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六回

    转眼已是九月时候,到了贾敬的生辰。

    因贾蓉早已扶枢回旧籍去了,是以生辰事务皆是尤氏一手操持。

    那贾敬在观中修行又怎肯回家,不过嘱咐了尤氏少奢靡多布施,符丧事后积德之理。

    是以尤氏当日不过宴请了荣府之客,在花园内外摆了几桌清淡宴席,权作秋中赏菊之意。

    也并未请戏班之流,只是叫刻了贾敬的抄习经文并作些布施罢了。

    宴后那一众女客在内府花园座内交谈之时,银蝶从后面来了,对着尤氏小声道:“老娘带着二位姑娘来了,正在房里坐着。

    ”尤氏听了,正待答话,旁边的王熙凤却耳朵利得很,笑道:“什么姑娘藏着掖着?哪里新盖的金房子,藏着什么娇不让我们见呢?”尤氏只好笑道:“哪有什么娇美人?我的两个妹子今儿来看我。

    ”这边声音闹得响,贾母也听见了。

    问清缘由后,正值好兴头,便让带那尤家两位姑娘上来。

    不消多少时候,两位姑娘便进了来行礼。

    其相貌皆是标志风流,止那大一些的看着温柔和顺,小一些的却显得潇洒。

    贾母看了一看,笑道:“是两个好孩子。

    怎么不常来?”又赏了两个金镶玉如意戒指。

    尤氏听闻,陪笑道:“老祖宗既这样说,便留下住着便是了。

    ”一旁王熙凤早风风火火的走上去,一手拉着一个细细端详,笑道:“好一对双生的姊妹花!我这两只眼睛,转的和陀螺似的。

    恨不得分成两簇看呢。

    ”说的众人都笑了。

    谈话间众女儿也拥过来和尤氏二姊妹见面,皆称这大些的为尤二姐、小的为尤三姐。

    却说宝玉素日里便爱着女儿人家,今日眼看着此后又多了两个女孩儿可以一起玩耍,不由得陶然自乐起来。

    又见那菊花清秀娇妍清丽,席上女儿们又个个妩媚可人,不由发了呆意,遂对着菊花说起女儿如花之类话来。

    他说了好一会,直说的满座无声,众人皆看着他偷偷发笑。

    尤氏之儿媳秦氏笑道:“今儿巧,我那兄弟也在府中。

    宝叔既然无聊,何不去瞧瞧他?”宝玉犹未听见,还在出神,倒是黛玉抿唇笑推了他一把他才恍惚回魂,惊了一下回道:“怎了?”黛玉拿帕子捂嘴笑道:“说是有个呆头鹅,人近了还不知道,还在那儿伸着长脖发痴呢。

    ”众人不禁笑起来,凤姐道:“何必这么多事,把那秦小爷也请进来,给我们也瞧一瞧。

    ”尤氏笑道:“瞧她兴的,今天怕是神仙老爷从门口路过,也得被她拉进来做个客取个乐才走呢。

    ”凤姐道:“什么参老爷咸老爷,我可不要见那面点点心似的客人,你那秦钟秦小爷也是面掐着和了蜜做的不成?”这一番话出口,众人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贾母笑骂道:“还不撕这丫头的嘴!”闹了一阵,凤姐被缠着笑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赔了好几声不是,贾母这才让请了秦钟上来。

