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主角绝色生骄的小说/ 第一八三章 背锅大哥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八三章 背锅大哥

    魏长乐笑呵呵道:大哥先请坐,咱们慢慢说。

    窦冲心里咯噔一下,暗想这还要慢慢说,看来事情不少。

    等他坐下,魏长乐才叹道:大哥,你也知道,山阴这几年闹灾,百姓本就疾苦。这次塔靼人侵犯,百姓流离失所,那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了。

    你的意思是

    大哥是皇亲贵胄,跺一跺脚大地都要晃三晃。魏长乐给窦冲戴上高帽,大哥,小弟敢问一句,你在朝中说话,不知道.....好不好使

    窦冲一瞪眼,低声道:我姑姑是太后,你说好不好使

    好使,好使。魏长乐笑道:大哥,你如果谏言免除山阴三五年的赋税,朝廷那边.....

    窦冲似乎已经猜到,嘿嘿一笑,道:你小子好盘算。免山阴赋税,你便可以获取民心是不是

    大哥,我还真不是这个心思。魏长乐正色道:这次大哥保住了山阴,百姓肯定是颂扬一片。如果大哥能向朝廷谏言,再免除山阴五年赋税,山阴百姓还不感恩戴德你回京之后,以后只怕也不会再来北边,但这里的百姓可都是记你一辈子。

    窦冲眉宇间也是带着欢愉之色,道:记不记不打紧,不过免除一个县的赋税,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其实这事儿只要和赵朴说一声,一个县的赋税免除,他也能做主。

    大哥的意思是

    这事儿我答应了。窦冲拍拍胸口,三弟头一次找我办事,这事儿我给你办的漂漂亮亮。

    魏长乐一脸感激道:有这样的大哥,夫复何求

    小事一桩。窦冲豪气干云。

    哦哦,那还有第二件事。魏长乐道:大哥,这次有不少义民协助你麾下边军守城,功劳不小.....!

    窦冲很干脆道:有功当赏。三弟,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肯定会为他们请功。

    大哥误会了。魏长乐轻叹道:这些义民之中,其实有不少是当年从云州撤下来的铁马营老兵。

    窦冲收起笑容,道:你是说归云庄那些人这个我知道。他们都被削去了军籍,不是大梁的兵。

    但此番他们功劳不小。魏长乐肃然道:如果没有他们拼死守城,山阴城只怕......!

    大将.....大哥,三弟说的没错。关平威终于开口道:铁马营老兵骁勇善战,杀敌也是最多。

    窦冲想了一下,才道:三弟提及他们,自然不只是给他们一点奖赏,是否还有其他要求

    他毕竟不是蠢笨之辈,魏长乐特意提到铁马营老兵,窦冲自然明白魏长乐另有用意。

    大哥应该得到消息,山阴散校郎马靖良已经死了,他手底下那些城兵一盘散沙。魏长乐感慨道:不是我嚼舌根,他手下那些人被唤作夜哭郎,和敌人拼命不行,欺负百姓一个比一个在行。老百姓对他们十分厌恶,让他们守城,人心难齐.....!

    我明白了,你是让我想办法将他们调走窦冲眼中充满智慧的光芒,是否还想让我帮铁马营的老兵恢复军籍,让他们可以吃军饷

    魏长乐竖起大拇指,赞叹道:难怪太后会宠爱大哥。大哥文武双全,睿智非凡.....!

    你这是马屁话!窦冲呵呵一笑,不过这话大哥爱听。微皱眉头,道:当年圣上召傅文君进京,本是想好好安抚,但她却抗旨,她手下那帮人也无一进京。这要是换了别人,脑袋早就掉了。

    魏长乐故意问道:大哥的意思,这是你解决不了

    窦冲翻了个白眼,别人解决不了,我能搞不定这事儿比免除赋税要难,但对我来说,也不过是屁大一点事。

    大哥果然了得。

    你不就是想恢复这些人的军籍,让他们留守山阴城吗窦冲一眼看穿魏长乐心思: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魏长乐故意摸了摸脑门子,尴尬道:我还是太年轻,什么心思都能被大哥一眼看透。

    没其他事了吧窦冲端起茶杯。

    你帮我,我帮你。

    魏长乐给了他大人情,然后提出条件,窦冲当然也只能尽量满足。

    魏长乐心知一次性提太多条件,恐怕会让窦冲反感。

    自己提出的两个条件,如果窦冲真的能帮忙落实,那就已经是帮了大忙,当下只是笑道:没了,来日方长,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我再和大哥说。

