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61章

    ps:不是什么正经文,食用时请勿带脑子,如有需要,可暂时寄存。

    pps:看见有宝宝说攻娇气,主要是攻今年16,三年前才13啊,一个13的小孩,是男是女娇气点都很正常吧?

    ………

    “报——”

    “报——”

    “陛下——大捷!!”

    一人手中高举信件,口中不住高呼,从殿外奔入。

    此时正是早朝,于是文武百官得以亲眼见证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

    只见那人入殿后,跪在大殿正中恭敬行礼,双手举过头顶,奉上战报。

    张公公小跑着接过。

    那信使一路疾驰,未敢耽搁片刻,此时终于功成身退,激动万分:“陛下,大捷!季将军在夜里带领人马,单刀直入,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一天一夜竟已连夺三城!”

    “那北狄自知不敌,便派使者递来降书,妄想求和,降书捷报均已呈上,请陛下过目。”

    “好!好!好啊!!”皇帝听罢,龙心大悦。

    “张有福,传朕口谕:镇北侯季暄,击溃北狄有功,待他班师回朝,朕——允他一个心愿。”

    黎朝与北狄从古至今便不甚和睦,直至八年前,更是势通水火。可先皇垂暮,早已无力征讨,这一拖便是五年。

    三年前,永和帝驾崩,新帝继位,这龙椅还未坐热乎,便卯足了劲主战,当时记朝文武太平日子过惯了,没几个真愿意开战的。

    更有甚者,意图效仿先贤,触柱死谏,那几天新帝上朝都是神经紧绷的,生怕天天有人血溅当场。

    如今这战役大获全胜,皇帝自然是精神抖擞。而朝臣们明白陛下此时正是欢欣,于是也低头拱手,纷纷附和。

    “陛下,臣等与北狄这一仗,持续三年之久,如今终于有了结果!如此,陛下可高枕无忧矣!”

    “是啊,陛下,此捷报可谓是久旱逢甘霖啊!若是再拖几年,这国库恐是空虚啊。”

    “当年陛下果断坚决要战,如此,陛下可当真是高瞻远瞩啊!”

    …………

    一场早朝宾主尽欢。

    与此通时,镇北侯的大军也在着手准备回京。

    午膳时,公主求见,皇帝的大太监——张公公专程进去禀报。

    公主入殿后,陛下便示意众人退下。

    宫人刚关上门,温言——也就是公主——便开了口:“听闻皇兄今日早朝,当着众大臣的面,允了镇北侯一个诺?”

    皇帝也没计较他“过问朝政”,毕竟他巴不得温言能接替他的位置,自已有朝一日能够退休,享受自由生活。

    “这么快都传到你那去了?那季暄不是贪心的人。我既能博得一个L贤下士的名声,季暄也得在心中仔细掂量着,什么东西他不能染指。”

    “哦……所以你是故意让季将军提条件?”

    温辰欣慰的点了点头,“他只会比我更仔细思虑。”言语间颇有孺子可教的意味。

    “当时他身负重孝,却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无论他为国还是出于私仇,我都是感激的。这次无论是千斤金,还是万家邑,朕都可以给他……”

    “只是不能再往上封了,是吧?”温言立刻接上了他的话。

    “嗯。”温辰听大臣们拍了一早上马屁,不想在这个话题多聊,于是问温言:“你专程来找朕,就只是打听季暄?”

    “还有别的呢!皇兄,我想为亡故将士祈福,顺道在宫外待几天,可好?”

    温辰举起手,伸出两根手指隔空点了点他,笑的温柔,“无事不登三宝殿。”

    想到温言从小就很少出门,他叹口气,又道:“朕允了,别光顾着看新鲜,多带点人马,一定注意安全!”

    “皇兄,你莫不是真把我当公主了啊?”

    顿了一顿,温辰若无其事地开口:“出行仔细些总归不会错,阿梅。”

    正事与寒暄都已结束,温言随即躬身告退。

    …………

    因着陛下爱重,皇宫内有专门为他辟的一座公主府。

    回府的路上,温言想着刚刚与皇帝讨论的人,思绪也飘回三年前。那年他才十三岁。

    温辰那时侯还不像现在这样喜怒不形于色。

    他也记得那几天的早朝,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