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不当冤种继母后,我挣钱能力顶呱呱/ 第两百四十八章 要当积极分子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两百四十八章 要当积极分子

    杜天全当过生产队队长,当过大队长,现在当驻村干部也不是那么难。

    最最主要的是,杜天全在通安村干出来的成绩有目共睹。

    村委干部和老百姓都指着他带领大家致富呢。

    大会小会开下来,全都表示支持他的工作。

    忙了三天回通安村的杜天全让人看着就心疼。

    知道的说你是当驻村干部去了,不知道的还当你是逃荒去了,又黑又瘦胡子拉茬的,你……陈冬梅又是心疼又是抱怨:通安村这么大都装不下你了,好好的呆在这里不好啊,非要去什么山川村,村里好多人知道你走了都在惋惜呢,你可真是……

    你呀。杜天全笑着看向自家媳妇:人还没老就学着啰嗦了,工作是不讲条件的,咱们要当积极分子,要做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是是是,你是积极分子。陈冬梅瞪了他一眼:你女儿女婿要回部队了,积极分子,你要不要做点好吃的给他们践行

    那肯定的,之前我就说好的。杜天全道:红英对我工作是大力支持,我这个女儿啊……比儿子还能干。

    见不得你拉一个踩一个,回头我告诉你儿子去,看红兵红卫给不给你养老。

    那不稀罕,咱伟人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啊生儿生女都一样,他们不给我养老,我找我闺女养。

    做梦呢,你闺女嫁到别人家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要养你才怪。

    嫁到别人家也是我闺女。杜天全笑道:你就不懂法了,那法律上说儿女都要养老人,当然,老人的财产也得平均分给儿女,不能厚此薄彼……

    就你这个样子还有财产,你当你是地主啊

    地主可不好当,咱不当地主。杜天全哈哈大笑又问闺女去哪儿了。

    去找肖大夫了,她那个符嫂子和志远都还要拿点药,这次拿回部队去吃。

    噢,好,身体重要。

    陈冬梅抓了三只鸡四只鸭还有五只兔子出来让杜天全杀。

    要办酒席啊,杀这么多

    杀这么多也不是让你全吃了,今晚吃一些,再加工一下明天让他们带走,回了一趟老家怎么也得给他们要好的战友分点吃的吧。

    我媳妇儿就是大方,贤妻良母的好榜样。

    自己家养的又不值钱,也不一定要吃多少就是图个热闹,抠抠搜搜的像啥话陈冬梅瞪了他一眼:我娘以前就讲过吃不穷穿不穿,算计不到才受穷,一个家只要勤快就饿不了饭。

    是这个理,我奶以前也说呢,,勤整勤整,顿顿齐整,懒惰懒惰,顿顿挨饿,山川村的人穷还是有点原因,一是土地少,二是以难为难的,上个工都懒懒散散的,可没有咱们村的人这么心齐。

    杜天全是三句话不离他的工作。

    那你咋办

    夫妻俩杀鸡宰鸭,边打理边聊天。

    我昨天给村里村长和四个生产队的队长开了一个会,大意就是要分组干,他们还没回过神。没办法,我只能趁着星期天让他们多消化消化。

    你这个工作我看怕是顶着石狮子耍把戏,费力不讨好噢

    一步步的来嘛,第一天我和红英志远就去找了李厂长,和煤厂的矛盾也协调下来了。

    你自己要注意身体。陈冬梅突然想起:当真,听说驻村干部在社员家搭伙吃饭,你都说那边穷,那你一般吃啥呢

    能吃啥,家庭条件好点的白米饭多一点,条件差的一天两顿稀饭,中午红苕焖饭。

    没有肉吃

    你和红英一样,咱们村这几年发展好就觉得个个地方都能吃上肉了。杜天全好笑的看向她:你信不信,山川村全村都找不出二十只鸡来。

    啊

    这个村啊,是全公社最穷的村是一点儿也不掺假水的,是真的穷。

    杜天全想起山上的陈家来,估计着那家要怕是最富有的。

    陈喜民第二天下山来了,找到他说同意让家里的几个孩子下山来读书。

    主要目的就是识点字不当睁眼瞎,需要村里帮他们安排一个住处,还有就是给他们准备一个锅灶,他们能自己煮饭。

    这两个要求都好办,村委旁边还有一间杂物间,腾出来搭个地铺就够他们几兄弟住。

    说起来,陈家还真是子孙兴旺,六个孩子清一色的小子,居然都没有姑娘。

    锅灶也简单,就在学校旁边有一个偏房,砌起就可以煮。

    他们聪明得很,直接砍的竹筒筒,将米灌进去还放点腊肉山货之类的在里面,丢在火里烤起来就上学。

    等他们放学,竹筒一打开香气扑鼻。

    杜天全就感觉自己的日子还不如几个小孩子滋润。

    他都萌生了想在陈家小子们那里搭伙的念头。

    当然,这个只是想象,目前他这个驻村干部还得受群众考验中,必须和社员同吃一锅饭才能了解各家各屋的情况,有什么困难及时解决。

    红英说在山川村建手工作坊的事儿,方不方便啊

    方便得很,你是不知道红英看中了啥

    啥

    满山的柏枝丫。杜天全道:红英说这些柏枝丫薰出来的兔子鸭子味道更香。

    那你可得看顾着她,总不能让她吃亏了。陈冬梅道:这边手工作坊还是要干吧

    要干,红英说了,各干各的,小打小闹的能挣一点是一点,主要是大家都有一个增收的机会。

    唉,我是有点怕……

    怕啥,是村集体手工作坊呢,每年都向生产队村里交提留,作了这么多贡献还怕啥

    陈冬梅沉默了一下:你是懂政策的,别让红英骑虎难下就行。

    放心吧,我算是看出点名堂了。

    什么名堂。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有些东西不拿到明面上来就没人管,不会有事儿的,我是支持红英干。

    万一影响大了

    大不了就收手了,反正红英只是背后出主意没什么要紧的。再说了,有什么事儿志远还能袖手旁观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