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小花眯着眼醒来,揉了揉眼睛。“你在这等我,看好娘,哪都别跑,听见没?”小草说。
小花点了点头:“你去哪?”
“我去买点食物,顺便问一下路,你在这等我。”
说完,小草就背着竹篓,沿着主路往另一头走。
这个镇子不大,主路就这一条,两侧房屋沿路而建,此时晨光已经渐渐照在路面上,已经有行人在市场附近走动。
市场附近有早餐摊,小草买了几个糙面馒头和水煮蛋,问早餐店老板开往县城的公共汽车的事。
“咱这去县城的不多,一天就一趟,有的时候一趟也等不到。”
小草问:“那大概啥时候会有一趟?”
“一般都是八点多的样子,车站旁边有时钟,可以去看看。”
从早点摊子离开后,小草走进市场里,买了一个水壶,然后去公共水井旁接了点水。
市场里摆摊的大多都是从附近村庄赶来的农民,自家种的青菜白菜,自家鱼塘里养的鱼,还有手工编织品等。
很快镇子上来赶集的人就多了起来。
小草回到车站,拿出馒头和鸡蛋递给小花吃,然后拿出水碗,给牛也倒了一点水喝。
车站里确实有一块时钟,显示现在是早晨七点十分。
小草用馒头泡水喂给女人吃,又把鸡蛋掰碎给女人喂下。
小草在心中思索,若是今天等不到县城的车,该住在哪合适。
结果八点不到,开往县城的车就来了。
是一辆不大的破旧巴土,车身上全是尘土,轮胎侧面还沾着不少泥巴。
“票价一人40元。”带着褪色帽子的票务员看着小草,不咸不淡说。
小草说:“儿童也要收钱吗?”她指了指比同龄人都要矮小的小花:“她才六岁。”
票务员看了一眼小花:“儿童半价,20元。”
小草掏出100元的零钱递给票务员。
票务员没想到小草身上居然有钱,看了她一眼,随后从身上的马甲口袋里掏出三张票递给小草。
小草背着女人和小花上了车,车上味道很大,一股难以言喻的怪味。
票务员旁边的引擎盖上堆满了行李,小草似乎还看到了一只活鸡。
车上已经坐满了一半的人,大部分都是出来务工的青壮年,有的正靠在一边睡觉,有的打量着小草三人。
后面有三排连坐的位置,小草让小花坐里面去,然后把女人放在她旁边,将身上的竹篓卸下。
小草问票务员:“是现在发车吗?”
票务员头也没抬:“20分钟后!”
小草转头对小花说:“看着娘看好东西,等我回来。”
小花问:“你、去哪?”
“把牛送回去,很快就回来,别怕,有人欺负你就喊那个卖票子的姨,知道没?”
小花点点头。
小草下了车后,先是将牛身后的板车卸下来,然后牵着牛往原路返回,一直走到进镇的路口。
“多谢,辛苦了,你走吧。”小草摸了摸牛头,拍了拍它的脖子:“回去吧。”
黄牛看了她一眼,身后的尾巴一甩一甩。
第236章
逃离大山(17)
晨光熹微时,小巴村的家家户户也渐渐升起炊烟。
王木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对妻子吐槽:“娘了个爹的,瘸腿李昨晚半夜发狗疯,把俺吵醒了。”
花姨正在铺床,随口道:“估计吃酒吃醉了,要打人呢,和他做邻居真够倒血霉的。”
王木穿完衣服准备出门洗脸,一瞟院子,就看到空空的牛棚,院门都是敞开的。
吓得王木大叫:“俺、俺们家的牛呢!!!!”
花姨走出来一看,傻眼了:“昨天草妮儿不是送回来了么?俺俩不都听到了?”
“李余粮!滚出来!”
王木怒气冲冲推开李余粮家的院子,发现李余粮家的屋子大门也是敞开的。
“瘪犊子的东西!俺家的牛呢!?”
“贱东西,一家子贱货!”
王木一边骂着,一边跨进屋子,一瞅李余粮的屋子空的,没人。
一转头,就看到趴在血泊中的李有根,身下的血已经渗进了土里,干涸了。
“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
“死、死人了啊——”
花姨赶来一看,吓得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王木连忙扶着妻子。
听见动静的附近邻居也赶来,看到屋子里的场景心立刻被提起。
“俺滴娘嘞!!”
这时不远处的池塘,也传来了妇女尖叫的声音。
“啊——”
“水、水里有人!!”
事情很快传开了,村长带着人看到李有根的尸体也是两眼一黑,旁边的一把沾血镰刀昭示了凶器。
李余粮的尸体也被人捞了上来,泡了一夜,已经泡发了。
尸体一捞上来,臭得周围的人立马退后好几步。
尸体面目全非,但是萎缩的一条腿也能认出是李余粮。
村长不是没见过死人,村里失足落水的也不是没有,但泡了一夜的尸体也是头一回见。
“李余粮家的两个妮儿呢?”村长拧着眉问。
“不、不知道啊。”王木说:“俺昨晚就听见李余粮大喊大叫的。”
村长看向王木:“那你咋不起来看看?”
王木无语到有些磕巴:“俺、俺咋知道是出了啥事啊!这李余粮平时就经常大声骂人的。”
这时王五急匆匆跑过来,气喘吁吁道:“村、村长,俺昨晚放在门口的板车不见了啊!问遍了附近都没见着。”
王木大声说:“俺家的牛也不见了!”
村长神情凝重,嘴里嘟囔着:“坏事了坏事了!”
他转身朝李余粮家走去,一看从前用来当做牛棚的屋子,里面的人果然也不见了踪影,只余地上被遗弃的棉絮。
“这三人逃了!逃了!”
