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主角绝色生骄的小说/ 第三十八章 无忌有疾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三十八章 无忌有疾

    魏长乐回过头,却见是甘修儒快步过来。

    甘员外还有事

    在下斗胆请大人去一个地方。甘修儒拱手笑道:还请大人千万给在下这点面子。

    魏长乐皱眉道:去什么地方本官还有公务......!

    绝不会让大人后悔。甘修儒道:在下保证大人此去必有收获。

    说话间,却见一辆马车已经过来,停在面前。

    魏长乐见甘修儒神色温和,又见他已经上前拉开了车厢的侧门,犹豫一下,才向两名佐官道:你们先回去!

    他也不废话,上前钻进了车厢内,甘修儒向两名佐官一拱手,也跟着上了车。

    车厢内倒还很宽敞,甚至中间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放了点心。

    甘员外是有话对本官说

    甘修儒微微一笑,道:十日之内,在下会献上一千石粮食,只求大人将那份文书还给在下。

    哦魏长乐笑道:甘员外是想赎回文书

    大人聪慧过人,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甘修儒依然是面带微笑:谭员外和其他人被大人震慑住,一时没回过神,再加上并不精于算术,所以大人可以一时唬住他们。不过大人的方法一说出来,在下就知道是个大陷阱,真要按大人所说的办法捐粮,最后连几百万石粮食也打不住,整个河东的粮食那也远远不够数的。

    魏长乐哈哈一笑,道:既然甘员外已经识破,为何还要按手印

    在下若是当时说破,大人这一招就会立刻失败。甘修儒微笑道:大人有心济民,在下也不过是协助一下,帮大人达成筹粮心愿。

    魏长乐轻笑道:如此说来,本官应该感谢你

    三姓虽然在山阴是豪族,但放到整个朔州甚至河东,那就狗屁不是了。甘修儒神色淡定,唇角带笑:大人也许觉得一千石粮食算不得什么,但对我甘家来说,已经是伤筋动骨。

    甘员外谦虚了。魏长乐微笑道:按照山阴的市价,一千石粮食也就两三千两银子。甘家是山阴豪族,家大业大,别说区区几千两银子,恐怕几万两银子也是随手拿得出来。

    甘修儒哈哈笑道:大人真是太高看我们这些士绅了。不瞒大人说,如果是十年前,拼命凑一凑,甘家还真的能拿出万两银子。但今日不同往日,此番如果缴上一千石粮食,甘家至少需要半年才能缓过气来。

    魏长乐哦了一声,问道:这又怎么讲

    当年和北边的贸易兴盛,往来的商队络绎不绝,在城中随便做什么买卖,都能生意兴隆。甘修儒摇头叹道:如今是什么样子,大人其实也能看得出来。那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但你们这些士绅豪族拥有大片田地,生意不行,这收成难道也不行

    是。甘修儒正色道:山阴其实并非粮仓,而是靠山吃山。这片土地群山环绕,早些年依靠山货,我们确实不愁吃穿。山阴世家从来不是比谁的良田多,而是比谁名下的山产多。

    魏长乐诧异道:你的意思是说,山阴那些山林属于你们

    甘修儒叹道:那是曾经。当年甘家拥有几座山,允许百姓进山采集山货以及打猎,有了收获只需要缴纳一部分上来便可以。南边过来的商贾收购山货,依靠这项收入,我们确实能有积攒。

    如今为何不行了

    山匪。甘修儒感慨道:近些年来,山匪盗寇越来越多。他们都是躲进山里,比山中猛兽还凶恶。一开始还有山民壮着胆子进山,死了不少,尸首直接被丢在山脚,此后敢进山的越来越少。

    魏长乐道:群山众多,都被山匪占了

    那倒不是。甘修儒摇头道:可是谁也不敢保证山里没有盗匪。山货野物越多的山头,越容易被山匪占住。

    千匪之境,倒也名不虚传。

    大人所言极是。甘修儒苦笑道:盗匪太多,出了山阴城就不安全。每年秋收的时候,山匪也都瞅着,找到机会就出来抢粮。所以每年收粮,还需要专门雇人保护,那也是一大笔开销。

    魏长乐摸着下巴道:那甘员外可知道山匪为何越来越多

    这......!甘修儒略有些尴尬,道:大都是吃不饱肚子的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上了山。

    魏长乐淡淡道:看来大家心里也都有数。既知现在,何必当初如果盘剥的不是那么严苛,百姓能勉强吃饱肚子,又怎会有如今的局面

    甘修儒微一沉吟,终于道:大人可是觉得我们这些士绅一直在盘剥百姓

    土地在你们手里,让百姓种地,多给他们些粮食不就好了

    甘修儒却忽然笑起来,道:大人可知道这些年山阴的士绅缴纳了多少赋税我大梁虽然与塔靼议和,却不代表塔靼人就此老实了。他们的骑兵每年都会在边境一带闹事,一旦有军情,遭殃的首当其冲就是我们这些人。

    哦

    每次打退塔靼人,前方必有人来山阴。甘修儒苦笑道:意思也很简单,将士们在前线卖命,那是为了保护我们,所以打胜了,总要犒劳将士们。我们这些士绅大族就必须捐粮捐钱,捐的少了那就是不体恤前线将士......!

