。
小巴村以前闹饥荒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带着孩子上山挖野菜。
小草听到小花跟在后面,一边嘟嘟囔囔一边挖野菜。
返回村庄的时候,路过小草第一次去的小溪附近,三人看到那条小溪边上有几个男孩在溪中玩水洗澡。
其中李有根和小猴子,还有隔壁花姨的儿子就在其中。
小猴子也瞅见了王医生和小草小花,撩了一手水:“喂有根!那不是你妹和你姐么?”
李有根光着身子,转头看了眼,嗤笑:“切,两个赔钱货。”
“她们干啥去了啊?咋和王老仙在一起啊。”
“俺咋知道!”
“听说王老仙家有毒蛇和蝎子泡的酒嘞,你们有谁见过不?”
“咦——猴子你想喝啊!”
“去看看呗。”
“咱们跑的肯定比她们快!”
几个光着屁股的男孩衣服都没穿,就这么一溜烟跑没影。
王医生摇了摇头,来到溪边洗了洗胶鞋上的泥巴。
小草这才发现一旁的草地上散落着几个田字本。
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小猴子的名字。
看样子是小猴子的作业本。
故意丢在这,小草才不准备还,丢进了竹篓里拿去给小花当算数本。
...
回到家中,李余粮居然不在家。
小草将牵回的牛还给花姨,花姨给了小草半截山药。
山药能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用于治疗脾虚食少,很适合作为食补食用。
将这根山药和昨天李余粮带回来的红薯一起蒸了吃,还炒了一锅野菜,趁李余粮没回来,赶紧把三人的晚饭解决。
吃过饭后,小草准备去厨房烧热水,结果看到李余粮一瘸一拐拎着两个酒瓶子回了家。
李余粮居然还有闲钱买酒?
村子里挣钱的方法不多,要么是去镇子上卖粮食,要么是村民之间互相挣钱。
比如村口的王七是木匠、被李有根偷鸡的王五家会编一些竹篓簸箕、王圆圆的妈妈有时会收村民们种的菜。
但村子的大部分营收,都是种小麦到镇子上卖。
李余粮这人好吃懒做,整天除了喝酒就是睡大觉,哪来的钱买酒喝?
难道李余粮祖上真的是地主么?
“看什么看!还不快滚去给老子做饭!”
“两个贱丫头,当初就不该听隔壁的婆娘胡扯,生下来就知道吃老子的,啥事不不干!呸!赔钱货!”
“就该沉塘!”
李余粮骂骂咧咧地经过厨房,李有根在后面手舞足蹈做一些犯贱的动作。
“沉塘!沉塘!你们就该沉塘!”
第232章
逃离大山(13)
一连好几天下了几场雨,村子里原本土路的地面变成了黏黏糊糊的泥巴路,雨水和泥土混在一起的腥气弥漫在空气中。
下雨并不影响村民的劳作,村子里依旧能看到戴着斗笠披着油纸衣的村民来回走动。
一向好动的李有根也在家呆了好几天,他无所事事待在家里和李余粮一起睡大觉。
李余粮更是一连好几天没出门,躺在床上醒了喝酒醉了睡觉。
担心小黑屋漏雨潮湿,小草将母亲带进了睡觉的屋子里,并锁上了房间门。
农村小学放假早,小花不用上学了,小草便带着小花到王医生的家中写她布置的作业。
终于等到天放晴,王医生显得很高兴,这代表山上的药草肯定又冒出新的了。
小草看着天空,心想收割麦子的日子很快就要来了。
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
这段时日跟着王医生上山下山的也摸清楚了这片山头,再加上王圆圆给的路线图,出逃的日子近在眼前。
...
麦浪翻滚,金波摇曳。
穗谷沉甸甸金灿灿,像是贫瘠的大地上铺了一层金箔,但丰收的喜悦并没有在村民的脸上洋溢。
“娘的,又到收麦子的时候了。”
“现在麦子能卖几个钱!上一茬的麦子都没卖掉,全在家自已磨成面吃了。”
“城里人现在都吃精面!”
小草兜里揣着三块钱,是帮食堂师傅收麦子付的工钱。
她干了一下午,镰刀都不知挥了多少下,身上的衣服全被汗水浸湿了,才赚了三块钱。
算了,蚊子肉也是肉。
小草来到池塘边,洗了个澡,顺便捉了一条肥嘟嘟的鱼,准备带回去煮鱼汤喝。
背着竹篓回家后,李余粮和李有根都不在家,小花正在厨房烧水。
动作迅速将鱼剖开去鳞,下入大锅中煎熟碾碎,然后倒入烧好的水炖煮。
出锅前,再往里面撒上一把食堂师傅送的青菜。
浓郁的鱼汤香气在院子中蔓延,隔壁花姨家养的狗都闻着味站在院子外围观。
小草盛出一碗放在一边藏起来,剩下的鱼汤舀进两人的碗里。
这时院子外传来了熙熙攘攘的声音。
“俺家就是这儿,嘿嘿,快进来吧。”
是李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