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小说 第379章
br>林桐给大伯的茶杯续上水,又敬了一支烟。
林天箖抿了一口茶,浅浅地吸了一口烟,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金鸡湖夜景。
“苏州历史上一首是一座消费城市,比较发达的所谓工业也就是纺织、苏作的手工作坊而己。
苏州的真正崛起,还是在改革开放后。
苏州得益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策。
1992年,我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开展政府间合作,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应运而生。”
林天霖指着金鸡湖对面的船型建筑道,“当时,工业园区的临时办公地点就在现在中茵皇冠酒店的位置,一排简陋的平房。
但当时人们很有激情、很有拼劲,海内外招揽英才,园区管委会主要部门负责人招聘的条件之一必须懂外语,起点很高。
这为引进外资打下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洽谈基础。
这种做法首开国内先河。”
“进入八十年代,在外向型经济的牵引下,苏州制造业领域的本地企业也迅速崛起。
出现了在全国都声誉鹊起的孔雀电视、长城电扇、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西大名旦,特别是电子信息行业,先后引进了日本松下、富士通、索尼、荷兰飞利浦、韩国三星,以及台、港资。
苏州电子信息行业的高光时刻,其总量占江苏省的半壁江山、占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总量的10%,风头无二。
同时,工业园区建立后,以及较早建设的苏州高新区,自费建设的昆山开发区等,引进外资的势头也十分迅猛,一大批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纷纷落户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的横空出世,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就是当时时任苏州市长的章新胜。
苏州的一体二翼发展格局形成,真正为苏州经济告别几千年来的消费性城市的起飞打下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坚实基础,得到了布局上的均衡发展,气象焕然一新。”
林天箖说,“经过上世纪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