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裂缝中的阳光》
:《裂缝中的阳光》池野不清楚游老师心中的想法。
俩人“搭伴儿”回到《循环》剧组,这边张导消息灵通,已经听闻了隔壁《深海》闹得幺蛾子,抓着游老师问个不停,关心他的身体受不受得了…
“没事没事,导演说要给制片人打电话,都消停了。”
游老师乐呵呵的摆手,打量着有条不紊的《循环》剧组,有感而发:“还是你这剧组好啊,没那么多糟心事儿。”
“您说什么呢。”
张导嗨了一声:“当导演的,都一样,电视剧导演尤其惨,以后有机会,我肯定是要进军电影圈的。”
“哈哈,你呀你。”
跟爱徒闲聊了一会儿,抚慰了心中的郁闷,游老师聊起了路上碰到的池野。
“这小孩外形看着确实没得挑…嗯,不行,还是有点亮眼,真要试镜,得往下压一压。”
游老师摇头:“但说实话,我不想再用流量明星了。”
张导闻声,有点遗憾:“怪我…本来还以为能帮您分分忧的…不过您要是担心他演技问题,我觉得可以去看看,他没外面传的那么差。”
张导示意此刻正在跟冉乔走戏的池野。
游老师认真看了一会儿,收回目光:“确实挺好的,但还不够。”
至此,张导也就没再多说。
他心里是真为池野感到可惜。
他看过游老师写了好几年的那个本子,是真不错。
尽管如今谍战题材式微,但配合老师的好友,那位谍战大导,只要不出意外,那个故事一定会火,一定会拿奖。
“不提这个了,说起来,你们这个剧本我看了……”
两人岔开话题。
……
池野回组后就继续进行了拍摄,《循环》的拍摄进度不慢,而在这期间,他也开始联系老佛爷推过来的录音团队。
出一张ep,没有专辑那么繁琐,但同样耗时耗力。
好在,池野早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准备。
他的首张ep,名字和主题已经定下,就叫《重启》。
一共收录5到6首歌,主打现在市面上最火的流行音乐。
并且,因为脑子里就有歌,加上他现在自身就会基础的乐器使用,编曲、创作这两个最难,耗时时间最长的步骤都大大缩减。
换句话说,只要他约好了录制时间,完整版ep很快就会出炉。
不然,他也不敢在跨年晚会上“大放厥词”,说新年:《裂缝中的阳光》
周围却鸦雀无声。
池野疑惑,抬头。
就见此刻,包括制作人、录、混、母带、艺术指导、创意策划…等所有香江顶尖音乐团队成员,全都一脸懵的看着他。
眼神惊讶,还带着点不可思议。
这…
哥们唱歌唱的这么牛逼?!
结果这个念头刚想起,池野就拿了把吉他,示意编曲团队:“这首歌编曲也做一下,你们先听听。”
《当你》完整版来了一遍。
录音棚内持续懵逼。
随后是第三首《爱笑的眼睛》。
第四首,第五首……
录音棚人彻底麻了!
“咳咳,还顺利吗?”
不知何时,天色渐晚,录音棚负责人“小心翼翼”的敲了敲门,进来之后,却发现里面气氛出奇的古怪。
顶尖的录音团队此刻正热火朝天的忙活,一边忙活,还忍不住看向依旧在时不时哼一句,找感觉、感情的青年。
青年长得太好看了,他长了一张足以称之为颜霸的脸,骨相皮相俱佳,但在这些人眼中,却直接忽视了他的脸,耳中只有他的声音。
“嗯…还好。”
团队老大回过神,看到负责人,顿了顿,才说:“就感觉今天的工作出奇的顺利。”
能不顺利吗?
现成的调子,现成的音乐,现成的唱功…
他们来,除了给池野搞点他暂时不懂的专业工作,以及用用录制设备,还能干什么?
——谁说赘婿不强?赘婿可太厉害了!
“哦…”
负责人狐疑的打量了众人一眼,犹豫片刻,拉过团队老大:“有件事有点麻烦……”
“岁总那边公司里的黄逸霄黄老师预约了录音棚,下周要来录专辑最后一首歌,你们下周能完事吗?”
团队老大:“?”
“下周?我们两三天就完事了。”
“啊?”
