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匿名联系
他通过一个加密的匿名线路,直接联系了学校安保部门的总值班室,用一种冷静、专业的语气,报告了化学实验室的具体位置、可能的化学品类型,以及被困人员的大致情况。他甚至精确指出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撤离路线,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点。他的信息非常精准,远超普通学生的报告。
同时,他也匿名联系了几个与慕容婉关系较好的同学,让他们想办法通知慕容婉,让她和被困人员保持冷静,等待救援,并叮嘱她们不要乱跑,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他再次采用了借力打力的方式,将解决危机的任务交给了专业的学校安保和消防人员,而自己则隐藏在幕后,提供关键信息。
张浩在暗中观察着这一切。他躲在距离实验室不远的一栋教学楼顶层,架设了望远镜,等着看王羽如何英雄救美。
他想象着王羽突破重围、身手矫健地冲进实验室的场景。
然而,他等到的却是学校安保人员和校医院医护人员的及时赶到,以及随后呼啸而来的消防车。学校的反应速度快得惊人,救援过程也显得异常专业和高效。
被困的慕容婉等人很快就被安全地带了出来,危机被迅速有效地控制住,并没有出现他预想中的混乱和失控。
张浩皱紧了眉头。
怎么会这么快?
学校安保怎么会如此精准地知道危险源和被困人员位置?
他的计划因为某个他未曾预料到的因素而出现了偏差。
他并不知道,那个因素,正是他一心想逼出来的王羽。
更糟的是,张浩在布置陷阱时,因为过度自信和对王羽的过度关注,留下了一些难以察觉的破绽。
比如,他匆忙中遗落了一个工具,上面有他实验室的标记;比如,他在购买那些化学品时,虽然用了假身份,但交易记录还是被学校的网络安全系统捕捉到了一丝异常。
再比如,他进入和离开实验室时,避开了主要的监控,但却被几个角落的、不起眼的摄像头拍下了模糊的身影,虽然看不清脸,但身形和穿着与他当天很像。
学校安保部门在处理完紧急情况后,立刻启动了内部调查。
这场意外发生得太过蹊跷,而且现场发现了一些不属于实验室常规物品的东西。
顺着这些破绽,调查人员很快发现了一些指向张浩的线索。那些模糊的身影、异常的网络记录、遗落的工具这些线索虽然不足以直接定罪,但足以引起他们的高度怀疑。
张浩,这个平时风头正盛的武道社社长、学术竞赛第一名,突然成为了学校内部调查的重点对象。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被王羽匿名帮助过的那个偏门学科学生周明宇,也无意中补刀了。他之前利用王羽间接提供的资源,接触到了一些高科技的实验设备,其中一些设备具有环境监测和数据记录功能。
在事件发生时,他正好在实验室附近进行实验,他的设备无意中记录下了一些与张浩行为相关的异常数据或画面可能是某个异常的电磁信号、某个特定时间段的空气成分异常波动,或者设备摄像头捕捉到的一个可疑身影。
周明宇虽然不明白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但出于科研人员的习惯,他将这些异常情况整理后,作为实验记录的一部分,汇报给了学校相关部门。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数据,却与其他调查线索相互印证,进一步加剧了学校对张浩的怀疑。
事件平息后,王羽依然低调地混在围观人群中,和其他学生一样议论纷纷,表面上是一副典型的吃瓜群众样子。
他看到张浩脸色阴沉地站在远处,眼神复杂,仿佛被全世界抛弃。
王羽心里并没有多少得意。
他只是觉得无奈。他只是想躺平,结果却因为张浩的主动作死,让自己被动地摆脱了嫌疑,甚至在某些人心里,王羽这种没有添乱,也没有冲动犯险的行为,反而是一种另类的可靠和成熟。
他没有冲进去当英雄,但他用自己的方式确保了救援的及时和有效。
张浩的失策,反而让王羽在不暴露任何实力的情况下,进一步洗白了自己,至少在学校官方和部分学生眼中,他不再仅仅是那个纨绔子弟,而是一个难以定义的存在。剧情走向再次偏离了原轨道。
张浩本想逼王羽现形,结果却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反而让王羽在危机中显得更加正常甚至可靠。
而王羽,依然在为自己的躺平大业而挣扎,却总是被各种变数推向他不想去的方向。
化学实验室的意外事件余波未平。
虽然没有造成严重伤亡,但性质恶劣,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重视。顺着那些细微的破绽,学校的调查组迅速锁定了嫌疑人张浩。
校方高层对张浩展开了更深入的调查。
他们发现这个平时表现完美的学生,在关键时刻的反应异常冷静,甚至有些冷漠。
更可疑的是,他在解释自己的行踪和与事件的关联时,逻辑混乱,前后矛盾。
他试图用一些听起来很高深、很未来的词汇来解释,但这些解释与现有科学常识格格不入,反而引起了校方中一些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安保专家的警觉。
他们隐约感觉到,张浩似乎知道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或者拥有某种异常的能力或信息来源。
张浩试图解释,试图掩饰,但他的重生者心态让他难以真正融入正常人的逻辑。
他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掌控全局,言语中流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这与他试图扮演的无辜学生形象格格不入。
他越描越黑,原本对他抱有好感的同学或老师,在听到那些流言蜚语和亲眼目睹他接受调查时的表现后,开始对他产生深深的疑虑和疏远。
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追随者也渐渐散去,他的主角之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慕容婉在经历了那场危机后,对张浩的表现感到失望和警惕。
她亲眼看到张浩在混乱发生时的冷漠,以及事后接受调查时的狡辩。她觉得张浩的行为不像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反而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算计。
相反,她脑海中却时不时回想起王羽。那个看似懒散、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王羽,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以一种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