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没说一句不好
京郊村长李叔家里,杜红英看着李叔的儿媳芳芳抱着四个月大的闺女在逗她玩儿。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妈妈一逗就笑得咯咯咯的,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想着老娘的逝去,杜红英感觉生命就是一场轮回。
今天是最后一天给老娘送灯了。
杜红英托付给李婶子一些事儿。
你放心,你说的日子我都记得的,我会帮忙烧纸的。
李婶子想果然是一方一俗,就拿送灯这个事来说吧,京郊就没有这种风俗。
但是杜红英母女娘却很较真,每天傍晚的时候都去坟前送灯。
说是怕她在阴间迷路,给她送灯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她要照亮数她的钱……这么神奇的传说京郊是没有的。
生日那天要给烧纸,过年正月初一烧纸,清明和中元节都要烧。
怎么说呢,就感觉杜红英他们的风俗是时刻记着逝去的亲人,一直在怀念。
一年烧这么几次纸,想忘都忘不了吧。
对了,红英,你还要把你干爹的坟一起移过来
是的,我会尽快找个时间办这个事儿
。杜红英道:到时候还请李叔和婶子帮帮忙。
没问题没问题。李婶知道杜红英是一个大方的,在村里埋葬老人,给村里交了六百元钱,然后帮忙的人封的红包都很大,还请村里人免费吃了两天。
这样大方的人别说葬一个老人了,就是葬一……不能这样说不能这样说,感觉像是诅咒了。
这边聊完天,芳芳就喊妈了。
小宝都四个月了,我想出去找一份工作。芳芳给孩子喂好奶放到了奶奶的怀里:到时候你帮我带小宝。
我给你带倒是没什么,那小宝饿了怎么办这么小又不能吃饭。
吃奶粉呀。
你个傻女子,奶粉不仅贵还没有奶水有营养。要是你没有奶水了也就算了,你奶水还这么好不给孩子吃,去工作给孩子吃奶粉,赚的工钱指不定还不够买奶粉呢。
可是我总不能天天待在家里吧
你先别慌,把孩子带到八个月到一岁了,孩子能吃面条稀饭这些的,你再出去工作也不迟。李婶道:我们家又不指着你挣钱养家。
我……
芳芳嘀咕了一声。
杜红英听见了,意思是她要买点什么都要向男人张口要钱,总感觉不自在。
孩子长得好,少生病,就当是挣钱了。你要是没钱花啊,妈给你钱。李婶对儿媳道:现在国家搞计划生育,一家只生一个娃娃,娃娃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要靠后。
好吧,您给我照看一下孩子,我去找秀秀说一声吧。芳芳一声叹息:秀秀还说给我在饭店里找了一个服务员的工作呢,您又说让我晚点去上班。
行,去吧,去说一声,再等几个月孩子大点了再去。
芳芳心不甘情不愿的去找隔壁邻居秀秀推掉工作了。
李婶抱着孙女夸着儿媳。
我这个儿媳能干得很,脾气又好,娶到这样的儿媳妇真是我们的福气。
是啊,娶妻娶贤,娶个好儿媳能旺三代。陈冬梅附和道:我家两个儿媳妇也很好,都是能干人,
我随时都在想我家两小子别的本事没有,挑媳妇的眼光倒是好。
当婆婆的人一聊起儿媳聊起孙子就有了共同的话题。
杜红英听着冬梅娘带着浓浓川味的普通话和李婶子聊得这么嗨也没有打扰她。
说真,冬梅娘真的是一个好婆婆,全程都是夸赞两个儿媳的好。
哪怕前几天还在小儿子家受尽了委屈也没有提半句。
这要是换一个人,没准儿就在李婶子面前大倒苦水了。
哎呀,看我,天都快黑了,我还在这儿聊天,我该去煮饭了。
娘,我来煮吧。芳芳从外面回来:我给秀秀说了,再过几个月才去上班。
好好好,你来抱着孩子,我去煮饭。
李婶将孩子交到芳芳怀里,又在荷包里摸了一把钱出来。
我这儿有点钱,你先拿去用着,等小星发了工资,我让他把钱交给你保管。
妈……
你呀,就是老实,男人的钱你就得管着。李婶道:男人大多数时候心里都没个谱,不知道一家一屋养孩子要花费不少,发了工资就会和狐朋狗友去喝酒,胡乱花了。
那他不给我怎么办
其实芳芳不是没找男人拿过钱,但是男人不给啊,还说你在家带孩子要那么多钱干嘛。这才让她有了早点出去上班挣钱的想法。
他敢,你等着,等他回来了我收拾他。李婶一边拴着围裙一边道:我先煮饭了。
我来帮你。冬梅娘原本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在这儿住了几天和李婶子也熟了,就一起进了厨房。
这边芳芳和杜红英就闲聊了起来。
我们是媒人介绍认识的,其实之前我没看上他,是我妈说这个婆婆好,家里条件也不错,让我处一处。
确实,李婶人不错。
是啊,她很多时候都是向着我呢。芳芳笑道:孩子爹也像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我说什么都不听,但是我婆婆说他不敢反驳。
男人好像天生就要迟钝一点。杜红英就想起了自家兄弟杜红卫,真的,冬梅娘受的委屈他不一定懂。
哎,算了,就算懂了又能指望他什么呢
家和万事兴,姜琪认定了胡雪是好的,把一个搅家精放在那里,想要这个家和和气气的
注定冬梅娘是要受委屈的了。
若不然还指望红卫去和姜琪对着干吗
等蓝平满了月冬梅娘就会回乡下,受委屈都是暂时的,余下的日子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
甚至不仅仅是对他,对他与蓝平的夫妻关系可能都是一种挑战。
只是让杜红英没料到的是,第二天她和冬梅娘回去的时候就没看到胡雪的身影了。
孩子在睡觉吗杜红英问罗阿姨。
孩子还在医院住院,明天才能接回来。
孩子怎么了,怎么住院了冬梅娘可心疼了:孩子这么小,生了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