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沙乡智变/ 第五十四章 沙米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五十四章 沙米

    第五十四章

    沙米

    水源站的太阳能板下,是一个木头平台,方便鹰隼们栖息喝水。

    要是设计上金属材料,沙漠里的日照强烈,气温很高,金属板就会发烫,鹰隼们站都站不住。

    木头平台上放着一个密封的储水罐,四周有安装了很多仿生喙形触控阀的水槽,利用鸟类啄食反射开启,就像农村里给鸡自动喂水的装置一样,其实并不复杂。

    鹰隼飞到水源站的木头平台,啄一下阀门,就会有水流出来让它们喝。

    起初沙洲还担心鹰隼们会不会喝水,马俊河却说道,村里经常有鹰隼飞来,就在鸡舍的自动喂水装置上啄着喝水,根本不用担心。

    显然,鹰隼远比沙洲预想的聪明。

    木头平台离地也有三米多,只有四个光溜溜的金属架子支撑,以免沙狐兔子爬上去,粪便污染水源。

    沙洲还设计了清洁水槽的装置,把定期冲洗太阳能板的废水引流下来,再次冲洗水槽,确保水源安全。

    水源站在工作室就组装好了,沙洲他们抬到地基边,很快就安装好了。

    他从梯子爬上去,用手指模仿鸟喙啄了一下仿生喙形触控阀,就见水缓缓流到水槽,很快又停了。

    没问题了,先让水源站实验几天,等我们回来的时候,看看效果再改进!

    沙洲爬下水源站,拍了拍手说道。

    这一千亩梭梭林,方圆不过两三公里,有一个水源站就足够为鹰隼提供水源了。

    那赶紧走吧,抓紧时间赶去八百里大沙治沙站宿营!

    刘曦彤用手遮住眼睛,看了看已经西斜的太阳。

    众人就把失败的超声波驱鼠仪和灭鼠机器人抬回车上,开车继续出发。

    沙洲刘曦彤和王静仪,依旧坐在林妍的吉普车上。

    林妍就开着吉普车,一路翻越沙丘,穿过沙谷,带着沙洲他们体验沙漠越野的刺激,并滔滔不绝地和沙洲说好多沙漠里越野的趣事。

    沙洲对沙漠越野非常感兴趣,就和林妍说得起劲。

    刘曦彤拿出包里的面包,又削了水果给大家吃。

    沙洲一边吃,一边继续问林妍沙漠越野的趣事,刘曦彤就郁闷地闭上了眼睛睡觉。

    王静仪也吃了一点,在后排闭目养神。

    黄昏时分,一行人终于到了八百里大沙治沙站。

    大沙谷里的胡杨林萌发了嫩叶,隐隐有了绿意,在一片金黄的沙海里,如同世外绿洲,如梦似幻。

    胡杨林边的废弃治沙站,如同远古失落的城堡,默默矗立,看着闯入这片神秘之地的人。

    远远看到治沙站的木头塔楼,沙洲又是心潮起伏,眼眶发热。

    父母当年为了防风治沙,记录数据,毅然来这里修建了治沙站,守护这片胡杨林,最终却失踪在沙尘暴里...

    这片胡杨林和治沙站,是沙洲最接近父母的地方,可以说是他心灵中最向往的圣地。

    他一定要重建治沙站,守护这边胡杨林,征服八百里大沙,完成父母的遗志。

    只要找到父母当年的工作笔记,拿到一手的数据训练流沙,沙洲就能掌握八百里大沙的密码,预测沙尘暴,将灾害降到最低...

