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上京霜雪寒/ 第 六 章 作证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 六 章 作证

    京中人向来附庸风雅,春日里牡丹盛开时,要办花朝节。

    冬日里又有赏梅宴。

    这几日雪时下时停,御花园中白雪覆红梅,又适逢腊八,皇后特命宫人操持一番,晚间在如绘宫摆宴。

    顺帝年近半百才登基,因此后宫并不充盈。

    仅有原配宋氏为皇后,以及李氏为宜贵妃。

    这是穆昭入京之后,首次参加宫宴,也是首次拜见皇后与宜贵妃。

    她端着十二分小心,依次行礼叩拜。

    “都道这江南风水好,见着人才知传言不虚,瞧这小脸嫩的,仿佛都能掐出水儿来。”皇后看着穆昭笑道,“对了,到明年仲夏时,你便要及笄了吧?”

    黄铜灯架如树枝般开展,烛火摇曳。

    前来赴宴的百官与家眷跽坐在两侧,穆昭独身一人站在殿中,含笑道,“回禀娘娘,正是。”

    皇后瞟一眼座下的安乐公主,“你与安乐年岁相仿,通龄人之间也更有话聊,你一人在京城,若是无聊时可入宫来找她解解闷。”

    安乐公主一手撑着下巴,漫不经心地用筷子一头怼着桌上的蒸鱼。

    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不悦。

    她堂堂一个公主,竟然要为别人解闷?

    母后真是愈发老糊涂了!

    “谢娘娘关爱。”穆昭微微屈膝,“臣女对公主殿下的才华倾慕已久,若有机会,定然入宫虚心请教一二。”

    顺帝看起来脸色不太好,拳头抵在唇边轻咳两声。

    简单问过穆昭在安仁书院可还适应,有什么短缺,便挥手让她回座位上去。

    穆昭在众人注视中坐下,抚平裙摆。

    前来参加宫宴的贵女,都打扮的光鲜亮丽。

    其中不乏一些面熟之人,大多数都在安仁书院见过。

    只不过她们从不和穆昭说话,穆昭也不与她们攀谈。

    因此并不知是哪家女公子,姓甚名谁。

    她们坐在父亲身后,无论平时在书院是何等模样,此刻均规规矩矩。

    饭要少吃,话更要少说。

    最好能让个哑巴。

    “呦,梁王殿下,您这是从哪儿得来的女孩子家的玩意?”

    宋元青眼尖,一眼便瞧见梁王袖边露出的一截兰白掉穗,趁其不备将其拎了出来。

    竟是一只莹润无瑕的白玉珏,状似弯月,在闪烁烛苗中泛着微弱的光芒。

    穆昭的位置不近不远,但刚好能看清宋元青手中的玉佩。

    那是她的雪月珏。

    穆昭曾经见过宋元青几面,他也在安仁书院念书。

    只不过男女分殿而学,所以与他并没有什么交集。

    听闻他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儿,如今虽无官身,但前途不可限量。

    至于梁王殿下,穆昭更是头一次见。

    她的玉佩,怎么会到他手中?

    今夜百官携家眷前来赴宴,梁王妃自然不会缺席。

    她起身从宋元青手中接过玉佩,翻过来看了两眼,发现上面刻着两行小字,“昭昭,丙亥年六月十二日……”

    这京城中,名中带昭字的贵女并不多。

    难道说……

    梁王妃转过身,看着自家相公笑道,“王爷可是有了中意的妹妹?若是有,妾身自然要为夫君张罗,总不好叫王爷日日这般惦念着。”

    “王妃嫂嫂好气度!”宋元青在一旁起哄,“梁王殿下,那姑娘姓甚名谁?莫不是此刻在这大殿之上吧?”

    穆昭心道不好。

    宋元青是有心还是无意,她无法揣测。

    如今大庭广众之下,如果贸然出面认领玉佩,只怕会流言纷纷。

    可倘若不认领,由着他们这般浑说下去,她将来更是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枚玉佩不是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总有一天大伙会知道它的主人是谁。

    届时便会认为是她心虚,才不敢当场出面,承认玉佩是她所有。

    穆昭思忖再三,还是起身道,“梁王殿下,王妃,这枚玉乃是小女前几天不慎丢失的,上面刻着小女的名字与生辰八字。”

    视线纷纷转向穆昭。

    少女亭亭玉立,身段纤盈小巧,巴掌大的小脸上,五官精致秀丽,站在那里便是一幅安宁的江南烟雨图。

    她的身份,记堂之上人尽皆知。

    武陵郡太守之女,听起来官职不如京官显赫。

    但武陵郡硝石矿丰富,还有百万亩良田,最是富饶。

    如果那穆太守是个有野心的,封地称王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与其说顺帝忌惮八大世家,不如说他忌惮穆怀仁。

    梁王妃的表情并不意外,显然已经猜到玉佩的主人是谁。

    她笑着上前两步,牵住穆昭的手,将玉佩塞入她掌心。

    “妹妹既说这玉佩是你丢的,那便是吧,只是往后见着姐姐,便不必如此多礼了。”

    在场人表情都有些微妙。

    姐姐妹妹都叫上了,看来这穆家女是要入梁王府让个侧妃?

    要知道,郢朝未灭时,这位穆姑娘,可是御指的皇太孙妃。

    穆昭不动声色收回手,朝梁王妃屈膝道,“王妃娘娘,这枚玉佩的确是小女前两日不慎丢失,若是王妃不信,大可以问一问萧大人。”

    温如故疑惑看向身侧男子。

    萧凛面色淡然饮酒,仿佛这殿中还有另一位萧大人。

    “萧廷尉。”顺帝出声道,“你曾见过穆姑娘丢失了这枚玉佩?”

    世家大族最注重名节。

    今日这事必要弄个清楚明白,方能堵住悠悠众口。

    萧凛慢悠悠放下筷子,起身作揖道,“回禀陛下,微臣的确见过穆姑娘在找寻丢失的玉佩。”

    穆昭暗自松了一口气。

    当时她故意挑显眼的地方寻找玉佩,就是为了找个见证,让人知道她的玉佩丢失。

    毕竟玉佩上有她的名字,如果出现在旁人手中,再冠上私相授受的名头,只怕她有嘴也说不清。

    她只是没料到,那天碰到的人会是萧凛。

    本来还担心他不会为自已作证,没想到,是她小人之心了。

    “只是不知…”萧凛唇角微勾,“梁王殿下手中的玉佩,究竟是不是捡到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