    不多时,果见带进一个小少年进来,但见其眉清目秀,粉面红唇,身量清瘦,行举不凡。

    贾母看的欢喜,便叫这孩子上前来,细细的问他年纪、读书等事,方知学名唤秦钟。

    其业师近日才病故而去,其父又年纪老迈,残病在身,他目下正欲在家温习旧课。

    宝玉刚见秦钟便呆了半晌,只暗恨没能早日与其相交。

    听闻秦钟此言,便挤上前来,道:“我业师亦是今年回家去了。

    家父之意,便要我去家塾中温习二年,等业师回京后再在家念书。

    ”宝玉复又在贾母怀中扭糖似的说道:“何不让他来我们家塾来?我正好也结伴去塾中读书去。

    ”贾母见二人投机,自是喜悦,点头赞道:“读书方是正道,近日你家薛表哥也进了那学堂,便听先生和你父亲都赞他之品识。

    你们去了也要安心修学才是。

    ”如是那般嘱咐一番,并给了秦钟表礼,才放他二人去房中谈话。

    这边又有丫鬟上了一个大莲叶式的碧玉盘子来,里面盛了各色的折枝菊花。

    贾母遂拣了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又招呼众女儿道:“过来带花儿。

    ”女子们便莺声燕语的笑着围上来,你带黄的我带红的,便是尤氏也挑了朵素净的簪着。

    秦氏正逗着惜春:“姑姑你前些天还说出家当姑子,却不知当了姑子剃了头,又怎么簪这花儿?”惜春平日里与秦氏也不过点头之交,今日见其的突然亲近,先是一愣,后抬眼看去。

    却见秦氏与旧年相见时神情大不相同。

    其眉宇间的愁绪似乎随风而散,只余下轻快而温和的明丽笑意。

    她瞧着,便也不由得也笑了笑。

    旁边黛玉看见探春簪了一朵,却又拿了一支笼在袖中,便问缘故。

    探春笑道:“姨娘前些天来看我,说到了簪花的事情。

    我便想着带一支回去给她。

    ”黛玉听了,便也拣了一支收在袖中。

    迎春听了,却把正欲往头上簪花的手放下了,愣愣的抿唇不语。

    原来这迎春并非宝玉探春之亲姊妹,乃宝玉之父贾政之兄贾赦小妾所出。

    生母早逝,嫡母亦早亡,贾赦再娶,续弦才是这位邢夫人,平时也不太留心于她的。

    她听得探春与生母亲昵之言,不由便怀了感伤之情。

    她垂头盯着手里鹅黄的菊花出神,忽然间旁边却有个人推了推她。

    她抬头,是邢夫人的大丫鬟叫她跟过去。

    她回了神,心中纳罕,却也跟着去了邢夫人小憩的厢房。

    她到跟前行礼后,便见邢夫人从旁边桌上的盒子里拿了两支喜上眉梢金镶紫檀发簪出来给她道:“这是前儿忠顺亲王妃给的,我便带了回来给你。

    ”迎春接了,睫毛抖了抖,放在手中看了看便收起来。

    她抿了抿唇,手里捏着那刚拿的菊花。

    花朵儿颤颤的,她面上却笑道:“我看她们都簪了菊花,娘也簪朵?”邢夫人却道:“簪什么菊花?我且问你,前些天你奶娘王嬷嬷又来抱怨说你丫鬟叫什么司棋的天天妆乔作势的,仗着你的势便拿大欺负她,是怎么回事?”迎春道:“是嬷嬷拿了我的物件出去。

    司棋才闹起来的。

    ”邢夫人把脸一沉,道:“这是什么话?怪不得王嬷嬷说你纵容丫头。

    我平日眼里看着,她最是忠厚老实的,怎么到你嘴里却成了个贼了!少不得是你为了给丫鬟辩解才胡编的。

    ”迎春垂泪摇头道:“女儿万万不敢胡说的。

    ”邢夫人却已经面沉似铁了:“我可没有这样谎话连天的女儿!我且问你,你院子里司棋王嬷嬷闹起来怎么闹的连探丫头都知道?她装模作样替你出头,你还真当她好意不成?倒显得我们家一个清白能人都没有了!”迎春不语,邢夫人却越瞧越来气:“这么大的小姐了连几个人都管不好,也不知你出嫁了怎么办!没出嫁丢的只是爹娘的脸,出嫁了却要让府里都变笑谈了。

    ”邢夫人骂了许久,迎春却只是干立着,低着头,裙子上却已湮出了几点湿痕。

    良久被训完了,她往回走。

    旁边秦氏惜春还在一起玩耍逗乐,凤姐和贾母在旁取笑。

    她又听见探春向黛玉道:“邢夫人一早给的簪子确实好看,不愧是王府里做的。

    ”迎春便在旁站着,直到那二人都已经聊至他处了,她却仿佛后知后觉似的插嘴问道:“一早?”那二人一惊,似乎没想到迎春回来了。

    探春想了想方才说了什么,笑着回道:“是了,你早上有些不舒服没去请安。

    邢夫人带了一盒簪子来给我们挑呢。

    ”迎春便只是勉强一笑,往那树荫底下坐去了。

    她手里还拈着那朵鹅黄色的菊花。

    当晚回府,黛玉洗漱完毕,将烛火灭了,便让丫头婆子们去睡了。

    自己则悄悄的把窗户支开,招了招手。

    便见悟空在窗前现了身形。

    黛玉笑的两眼弯弯,把手背在身后,道:“你猜我手上是什么?”悟空笑道:“香味都藏不住了,是菊花罢。

    ”黛玉便笑吟吟的把她拣的红艳艳的菊花拿到身前来:“你戴上试试。

    ”悟空指了指身上的宽袍大袖,笑道:“这身却不大合适。

    ”说着便打了个响指,便见——好猴王!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锁子黄金甲,脚踏藕丝步云履,一身金闪闪、光亮亮。

    正是——“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只金目见乾坤。

    尖嘴咨牙猴儿面,却是齐天好大圣。

    【1】”这大圣笑也一笑,便拈起那红艳艳的花儿一插头上,正有那簪花得意之貌。

    黛玉看的双目闪闪,忽而拍手笑道:“再佩上金鞍白羽,可就好射单于了。

    ”两人正说笑着,悟空忽地浑身一凛,眉间一皱。

    黛玉正想问他何事时,却见他脸上有了些焦急貌,对着她说道:“我来之前给了花果山猴儿们三根毫毛,教他们有事便烧。

    如今我心火有感,想是他们唤我,我便得即刻回东胜神州去也。

    ”黛玉颦眉。

    悟空见了便知其意,抚慰道:“小娃娃,你不必担忧老孙。

    ”他说着说着一扬头,嘿嘿一笑:“我的本领你是见过的,却是怕过什么不成?事了之后,我自然再来见你。

    ”黛玉勉强点头,便见悟空一个筋斗,腾云而去。

    她看天边良久,回神后眼前便只有树影疏疏,恍若刚才满院金光凛凛不过一梦。

    忽然,黛玉伸手往前捞了捞。

    她捧起了一瓣悠悠下落的红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