村长这才想起前段时间姑姑说的话!
那个妮儿,带着她娘和妹妹逃出小巴村了!
“快!快去追!这附近荒郊野岭的!那死丫头不识路肯定走不远!”
“可是村长,怎么追啊,俺们咋知道她往哪里去了?”
“去镇上!”
“镇上?咱们这去镇上可要两个多时辰呢!”
“就是啊,板车也没了!”
...
等村长派人追到镇子上,开往县城的车子已经发车许久了。
头一回坐车的小花显得很新奇,她把手从窗户外伸出去,感受风在她手中停留的滞感。
“姐、好、好快!”
小花看着窗外飞速向后倒去的灌木和大树,满脸上写着欣喜。
小草说:“别把头伸出去。”
小花问:“要、要、多久到?”
“晚上就到了。”
小花的兴奋没坚持多久,就有些晕车了,她一脸菜色,对小草说:“姐,俺、俺想吐。”
小草拿出早上装馒头的塑料袋子,递给她:“吐这里,躲角落吐去,别影响其他人。”
小花点点头接过,在一旁把早上吃的东西吐了个干净。
小草从竹篓里拿出一只碗,往里面倒了点水,然后递给小花:“漱漱口。”
随后又拿出一只碗,倒了一点喂给女人喝。
又过了一会,小花说:“姐,俺、俺想、尿尿。”
小草问票务员:“姨,咱还多久到下一个站?”
“马上了!二十分钟!”
小草对小花说:“再忍忍。”
到站后,小草带着两人解决完生理问题,又在车站附近买了点粮食上了车。
...
一直到夜幕降临,县城终于到了。
“到站了到站了啊!都带好自个的东西别落了!落了不管啊!”
小草把小花摇醒,背起母亲牵着妹妹下了车。
车子停在县城的车站里。
一下车,小花看到车站两边的住宿旅馆闪着的光亮便挪不开眼。
“好、好漂亮!”
小花牵着姐姐的手,环顾着四周,闪烁的招牌让她应接不暇。
还有穿着短衣短裙的漂亮女人站在铺子前朝她们招手。
小草带着两人,来到一处招牌上写着50元一晚的旅店前。
“你好,这边住一晚要不要身份证登记?”小草说:“我们没有,可以住一晚么?”
前台的人点点头:“要几床的?一床50,两床55。”
“两床的。”小草递上55元,前台接过,递给她一把钥匙:“二楼203,晚上过了九点没热水的啊。”
小草接过,带着小花上了二楼。
55元住不到什么干净的旅馆,有两张床睡已经很不错了。
小花一进门,看到两张木制床上铺着白色的床单,眼睛都亮了:“哇!木床!”
小草一看现在已经八点多了,连忙带着小花和母亲一起进去洗澡。
小花没有用过花洒,虽然是很老的那种里头塞有石头当做滤芯的花洒,但看到里面居然能出水,她感到十分新奇。
“这是花洒,城里人都用这个洗澡。”
小花觉得城里实在太好了,还有搓几下就会出很香的泡泡的沐浴露。
洗完澡后,小草下楼到附近的小商铺里买了两桶泡面。
从没吃过泡面的小花被香迷糊了,连汤都喝的一点不剩。
县城真好!她喜欢城里!
吃完饭后,小草拿走钥匙对小花说:“在床上睡觉等我回来,看着娘,不管谁来敲门都不要开门。”
之后她出门将屋子反锁好后,随便找了附近的一处便宜网吧,准备上网搜一下陈先华的消息。
14年互联网普及进一步加速,这个时候网络购物软件都开始逐渐兴起,苹果6的出现掀起了手机革命。
97年就是知名企业家的陈先华,现在应该能搜到他的更多详细信息。
第237章
逃离大山(18)
陈先华,1944年出生,年少失学后走南闯北,当过很多学徒打过很多工,25岁那年开始学着做生意,在1974年创办了英华公司。
33岁生下爱女陈姗姗,此后商运亨通,生意越做越大。
1997年,爱女在归家途中遭遇绑匪绑架,赎金要求两亿,成了内地绑架案要求赎金最高的一起案件。陈先华支付了赎金但未见人质,爱女失踪至今。
网络上关于陈先华的事大多都是创业经历,例如英华公司于2003年在港交所上市,例如2010年英华集团成立等。
关于家庭,网络上的信息纷乱复杂。
有说陈姗姗其实已经早就死了。有说当时陈姗姗被绑架陈先华压根就没有给赎金,绑匪撕票。也有说陈姗姗早就被送往了国外生活。
而陈先华的妻子吴爱英,已于2012年逝世。
网络上找不到陈先华的住址,但是查到了英华集团公司的地址,在s市。
近期陈先华的私人新闻也没有找到,都是一些关于公司发展的事迹,以及出席一些慈善活动的消息。
爱女失踪后,陈先华为她成立了专门的慈善基金会,近些年来一直热衷于慈善事业。
...
查完这些信息,小草从网吧出来。
她问系统:【原主的母亲,就是陈姗姗吧。】
系统说:【是的,宿主猜的没错。】
小草点点头,去找陈先华之前,她还需要解决一个人,人贩子刘桂芬。
县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找一个叫刘桂芬的女人也算是大海捞针了。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人贩子刘桂芬说不定也已经不在县城了。
为了节约时间,小草干脆让系统调出了人贩子刘桂芬的信息。
好消息是刘桂芬确实还住在县城里,而且离县城车站还不算远。
坏消息是刘桂芬现在本人不在县城,在隔壁榆市。
资料显示刘桂芬的丈夫早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娶妻生子了,小儿子前年坐牢刚放出来,现在是无业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