负责人懵逼。
团队老大摇着头,心里面其实是有些挫败的。
因为他们来之前,是特意查过池野,知道这是个根本不懂音乐的“废物”,但上面给的任务又不得不完成。
得,陪太子读书,还不能敷衍,拼了命的想各种奇招,甚至连一个字一个字修音的离谱方法都想出来了。
但结果你告诉我…我们准备了几天几夜的方案,竟然一个都用不上?
虽然很幸福,但为什么…心里还莫名有点烦躁和失落呢。
“行吧…反正黄老师那边不能耽误,他是公司年轻一代人气最高的歌手,你们尽快吧。”
负责人不敢对池野说,但却敢吩咐团队老大。
团队老大不语,只是一味伤感。
“唉…这大小姐真是,喜欢一匹马,就要给他配个世界上最好的鞍,岁总也是真宠她…”
负责人碎碎念的离去。
没人在意他。
“就这样,先这五首,伴奏、编曲、混音,这几天我都会过来,deo要尽快做出来。”
晚上八点钟。
池野结束了一天的录音,嗓子发干,是真的唱疼了的感觉。
比那次在ktv跟老佛爷闹还要累。
但精神却很亢奋。
一众团队人员对视一眼,纷纷点头:“放心吧池老师,绝对没问题的!”
同样是“池老师”,但这次叫的格外自然。
池野没在多说,他今天还有夜戏要拍,是肖鹤云和李诗情首次感情升温的戏份,肖鹤云狂吃褪黑素…
所以跟几人打了个招呼,击了个掌,就带着新助理小刘返回剧组。
……
与此同时。
录音棚负责人办公室。
负责人拨通今岁的电话:“喂?岁总。”
“嗯…还是那件事,我觉得还是得跟你说一声…就是黄逸霄老师要用录音棚的事情…”
“他听说公司买了这个棚,想试一试,以前没机会用…嗯,行,我知道了。”
负责人顿了顿,试探:“那我就给他们留三天?如果不行…好好,那到时候您在给池野安排其他地方,行,就这样,诶,好,拜拜。”
挂断电话,他松了口气,觉得终于“送”走了一个烫手山芋。
……
香江。
光影拾梦娱乐公司。
今岁挂断电话,想了想,抬手招张姐进来。
“岁总。”
张姐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
“黄逸霄要用京城的那个棚,你明天帮池野再找找其他的棚…”
“嗯,另外…1月份发歌的名单呢?”
张姐放下文件,条理清晰:“1月竞争不算太激烈,宣布发歌的现在有悦纳的花亦晨,还有时瑾微…最后就是我们。”
“那还好…郁言没官宣是吧?”
今岁还是忘不了内地的那次溃败。
心有不甘。
“没有。”张姐摇头:“郁言下次发专辑是在年中,竞争最激烈的那几个月。”
“他粉丝太多了,不过…虽然这次他不发歌,但只要花亦晨发,他们就会做数据,应该还是第一。”
“嗯。”
今岁点点头。
华语乐坛,走到现在,其实已经逐渐没落。
娱乐圈内歌坛除了几档音综外,根本掀不起太多的风浪。
归根结底,一个是肯定是因为好作品少了,二来就是短视频时代的到来,碎片化了太多。
当然,再没落,该有的竞争也存在,甚至会比以往更加激烈。
如今的华语乐坛中,虽然花亦晨常常被人诟病,但光论专辑销量、人气,对方确实算是“顶流”。
除了花亦晨之外,还有很多不会营销,人气没那么高,但实力更强,粉丝忠诚度更高的歌手。
时瑾微介于两者之间,身为四小花,她的流量甚至比花亦晨更夸张。
对比之下,他们公司年轻一代中的“香江第一小歌王”黄逸霄,反倒要弱上几分。
“好在,小黄在内地也有很多歌迷,口碑不错…”
今岁想了想,遗憾:“要是签下郁言就好了。”
“……岁总,我觉得我们不用悲观。”
张姐宽慰,也是说实话:“现在内地年轻歌手没几个能打过逸宵的,我反而觉得我们走歌手这条路线,曲线救国,是走对了。”
“影视虽然比歌坛强,但山头林立,有时候,就需要这种操作,才能斩获出其不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