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章

    我守着茶炉,昏昏欲睡,团扇都握不住了,从手心往前栽落下去。

    崔宋用手接住了扇柄,放到我面前的桌上。

    杨蘅回头,提议道:「不如邀李将军过府?」

    我坐直了身子。

    崔宋同意了。

    李玄歌来时,落雪初霁,他抱了大束梅花,过来送给我。

    我和李玄歌在庭院堆雪人,往上面插满艳丽的红梅。

    崔宋和杨蘅围坐在纸阁,烟燥气和香气缓缓溢出。

    只是雪人堆得如坟茔,我们二人相顾无言,又动手去推平。

    那厢杨蘅被炭火燎到发尾,拉着崔宋跑到了屋外。

    四人相视皆笑。

    画完九九消寒图的那天,卧病三年的东宫太子妃撒手人寰了。

    太子妃身份贵重,和杨蘅不相上下,也是闺中的手帕交,为给太子妃办丧仪,东宫的禁令也就不解而解了。

    杨蘅带我去吊丧。

    东宫服侍的宫人不少,但有名分的主子,如良娣、选侍却没几个,实在是反常。

    二姐嫁过来才半年,都要出来应酬宾客。

    杨蘅望着太子妃的画像出神:

    「当年她还没病下时,我常来东宫看她。后来……少了许多人,她就彻底病了。」

    我用手帕捂住她的嘴。

    杨蘅被我带上了马车。

    她还在恍惚中:

    「问秋,太子伪善,你觉得夫君能成吗?」

    我犹豫片刻:「你说过的,他的性子……他对天下不感兴趣。」

    杨蘅点点头,不再说起这话了。

    只是无端转着手腕的镯子。

    10

    自开春以来,太子暗中插手京城官员任命事宜,无论大小,哪怕只是府衙文吏,都能见到他的手笔。

    他也不选自己人,而是今日上任,不到半月就死的人。

    一时间,除了从前的旧臣,新上任的官员,履职三个月,都算是老人了。

    京城官员班底流动极大。

    皇帝刚开始未曾察觉,将担子重重地压给了吏部。

    千古一遇的吏治难题,吏部近百号人,足足三个半月没休假,换了两任老大,直到第三任老大请教了东宫,才得以解决。

    太子悄然接手吏部。

    据崔宋说,太子身边的随从,瞧着像是我二姐。

    又过一月,太子和贤王反目。

    是为了东宫封锁期间,当时皇帝暴怒之下,仅凭口谕,就把太子的御林军虎符给了贤王。

    如今太子硬逼贤王交还出来,贤王是真心扶持太子的,但觉得他近来动作激进,有一言堂之势,坚决不肯交还。

    再加上明望春从中挑拨,劝说贤王远离太子……

    迎来了一个政治的春天。

    我望着抽出绿芽的新树,突然想起一件事,皇帝是不是活不了几天了?

    怪不得赵澈急着要回御林军。

    天下要乱了,军队是最要紧的。

    这一晚,崔宋过来看我。

    他自顾自地进门,坐到窗下的暖榻,拿过我的绣绷细看。

    「这半月来,阿蘅的家书比去年还多。」

    据崔宋说,盛国公年近古稀,野心不老,偏偏只生了杨蘅一个,还在杨蘅定亲前,暗中请过大师相面,说杨蘅有公主命。

    崔宋娶了杨蘅后,被西南杨家架起来了。

    我从他手里抽走绣绷:

    「你若是还有很多话,就回去和她说,和我说有什么用呢?」

    崔宋手中空了,抬眸看我,站了起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