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沙乡智变/ 第二十二章 驼毛手套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二十二章 驼毛手套

    第二十二章

    驼毛手套

    马大爷,您说得没错,国家培养我多年,我的确不能以身犯险...

    沙洲皱眉说道:但据我昨天看到的情况分析,八百里大沙很可能是我们沙城县沙尘暴的策源地...

    只有把那里的生态环境改变了,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控制住沙尘暴...

    您放心,下次进八百里大沙,我肯定会组织专业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去,不会有危险的!

    没错!下次我组织沙井子林场的护林员一起跟沙洲进八百里大沙,我们把保护措施都做好,确保安全!

    刘曦彤也跟着说道。

    行吧,这些以后再说,赶紧做些饭让沙洲和老李吃吧!

    马俊河不好再说什么,却依旧眉头紧皱,忧心忡忡。

    刘曦彤就和周婶子赵大妈就去厨房做饭。

    我不吃了,我赶紧得去找我的羊!

    李大爷火急火燎地就要去找羊。

    他的羊就是他的命根子。

    你就别瞎忙了,昨天刮沙尘暴的时候,我就带人把你的羊赶进圈里了!马俊河没好气说道。

    哦,那我吃完了再去放羊!

    李大爷这才安心,说道:沙洲,我们赶紧把你的铁疙瘩媳妇抬下车充电吧!

    好。

    沙洲就和大家把傻妞和二狗子从车里抬下来,放进屋里去充电,并开机。

    傻妞和二狗子依旧一动不动。

    这高科技铁疙瘩,还是不行!

    李大爷又说道:昨天沙洲的这铁疙瘩媳妇,在沙窝里转了几圈就进沙子,动都动不成,还得他们往车上抬...

    现在充上电,还是不能动弹!

    哦傻妞要二狗子要紧吗

    刘曦彤看向沙洲。

    呃...没有啥大问题,但短时间,他们只能坐着,不能动了!

    沙洲摇头苦笑道:傻妞和二狗子的关节都进了细沙,沙粒中的石英晶体引发压电效应,干扰伺服电机的霍尔传感器,一些关键模块也短路了,现在只有主机能工作,行动系统彻底瘫痪...

    而我没有维修的设备工具,也没有这维修的技术,没有办法修...

    傻妞和二狗子不都是你设计制造的吗你咋还不会修他们呢李大爷好奇问道。

    傻妞和二狗子的确是我设计的,但我只会设计功能和软件开发,具体制作和维修,还得专业的机器人机械工程师...

    沙洲无奈说道:就像打铁一样,我能设计出图样,却不会抡着大锤自己打啊!

    怎么说,你这铁疙瘩媳妇,这些天就成一对废铁了李大爷笑道。

    她的主机还能工作...

    沙洲沉吟道:昨天在八百里大沙虽然时间短,但傻妞也收集了不少数据,我完了得抓紧分析,将来调整大模型的训练方向和算法。

    行了,沙洲,快吃饭吧,你们俩可一天没吃饭了!

    刘曦彤端着饭出来,招呼沙洲吃饭。

    他以前还客气地称呼沙博士,现在就亲密地直接叫沙洲名字。

    吃过饭,李大爷去放羊,刘曦彤也和大家走了,沙洲就美美睡了一大觉,连外面挖掘机的声音都没有吵醒他。

    前天晚上沙洲就没有睡好,昨天晚上又折腾了一夜,沙洲累坏了...

    一直睡到晚上,沙洲才起来。

    他打开电脑,查看傻妞收集的数据资料,发现八百里大沙的沙尘暴强度的确比天气预报的强...

    看来推测是对的,八百里大沙很可能是沙城县沙尘暴的策源地。

    要是在八百里大沙压沙植树,改善生态环境,说不定就能大幅度降低沙尘暴的危害。

    沙洲又推测,父亲和母亲当然之所以坚持去八百里大沙修建治沙站,住在那里治沙,很可能也是发现八百里大沙是沙城县沙尘暴的策源地...

    他们的工作笔记里,肯定有关于这方面的记录,只要找到剩下的工作笔记,肯定能印证自己的想法。

    沙洲又拿出了母亲的驼毛手套,取出父母的工作笔记看。

    这时候,奶娘张桂英端着两碗牛奶,颤巍巍地进来。

    奶奶,您要喝牛奶,就叫我给你热,您别烫着了!

    沙洲赶紧接过牛奶说道。

    放心,我虽然手脚不行了,但干些简单的活还是没问题的,牛奶烫,放一放再喝...

    张桂英看着沙洲手里的驼毛手套,便去炕上的箱子里,又取来了两双手套。

    哇!这不是我和您的手套吗我还以为早丢了,没想到您还收着啊!

    沙洲兴奋地接过手套。

    他的手套很小,上面的花纹是绿色毛线织出来的。

    张桂英的手套的花纹是黑色的,沙洲爹妈的是蓝色和红色...

    这是你妈的遗物,我就放在箱子里,好久都没有取出来了!

    张桂英叹道这四双手套,当年整整齐齐,现在就只剩三双了...

    我爹的手套,应该就在八百里大沙,我下次去的时候,一定要找到!

    沙洲郑重说道。

    奶奶孙子喝完了牛奶,张桂英就去睡了。

    沙洲却睡不着,又打开电脑,搜了一下关于沙漠里牛叫的信息。

    网上的科学解释,的确和刘曦彤说的一样,是因为地下泉眼引起的地鸣。

    一本古书《沙州图经》中还记载,地牛夜鸣,其年必旱。

    看来,明年是个大旱之年,可得提前做好准备。

    沙洲渐渐发现,自己的高科技,还得和老辈子口口相传的老哈数结合在一起。

    虽然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但落地到实际应用,还得结合当地实际,和传统经验结合。

    比如李大爷从老骆驼客那里学到的看星辨位的法子,只是利用天象,就能辨别方向,虽然没有现代高科技的导航,却也大差不差...

    关键的关键,现代高科技仪器也有它的局限性和弊端。

    比如在没有卫星信号的地方,高科技导航再精准也用不了。

    再比如傻妞,是世界最顶尖的智能机器人,不仅软件十分智能,各个硬件也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材料。

    但到了沙漠里,傻妞很快就失去了行动能力,成了一对废铁。

    先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生存法则,看似土里土气,甚至没有科学道理,其中却蕴含着大智慧。

    比如神牛的传说,的确是迷信,但却是先民敬畏大自然的具象表现。

    人定胜天的确是不可能的,必须天人合一,人类才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