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不当冤种继母后,我挣钱能力顶呱呱/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给孩子挣脸面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给孩子挣脸面

    你搞啥子

    老夫老妻的了,手一下被杜天全抓着,陈冬梅还有点不适应。

    来,试试,看看合不合适。

    手上被套上一个金黄的东西

    啥子东西

    你说呢

    手镯,金手镯

    这个东西陈冬梅有好几个。

    村里的老太太们最喜欢戴的就是银手镯,说是可以祛风寒,她又不戴耳环不戴项链戒指,杜红英每次回去都会给她买手镯,要么是金的,要么是银的。

    特别是知道罗成给文菊买的首饰是找以前内务府的传人做的,更是多多益善了。

    她还曾试图去挖那位老人去自己的珠宝行,可惜啊,什么条件老爷子都不动心,本事大脾气大,倔得可怕。

    就守着他的小院哪儿也不去,谁都别想打他主意。

    想想也是,自己当老板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休息,不用听人使唤确实是挺香的。

    这次杜红英就是找的老人定制的一个金镯,不过老杜同志的两千块钱真的干不了什么,杜红英默默的添了一千多,对老杜同志说正好两千。

    老爷子出品必是精品。

    还真的好看呢。

    杜天全给戴上后偏头看了看赞叹。

    别给我说是你买

    的

    怎么,我就不能给你买手镯了

    老杜啊,你年纪一大把了,撒谎也不打草稿。陈冬梅道:你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和我在一起呢,你上哪儿给我买

    去

    杜天全……失算啊!

    那我出钱,让红英帮忙买

    ,总不会有问题了吧

    你哪儿的钱

    不都说好了吗,让红英把那个花瓶卖了,还了红英的钱,余下的给你买一个手镯,这儿还余下一些,就用这些钱玩玩儿,若是赔了就再也不玩儿了。

    明明知道余下的钱是他的本钱,结果他还要给自己买

    手镯。

    这男人……

    我也没说不让你玩儿,只是让你心里有一个数……

    陈冬梅看着男人突然间就有点感动也改了口风。

    你答应让我继续玩儿了杜天全想起闺女说自己是在贿赂她,还真是有点这种感觉了:我这钱玩输了也让玩儿

    你呀陈冬梅一声叹息:我其实也在想,老夫老妻几十年了,以前没米下锅的时候都没吵闹过,现在日子好过了还吵吵闹闹的确实也不像话。

    老杜啊,我呢,就只有一个原则,虽然说孩子们都长大了,也都过得好,但是,我们不能成为孩子们的负担,不要觉得孩子们应该给我们多少多少。陈冬梅道:孩子们收入多开支也大,你没看见他们住在城里,什么都要靠买

    吗

    你看看,吃个葱姜蒜都要花钱,哪怕煮面条要丢两片青菜叶子下锅,也得掏钱买才有。陈冬梅道:一个个的还要养孩子,还有人情往来开销,我们老了,别的帮不了孩子们,但是也别拖累他们。

    你有退休工资,我也有地,半工半农吃穿不愁。我们的日子在村子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我不想你再陷进去搞出别的事儿来拖累孩子们。

    那啥,说在村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话是真的太谦虚了。

    别说通安村了,就是整个公社估计也再找不出第二家像杜家这样的人家了。

    但是,老两口一直过得很低调,从来不会显摆什么。

    你说得很对,我一定听你指挥。

    你……

    你懂我,我理解你,两老口相视一笑。

    我以后不吵你了。

    我以后也不乱买

    了。杜天全道:红英在喻庆那里拿了好几本书回来,我得认真的学学。对了,我的老花镜呢

    在呢,我去给你拿。

    杜红英再次到沈家老宅的时候就看到老爹戴着老花镜坐在茶坊里认真的看书。

    对,没错,是真的认真的在看,因为他身边还放着一个工作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时不时的还要写上几个字。

    古董收藏类型,有有陶器,紫砂,画像砖,瓷器,玉器,珠宝,古典家具,竹木牙角匏器,文房器具……

    如何区分古董与文物……

    杜红英看着工作笔记本上做的记录心里感慨:老杜就是老杜,业余爱好都做得这么严谨。

    话说,学学也挺好的,别哪天真把文物给搞回来了,一辈子的清誉都没了。

    爹,您

    天天都在学

    你爹啊,现在是在闭关修炼期。陈冬梅笑道:说要把你带回来的这几本书好好研究研究,再出山,免得又挨飞刀。

    杜红英……看到娘的笑脸我就放心了。

    再看到冬梅娘手上的金手镯,嗯,懂了,八成是这个东西起了疗效。

    姜还是老的辣啊,老杜同志一出手什么问题都能摆平。

    娘,我给您买

    的您

    都没戴过。

    金银玉的手镯可不少,冬梅娘是真的没戴过。

    我那时候在乡下呢,整天地里家里忙个不停,你那玉手镯贵得吓人,还一磕就断,我敢戴吗

    黄金的人家一看就会觉得我是在显摆。

    银手镯吧,戴几天就变得黑漆漆的。再说了,要干活儿呢,要抱娃娃,磕磕碰碰的,不方便。

    那您现在方便戴了

    现在自然是方便的。陈冬梅还特意将袖子撸了起来:我出门看到不少的人都戴着,我戴一个也没什么。

    杜红英懂了:一是环境不同,二是送手镯的人不一样。

    我也不是那种说有好的舍不得用,有福舍不得享的人。陈冬梅其实也慢慢的想通了:吃好点,身体好,就是给你们减轻负担;穿戴好一点,也是给年轻人挣脸面。这年头不需要卖惨来博人同情了。

    可不就是这样。

    杜红英知道,很多年轻人穿得体体面面的,但是家里老人就穿得破破烂烂的,外人见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那家的年轻人不孝顺,不管老的。

    事实上,真的条件允许了,不管老人自私的人并不是普遍的,更多的时候是老人自己节约惯了,家里的新衣服

    一件又一件放在箱底呢,就是不穿,让年轻人很无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