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在线阅读 第93章

    出黄金十斤相赠。

    杨震拒受,并语重心长地说:“我知君,君何不知我?”王密趋前低声说:“暮夜之中无人知晓。”

    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晓呢?”王密羞愧而去。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或许这梨根本就没有主人。”

    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在一次离职时,僚属们为避人耳目,就在深更半夜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礼品。

    叶存仁既不想私藏暗吞,又不愿生推硬挡,就写下了一首诗,巧妙地加以拒绝:“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

    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

    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

    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

    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慎独”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中庸》:“君子慎其独也。”

    这是一种儒家的修养方法,意谓个人独处时也能按照“道”的要求行事。

    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

    林则徐在其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

    “六边形战士”马龙之所以能在乒坛走得如此远,走出如此辉煌的人生轨迹,与他能够坚持慎独是分不开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