    魏长乐有些诧异,没想到还有这样一层。

    所以每年我们都会备着钱粮,随时捐献。甘修儒缓缓道:几年前闹灾荒,有几家收成不好,没能捐上献礼,争执了几句,激怒了军爷,当场被砍死两个。这事儿报到太原府,上面一句话也没有说,那两名士绅也就白死了。经此一事,谁又敢怠慢

    魏长乐脸色更是难看。

    百姓骂我们贪婪成性,前线将士说我们吝啬无比。甘修儒嘴角带笑,却是一脸无奈:朝廷要我们缴税,前线要我们捐钱,山阴有了灾情,官府也会第一个想到我们。大人,并非在下在抱怨什么,在下只想说,我们其实并没有想的那么富有。

    魏长乐并无说话,只是若有所思。

    我们拿不出钱粮,朝廷要惩处我们,军方要责罚我们,百姓也会骂我们,甚至搞不好连人头也保不住。甘修儒道:山林被占了,我们只能靠名下的田产,如果不多收些粮食,又能怎么办我们也不想百姓食不果腹,更不想他们啸聚山林,但.......这由不得我们。

    魏长乐终于道:马靖良坐镇山阴,手握兵权,就没想过剿匪

    剿过几次。甘修儒轻声道:兵马出动,花销更大。每次剿匪,我们都要捐出一大笔银子。但盗匪越剿越多,我们也承担不起出兵费了。

    魏长乐依稀明白些什么。

    甘修儒一脸无奈道: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山阴遍布盗寇,有胆子到这边做买卖的商贾也越来越少。当年山阴也是繁花似锦,但短短几年,已经萧条破败,长此以往,更是不堪设想。

    魏长乐微一沉吟,终是问道:马靖良剿匪,还要你们出银子

    这应该是惯例了。甘修儒道:据在下所知,大梁各地都是如此。顿了一下,才道:在下此番竭尽全力,最多也只能捐上一千石粮食,也算是给山阴士绅带个头,更是不让大人为难。

    魏长乐心中也明白,如果照着自己手中的文书如约履行,将整个河东的粮食调来也不够数,山阴这些士绅根本不可能履约。

    他也没打算让这些人真的履约。

    这本就是谈判手段,文书在手,自己有了主动,之后再要粮就进退自如。

    如果三大姓都能捐一千石粮食,再加上城中的其他士绅,自然可以获得一大笔粮食。

    有了这批粮食,便可以让不良窟的难民度过这个寒冬,也算是达到了自己心中的预期。

    一千石粮食如数送到衙门之后,文书立刻奉还。魏长乐很干脆道:暂时还不能交给你。

    甘修儒含笑点头道:明白,就按照大人的意思办。

    对了,那个孟无忌在刺史府犯了什么事,怎会被打断腿驱赶出来

    为了一名歌伎!甘修儒显出同情之色。

    魏长乐奇怪道:什么歌伎

    刺史府的一名歌伎。甘修儒解释道:孟无忌才情出众,在刺史府虽然只是个书办,但确实很得刺史的器重,不出意外的话,熬上一些年头,还是大有前程。

    魏长乐想到孟无忌如今的惨状,心中倒是有些唏嘘。

    他擅长曲乐,所以会编一些乐曲,亲自调教乐队练曲,也因此喜欢上了乐队中有一名歌伎。甘修儒也是感慨道:两人互生情愫,却也因此迎来大祸。

    刺史不许

    那倒不是。甘修儒道:歌伎是贱籍,孟无忌真要娶她为妻,仕途也就彻底断送,所以这层关系没有公之于众。

    魏长乐更是好奇:那又生了怎样的祸事

    有一次刺史宴请宾客,席间奏乐起舞,有一名高门子弟看上了那名歌伎,借着酒意,当场向刺史索要。甘修儒淡淡一笑,道:区区一名歌伎,刺史当然不会在意,便当作礼物送给那官宦子弟。

    魏长乐意识到什么,微皱眉头。

    孟无忌当时也在场陪,兴许是多喝了几杯,又或者真的不想看到那歌姬沦为玩物,便站出来阻止。甘修儒看着魏长乐,叹道:他站出来的那一瞬间,就注定大祸临头。

    魏长乐冷笑道:刺史惩处他

    据说那高门子弟当场打断了孟无忌的右腿,刺史也震怒于孟无忌毁了宴席,直接驱赶出了刺史府。甘修儒叹息道:在我大梁,真要得罪了高门士族,任你有通天之能,也再无一展才干的机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