    他左一句大哥右一句大哥,倒是叫得亲热。

    窦冲马上道:军报要紧,也别耽搁,咱们先一起写好军报。

    傅文君之前一直担心,魏长乐这次坚决留守,虽然守住山阴,也确实与塔靼人交恶。

    事后肯定会有人借机给魏长乐扣上破坏和睦的罪名。

    但魏长乐却没有想到,自己正要打瞌睡,窦冲却送来枕头。

    魏长乐当然不会去争什么战功,这样的战功,搞不好就是取祸之道。

    也不知窦冲是不是没有看透其中的利害,竟然心急火燎抢夺这样的战功,还真是正中魏长乐下怀。

    如果坚守山阴是窦冲的主意,这位大将军背后有太后撑腰,恐怕也就没多少人敢追究破坏两国和睦之罪。

    那么参加此战的所有人,就只能是有功无过。

    退一步讲,即使真的还有人敢丢出这道罪名,首当其冲获罪的就是窦冲。

    魏长乐知道太后在朝中很有话语权,而且悉心培养自己的内侄,当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窦冲被扣上这个罪名影响前程。

    某种角度来说,窦冲这次过来,实际上是帮着自己抗雷。

    窦冲急着要将军报送出去,魏长乐也是害怕窦冲忽然想明白其中的蹊跷,一旦反悔就事情不妙。

    所以他也是急切想要将军报搞出来。

    只用了一上午时间,三人的军报都拟写出来,而且互相比照,确保都对得上。

    而且窦冲这次过来,专门带了信使。

    写好之后,窦冲便将自己和关平威两道军报交给三名信使,每人两匹快马,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送到京城。

    魏长乐本也准备派信使送出,但想了一下,并没着急。

    窦冲获得了想要的结果,满心欢喜,也没兴趣在一座县城逗留。

    他现在只想回去等着朝廷的褒奖,临别之时,兄弟情深,都是做出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关平威自然也是领兵随同窦冲回边关,但一些受重伤的军士则是留在城中养伤,待伤愈之后再行返回。

    送别窦冲之后,魏长乐立马亲自前往傅文君的住处。

    大战之前,城中许多百姓逃离,所以空屋众多。

    虽说塔靼军退兵的消息很快传出去,流离在外的百姓也都会赶回来,但一时半会还没多少人入城,傅文君和归云庄的老弱都是住在城南一片民居中。

    见到傅文君,魏长乐当下将窦冲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傅文君显然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这样发展,难得显出笑容道:他已经将军报送往神都

    我亲眼见到三名信使带着两道军报赶往神都。魏长乐此时却感觉浑身一阵轻松,笑道:师傅,你先前担心会有人借机找我麻烦,这位大将军是否算是替我挡灾

    傅文君想了一下,才道:太后能提拔窦冲,除了窦冲是他内侄的缘故,也是因为在窦冲这一辈中,窦氏一族没有几个成器的。窦冲是矬子里面拔将军,在这辈中勉强算是有些许才干。

    太后身处深宫,只靠她一人,在朝中也形成不了势力。魏长乐倒是明白,轻笑道:她必须依仗娘家外戚,才能稳住地位。

    傅文君微点螓首:这话倒不假。窦氏一族在朝中有不少人为官,也占据着许多重要位置。太后没有她身后的外戚,也确实没有今日的权势。这窦冲是窦氏一族的希望,所以窦氏一族固然会力保,太后也会撑腰。

    有太后和窦氏一族,窦冲将战功抢着拿去,这次应该能够过关。魏长乐冷笑一声,打了胜仗,还要担心被治罪,这是什么狗屁朝廷,真他娘......!

    说到一半,及时止住。

    毕竟在美人师傅面前,口出脏话实在不妥。

    这要看左相会怎么想了。傅文君起身给魏长乐倒了杯热茶,轻声道:左相深得皇帝宠信,如果他要追究,事情也没那么容易过去。

    魏长乐立刻道:等一下,师傅,你是说左相追究他.....他不是一直在整顿吏治吗我一直以为他是......

    以为他是主战派傅文君不屑一笑,你听闻他整顿吏治,所以就觉得他是个好官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