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沙乡智变/ 第三十七章 科技的力量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三十七章 科技的力量

    第三十七章

    科技的力量

    很快,羊舍土木工程完成,沙洲订购的高科技设备也已经运到了阳和村。

    沙洲全盘设计,机械工程师章鱼和电气工程师仓鼠负责具体安装调试,软件工程师肥猫则建立大模型,随时根据数据调整算法和程序。

    八哥的无人机也能帮忙勘测定位,吊运设备。

    沙洲的团队经验丰富,配合默契,而且都是年轻人,朝气蓬勃,干劲十足,效率很高。

    马永泽跟着他们全程参与羊舍建设,也学会了所有的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调试维修。

    他虽然只是本科兽医,却也懂电脑的简单操作。

    而沙洲设计的物联网系统,考虑到将来要在农村普及,所以操作尽量简单方便。

    修建好了羊舍,时间已经到了4月中旬,节气也差不多了,沙洲就开始在光伏板下种植紫花苜蓿。

    光伏板的设计离地高度2.8米,方便自动化机械作业,并能保持良好的通风...

    间距保持在3.5米,遮阴率保持在30%,满足紫花苜蓿的最低需求...

    光伏板的倾角25°,这样雨雪滑落与夏季遮阴的效果,可以达到最优...

    沙洲的这些设计,参考国内一些成熟的光伏板下种草的数据,具体阳和村的情况,还要等数据收集上来,随时进行调整。

    紫花苜蓿的种子,沙洲也买了最好的,采用擦破种皮或50℃温水浸泡法,破除种子休眠,播种前还用根瘤菌剂拌种,提升紫花苜蓿的固氮效率...

    沙洲还让李大爷把他羊圈里发酵好的熟粪拉来,施在阳光牧场里,改良沙地土壤。

    光靠羊粪还是不够,沙洲又按李大爷的建议,用了化肥磷酸二铵和硫酸钾...

    施肥的同时,沙洲还同步铺设了滴灌带,利用光伏板清洗废水,灌溉紫花苜蓿。

    等紫花苜蓿长到60公分就能采收第一茬,预计每年能收3-4茬,每一茬每亩就能采收紫花苜蓿4000斤。

    饲草收入加光伏电站的效益,土地利用率可以提升200%。

    另外,沙洲还找人在光伏电站是四周种上了防风林,有白杨,梭梭,花棒,柠条...

    通过流沙大模型的初步预算,光伏板可以降低地表蒸发量40%-50%,提升土壤含水率至12%-15%,紫花苜蓿配合外围防沙林形成立体防护,固沙能力每年每亩可达8-10吨...

    光伏遮阴控蒸发电,加上苜蓿固沙改土,再加牧草反哺养殖,阳光牧场实现完美的生态闭环系统,实现单位面积碳汇量提升3倍...

    关键阳光牧场,能给阳和村的乡亲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当时审批修建光伏电站的时候,孙连顺的公司就按每亩2万元的价格,给了阳和村一大笔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补助费,以后每年还要把光伏电站收益的2%返还给阳和村,也有不少钱。

    而且,阳和村的乡亲们现在也用上了光伏电站的便宜电,还能时不时地去阳光牧场打工赚钱,比城里打工的工资还高。

    阳光牧场虽然是智能化全自动,固定招了几个人,但前期的修建,还是需要很多人帮忙。

    其实,自从沙洲回到村里,尤其是开春动工,阳和村的乡亲们几乎每天都有活干,一些人过完年也就不去城里打工了。

    去城里也都是打零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还不如在村里给沙洲干活。

    尤其马俊河他们把地流转给沙洲的人,今年没地种了,就整天给沙洲帮忙,下来的工资比种地收益还高。

    这还是刚开始,等将来沙洲把流沙大模型训练出来,把智慧农业、阳光牧场、科技温棚都搞成熟,乡亲们都能跟着搞这些产业,下来挣的可就不是小钱了。

    即便是像张桂英一样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单靠村集体的分红,也能保障基本的生活,老有所养,老有所靠。

    种好了苜蓿,沙洲又开始忙着种玉米、修温棚。

    两百八十亩地的玉米有八哥和马俊河带着几个人打理,基本不用沙洲操心。

    他只需要带着团队,把智慧农业的高科技设施安装在玉米地里,收集数据,让流沙大模型实时监控就行了。

    还有一些高科技农机,沙洲给马俊河他们教会使用方法,几个人就能管护几百亩地。

    比如耕地,用的是多功能全自动特种农机,八哥设定好数据,机器就自动一圈一圈耕地,马俊河他们只需要坐在地边抽烟看着就行。

    施肥喷药就更简单了,八哥的大型无人机,料斗的载重量可达200斤,能倒进两大袋化肥...

    八哥早就把两百八十亩地建模,只需要设定好参数,无人机就能自动飞起,在半空喷药施肥。

    浇水就更不用说了,滴灌系统会根据每一株玉米根系的土壤湿度,精准浇灌,在保证玉米生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节水率超40%。

    即便是除草,都不用人工,沙洲购买了全自动智能激光除草机。

    这种高科技除草机,通过高速摄像与AI算法识别杂草,发出激光照射使杂草叶片水分蒸发、细胞破裂,实现物理灭除...

    除草机配备高分辨率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和照明设备,支持昼夜作业的高能激光波长约980nm,可精准破坏杂草组织,伤苗率小于1%...

    激光束可穿透塑料棚膜,实现精准苗间除草,幼苗期和成熟期都可以使用,关键还是全自动模式,由AI自主决策,即便是风沙、雨雪等恶劣天气,依旧能在复杂地形全自主作业。

    这种除草机听起来玄乎,其实国内有好几款早就成熟应用,杂草识别率大于95%,除草率大于90%,尤其适合大型农田,可以完全替代化学除草剂,土壤零污染...

    不仅节省人工劳动力,作业效率还是人工的10倍,更能节能环保。

    激光除草技术正推动农业从化学依赖向精准物理干预转型,未来在设施农业、生态敏感区,将会实现大规模化应用。

    这就是科技给农业带来的革命。

    哎呀,沙洲的这些高科技机器,简直太神了,啥都能自动干,人干脆没用了!

    是啊,我们几个人帮沙洲种几百亩地,原以为会累得臭死,没想到,天天就坐在地埂边抽烟,看着机器自动干就行了!

    这技术要是将来能推广,我们农村可真的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马俊河和几个乡亲们,看着地里自动干活的机器,纷纷感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