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沙乡智变/ 第三十八章 智能温棚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三十八章 智能温棚

    第三十八章

    智能温棚

    沙洲的试验田、阳光牧场和羊舍,聘请了马俊河、李大爷和赵大妈、周婶子、马永泽等二三十个人。

    他们干的活不累,拿的工资还高。

    阳和村剩下的乡亲们都着了急,纷纷找到沙洲,问还有没有活干。

    沙洲见大家兴致高涨,便提议乡亲们搭建智能温棚,由他免费做技术指导。

    温棚的智能化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还做不到完全自动化,需要很多人工劳作。

    不过,温棚种瓜果蔬菜下来的收益很高,乡亲们要是能种起来,一年四季都给有收益,下来比种地和打工都强。

    再加上沙洲最前沿的技术支持,乡亲们也不是很累,还能保证瓜果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所以,沙洲才提议乡亲们种植高科技智能温棚。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沙洲,你说的这个是好事情呢,我们也知道种温棚能挣钱,可我们没有本钱啊!

    是啊,以前搭建一个土温棚都得四五万,现在的高科技温棚,都是钢架结构,听说一个得十万呢,我们小家小户的,哪里能弄得起啊

    关键没有你牵头,我们谁的心里也没底,万一赔了咋办啊我们攒了多半辈子,手里才有些棺材本,要是赔了就完了!

    沙洲,你就带着我们干吧,只要你牵头,我们谁都放心把钱拿出来!

    乡亲们围着沙洲,期盼地说道。

    沙洲现在是全村的主心骨,就算有钱建温棚的人,也想跟着沙洲干。

    一边的刘曦彤也跟着说道:沙洲,你就带领乡亲们干吧,最好是成立个合作社,让大家都参股进来,谁也是主人翁,干活就能尽心尽力...

    资金方面,我们一起想办法,不行我去县里申请些无息助农贷款加补贴资金,让每家每户再拿出来一些...

    还有光伏电站给村集体的那些钱,也有几十万,要不就让乡亲们商量拿出来投资温棚分红,这可是细水长流的好事情啊!

    好吧,既然大家积极性这么高,我就牵头,带着大家搞智能温棚!

    沙洲见乡亲们都信任自己,也很感动,便说道:那让马大爷召开村民大会,我们一起商量一下,我完全同意下来坐在的建议,成立合作社,让乡亲们都参股,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智能温棚干好!

    马俊河便召集了村民大会,商量成立合作社的事情。

    上次开会商量沙洲流转地的事情,刚开始马克荣他们害怕吃亏,就扭扭捏捏的不肯把地流转给沙洲,没想到回来沙洲主动涨价,马克荣他们肠子都悔青了。

    后来沙洲大张旗鼓地在村子干了许多事情,大家对沙洲佩服得五体投地,非常信任沙洲,全村都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现在沙洲牵头搞智能温棚,谁都想跟着沙洲干,唯恐沙洲不带他们。

    所以,会议一开始就一致通过,以合资入股的方式,成立阳和村农业合作社。

    村里把建设光伏电站用地的资金拿出来,算是村集体入股,每个村民都可以分红...

    另外村民谁想入股都可以,也不限资金多少...

    刘曦彤帮乡亲们争取到了一批助农无息贷款和补贴资金,每家每户都能拿出几万块钱来入股...

    沙洲也拿自己这些年的积蓄,入了一大股。

    管理方面,由马俊河代表村集体出任董事长,沙洲出任监事,马克荣当了总经理,负责日常具体事务。

    会议结束,乡亲们就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大干起来。

    他们先用前期资金,平整土地。

    沙洲则联系厂家,购买新式高科技温棚的设备。

    新式温棚的钢架材料是热浸镀锌钢和铝合金,抗风压、耐腐蚀,可抵御12级强风与30厘米积雪荷载,使用寿命可达20年...

    覆盖温棚的材料,是聚碳酸酯阳光板,透光率高达89%,已经接近玻璃透光性能,且十年后透光流失仅10%,可抵御冰雹与风雪冲击,重量却只是玻璃的一半...

    保温辅助材料采用岩棉彩钢板,保温效率是传统材料的3倍,配合机械运行系统,可以实现覆盖件精准开合。

    沙洲还在温棚里铺设了滴灌系统和土壤监控系统,由AI大模型来实时监控温棚植物的生长情况,实现智能动态管理。

    沙洲还打算根据情况,随时设计一些智能设备,减轻人工劳作的负担。

    要是一切都实现了自动化,温棚里的瓜果蔬菜从种植到浇水、施肥、除草、采摘、包装...都由机器人来完成,乡亲们只需要操控机器,日常管护就可以了。

    忙碌了一个多月,智能温棚就以很快的速度建成了。

    现在的温棚修建很简单,所有材料都是预制好的,只要弄好地基,把设备买来直接搭建就好了。

    不像以前的温棚,还得用推土机推土,夯起土墙,起码得几个月。

    当然,阳和村能这么快建起智能温棚,一来得益于沙洲强大的技术支持,他试验田的好多特种农机,也可以帮温棚作业干活...

    另外就是乡亲们的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这智能温棚可是全村的希望,几乎家家户户都投钱入了股。

    那些没有劳动力的老人虽然没有入股,但也能从村集体的那一大股里分红,他们也提着茶壶,来到温棚,给干活的人端茶倒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等一些都弄好后,沙洲就带着乡亲们,在温棚里种上了西瓜、蜜瓜、人参果、沙葱等特色瓜果蔬菜。

    沙城县地处大漠腹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又都是沙地,种出来的瓜果甜度特别高,水分也大。

    西瓜、蜜瓜、人参果...这些年都成了沙城县的拳头产品,全国畅销。

    沙葱本来是野生的,这些年也被沙城县人们驯化,开始人工种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平常都能买到六七块一斤。

    不过,沙葱保鲜非常难,这些年又研发了冷链保鲜运输,远销到大城市里,一斤最贵的时候卖到了五十元。

    要是智能温棚做起来,每年的产值不可估量,而且是长期受益。

    阳和村这沙窝窝,可就真成聚宝盆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