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杜大用提出刑警不仅应该具备开拓性思维,还要打破一些陈旧的惯性思维对于案件的影响力,还要具有跳出来,冷静思考,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下午两点开始,三组所有人都出了外勤,去对
积案(3)
到了周五,杜大用下午四点就提前下班了。
四点半的时候,杜大用顺利接到了叶淑青,因为在叶淑青打完电话以后,杜大用就给自家老爹打了电话,让自家老爹买了一些菜。
六点半的时候,杜大用已经烧好了四菜一汤,父子二人和叶淑青拿着果汁当成酒水,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一边吃着饭,叶淑青也在和杜大用聊着天,叶淑青也给杜大用吐槽着学校里面的食堂,不负责任的老师。
杜大用也挑着一些能说的小案子说给叶淑青和自家老爹听着,目前没有侦破的案件细节那是一概不能说的。
吃完已经快八点了,杜家伟作为一个过来人,让杜大用陪着叶淑青散散步,过会儿再送叶淑青回学校。
于是俩人下了楼就开始手牵手在小区里面晃悠了起来。
“听婉清说他表哥最近在破一个案子,非常棘手,所以没时间约玄月,那你肯定也在忙这个案子了?”
“是啊!案子是前年的积案,刚刚接手不久,目前来看有些棘手,不过我正在努力中。”
“能让你焦头烂额的案子想来应该确实也不容易!”
“叶淑青,你可别听薛天航乱吹一通啊。什么让我焦头烂额的案子就不容易,我就是一个刚入职不到一年的小警察而已,有运气破了几宗有点麻烦的案子罢了,没他说的那么玄乎的。”
“再说了,破案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那是福尔摩斯和夏洛克看多了。现代的刑事侦查可不是过去那样简单的。”
“一个案子的侦破,有时候需要很大的契机。但是这个契机的形成也是很多人在一起努力才能有的结果,没有大量的走访调查,没有监控视频的使用,没有痕迹的鉴定,法医的剖析,很多刑警的判断,一个大案是很难被轻易侦破的。”
“再说了,哪儿有那么多的悬疑,一般的悬疑都是扯淡的很多,不写点灵异的,扯点精神不正常的,连书都可能写不下去。”
“除了狂躁型精神病作案,基本的案件的形成都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根本没有那些悬乎又玄乎的牵强的因为所以。”
叶淑青听着杜大用的话,也是觉得非常有道理。
不过这时候的杜大用却想着自己刚刚说过的话,必然的因果关系。
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这几个字。
等到送回了叶淑青以后,杜大用回家赶紧把卷宗又拿出来看了几遍。
如果这个女性是个准备自杀的,但是自己又下不了自己的手,然后委托别人杀的自己?
还是这个女性头部有了不治之症,所以因为什么原因被杀害?
杜大用开始乱糟糟的怀疑起来。
但是这样的猜测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杜大用的焦虑情绪已经开始有些禁止不住了。
杜大用决定明天还要亲自去一趟
积案(4)
杜大用和都伟来到药品研究院家属楼的时候,已经都快八点半了。
这个研究院家属楼建造的楼房并不多,十来栋而已,房子也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建造的,但是私自搭建的小平房和铁皮棚子随处可见。
整个家属区都没有围墙,可以说是四通八达。
因为前阵子派出所和协警几乎已经把这里摸了个遍,但是根据汇总的情况来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随后杜大用又和都伟一起去了
积案(5)
三组经过一个星期的缜密摸排,终于摸出了三个疑似犯罪嫌疑人的人。
又经过三天的具体调查,其中两名嫌疑人被再次排除,最后一个叫许重文的进入了三组重点侦查的范围。
许重文今年四十一岁,第四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副主任医师,离异单身,有一个女儿和前妻一起生活,经过对其前妻的秘密询问,前妻反映了一个特别重要的线索,就是许重文在婚姻持续阶段,索求无度,他的前妻实在忍受不了,最后选择离婚。
但是整个三组却没有具体证据来证实许重文可能存在的犯罪行为。
如果贸然就传唤过来,那么肯定不会有什么结果,更别想着其他什么办法来逮捕许重文,那么别说检察院了,就是自家的法制大队都不会批的。
随后在许重文上班以后,三组报请分局领导,对许重文住处进行秘密搜查,分局派出督察共同参与的想法。
但是刚报上去,杜大用连同吴正平,徐俊,大队教导员全部被拉到局长办公室骂的狗血淋头。
反正意思就是没有一丝证据指向许重文,你们怎么秘密搜查?如果其中有人想害许重文,那么随便丢一根被害者的毛发什么的,许重文哪怕不是罪犯都成了罪犯。
杜大用给骂的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头耷脑的回到了队里。
吴正平和徐俊给骂了一通以后,并没有责怪杜大用,反而好好安慰了一下。
杜大用只好退而求次,在这个被害人身上下功夫了,不仅这样,而且杜大用还派了薛天航,王俊坤,都伟三个人一人带一名协警,罗新和其他协警打机动,对许重文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