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小说 第239章
三人上了楼来,侯季早派人安排好了酒菜。三人分长幼入座,傅燮最长,傅弈最幼,管宁今年十八。
傅弈起身为二人倒酒。
“还不知贤昆仲姓名。”
倒是管宁先开口道。
“我名傅燮,字南容,余弟傅弈,年仅十六,尚未加冠,我二人途经此地,赴洛阳求学。”
傅燮回答。
“失敬失敬,可是那大名鼎鼎的‘北地双璧’?
久仰久仰,我名管宁,东海人氏,今年十八岁,幼时父亲为我取了字,幼安,虽未加冠,倒也算是有了字,如今游学在外,到此地多亏贵店的招待了。”
管宁陡然正视起面前二人。
显然,这是个有见识的,也没闹出什么受了人家款待却不认得主人的乌龙,也没有因为受了人家恩惠却假装不知的小气。
“哪有什么大名鼎鼎,不过是当年月旦评胡说罢了,兄长游学洛阳,本地又有名望,倒是出名,我不过是那月旦评评论上凑数的而己。”
傅弈笑着回答,倒是没想到当年招待了许邵兄弟以求来的这个名声这么好用。
“八岁经商打下偌大的家业,可不是“凑数而己”能解释的通的,况且阿弈说月旦评胡说,怕不是顺带骂了许多人。”
管宁笑道。
傅弈忽然想起那“一条龙”的称号怕不是也是这月旦评系列的出品,只是想来此时还没有评价,也不多说,转移话题道,“兄是东海人,怎么如今行至北地?”
“我父母早逝,安葬父母之后,听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家既然没有万卷书,倒不如先行万里路来的方便,遂辞别乡里,周游列国了。”
汉代以郡为国,这“周游列国”的说法倒也不算错,至于那句名人名言,大概还得一千多年才能出现,此时自然是傅弈说出去的。
汉代游学之风极盛,许多士子都离家远游,寻求名师,或是求学,或是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