    他还要保住这片胡杨林,让它焕发新生,抵御风沙,守护沙城县。

    当然,沙洲最大的愿望,还是找到父母的遗体,运回祖坟安葬。

    车队缓缓停在了治沙站的断壁残垣边,众人下车,就紧张地忙碌起来。

    李大爷带着赵大妈和周婶子和两个女人,先架起了大锅,生火做饭。

    众人出发的时候早饭吃得很扎实,中午就在车上随便吃了一点面包水果,早都饿了。

    马俊河带着八哥他们和几个工人,去胡杨林里搬来了一些枯死的树干树枝,修补治沙站破损的墙壁和屋顶,用彩条布塑料简单盖住,压上沙子,勉强能遮风挡雨。

    沙洲这带着刘曦彤和林妍王静仪,打扫治沙站房间。

    其他房间只剩残垣断壁,只有沙洲父母住的那间屋子能住人。

    屋子里有一个大炕,睡十个人都没问题,沙洲就让所有女人住在大炕上。

    男人们就在治沙站边的沙地上,搭建帐篷住。

    五月的大漠,夜间最低气温也有十几度,白天最高气温更是达到二十多度,不用担心冷。

    众人修补好房屋,打扫干净,李大爷他们的饭就熟了。

    大漠里飘起了羊肉的浓香。

    李大爷,你们做的什么好吃的怎么这么香

    八哥早饿了,拿出碗就来到了大锅边。

    羊肉沙米面条子,还有腌的沙葱沙芥!

    李大爷用大铁勺搅着一大锅糊敦敦的面条笑道。

    沙米是什么东西啊我到你们这里,吃了沙葱和沙芥,还没有吃过沙米!

    八哥好奇地伸长脖子看,就见大锅里有很多芝麻大小米粒,被煮得开了花...

    沙米可是沙窝里的好东西!李大爷说道,具体是个啥,我也给你说不上,让小王给你说吧,她可是治沙研究所的专家!

    哦小王美女,你快给我说说,这沙米到底是个啥

    八哥就看着王静仪嬉皮笑脸问道。

    呃...

    王静仪脸色一红,腼腆笑道:沙米是沙蓬的种子,沙蓬耐寒耐旱,生长在沙漠里,叶尖带刺,是骆驼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沙米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健脾和胃、抗氧化的功效,以及降血糖、补充营养的作用,可缓解脾胃虚弱的症状,降低MDA活性以清除氧自由基,增强免疫力...

    它还可入药,味苦、涩,性平,有祛疫、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主治发烧、疫热增盛、头痛、身目黄疸、口糜、肾炎、肾热等病症,还能发表解热治感冒...

    让你说沙米为什么好吃,你怎么背起书了八哥郁闷笑道。

    呃...还是让李大爷说吧,我知道的就这些。

    王静仪红着脸不好意思笑道。

    我们也不懂沙米的那些功效啥的,只知道它好吃!

    李大爷笑道:沙米一般就是调在羊肉面条里吃,和羊肉是绝配,比黄米小米味道好!

    另外,沙米还能做成凉粉,拌上油泼辣子和蒜、醋卤子,吃起来可美了!

    不过,这沙米弄起来破烦(麻烦)得很,产量很低,现在价格越炒越高,成了沙珍,一般人可吃不起呢!

    是吗这东西居然是沙珍啊八哥好奇问道。

    现在叫沙珍,以前就是渡命的粮食呢!

    一边的马俊河叹道:沙米弄起来的确破烦得很,秋天的时候,用红柳木叉把干枯的沙蓬铲下来,放到驼毛单子上,再用连枷或者棒槌敲打,把沙米都敲下来...

    完了还要用风扬,用箩子筛,才能把沙米弄干净...

    我们以前几个人忙一天,都弄不到多少沙米...

    沙米的壳很硬,吃的时候,还得用水泡开...

    所以,我们以前很少吃沙米,收拾起来太破烦...

    现在条件好了,人把鸡鸭鱼肉都吃腻了,又开始稀罕野味,沙米就成了沙珍...

    在旧社会遇到饥荒年,人没有吃的,连树皮都吃光了,就去沙窝里打了沙米,做成凉粉糊口渡命...

    这小小的沙米,不知道救活了多少条命呢!

    哦...

    众人听了马俊河的话,都面色凝重。

    沙城县的生存环境本来就艰苦,旧社会遇到饥荒年,只能靠沙漠里的东西糊口渡命。

    不光是沙米,沙窝里还有黄蒿,茅条,沙棘...每一样东西,都能救命治病呢!

    马俊河看着远处的大沙丘叹道:这大沙窝啊,看起来荒凉,其实里面有好多宝贝,原本就是聚宝盆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