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
就连杜大用知道以后都咋舌那些做假证的!还有一点,杜大用觉得很神奇,就是文兴莲没有一张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就连伪造的身份证名下也没有。
不过在张力那里了解的情况也是这样,好像基本都是现金交易。
没怎么忙,一个早上就过去了。
杜大用和张明峰决定中午请这两天一直给他们开车的这个驾驶员吃个饭。
驾驶员也没客气,就带着他俩来到一家饺子馆。
饭局快收尾的时候,双喜那边来电话了。
“小杜,下次你来的时候可得给我报销车费不说,那个鱿鱼干到时候给我邮寄一些过来,孩子爱吃。我这一上午就给你跑这个事情了。”
“谢谢哥了!有什么情况没有?”
“给你把大致的情况摸了一下,钟彩凤是去年过年之前回来的,在娘家过了年以后才走的,据她娘家的邻居说,是正月初六走的,还跟着那个跛子一起走的。”
“我给你看了一下,是去年的1月29号。后来找她娘家的亲戚去打听的,又让户籍民警跑了一趟,钟彩凤娘家人说从走了以后就没有联系过家里了,不过在去年中秋节的时候,她表妹给她家带过来五千块钱,说是表姐手机坏了,也不舍得买,准备过年时候再回来,这次回来先给家里捎点钱。”
“当时钟彩凤家里人也就没说什么了,就让文兴莲带话,也就是一些出门在外注意身体之类的。可以确定的就是钟彩凤自从去年的1月29日以后就再也没有和家里人联系过了。小杜,是不是这个钟彩凤出了事?”
“大哥!目前不能肯定,所以这才找你的啊。那个文兴莲的情况呢?”
“文兴莲是从1998年国庆节就和钟彩凤一起出去了,这中间除了过年时候回来一下,基本上平常都不在家,她老公喜欢喝酒,喝醉了有时候还打她,所以一般时间她都不回来的。”
“至于为什么后来传出她和钟彩凤关系不好,她老公说,那都是文兴莲和钟彩凤两个人糊弄外面人的,还说也不晓得她们两个搞什么勾当,酒一喝多就骂钟彩凤,骂文兴莲。”
“去年中秋节文兴莲回来实际上是想找他老公离婚的,她老公不同意,文兴莲说是要给她老公一万五,要离就给,不离不给,最后给她老公打了一顿,不过也商量好了,先给五千,然后今年过年前带着一万去离婚,文兴莲说只要签字她就给钱。”
“另外你让我摸的文兴莲所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和她家几乎不来往的远房亲戚我还在给你查,没有这么快出结果的。”
“给大哥添麻烦了!地址你一会儿短信发到我手机上,我立即安排人给你邮寄过去,保证给咱大侄子吃个痛快,另外还给你寄点咱们青鹭的土特产过去,等我下次过去的时候,你今天的车费就没得报销了,不过我可以给大侄子包个红包,顺便大家一起吃个饭。”
“车费那个跟你开玩笑的,你还当真!不过那个鱿鱼干必须要有的,要不然儿子太闹腾了。”
“放心,大哥!告诉大侄子,最多半个月肯定能吃到!这次真的感谢你了大哥。”
两个人在客气中挂了电话。
“什么鱿鱼干?我这听的云里雾里的!”
杜大用只好把云翔送给他和汤帅帅鱿鱼干的事情说了一遍,张明峰听的直乐。
不过人家驾驶员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杜大用,大联也不缺这玩意儿,两个地方的土特产应该都差不多。
吃了饭,杜大用赶紧让驾驶员把他俩带到了海产品集贸市场。
杜大用一通买,花了五百多将近六百块。
就连驾驶员看到都觉得买的太多了。
等到去邮寄的时候,杜大用才知道贵的是邮费。只要一加快,那价格噌噌的往上涨。
领导和鞭炮声
杜大用之所以买这么多,其实也是有愧人家的,就那个地方想找点线索,真的得花大功夫跑的。
另外还在继续麻烦别人给自己摸线索在,那位双喜警察大哥确实做人还是相当不错的,就他那个破摩托,这个季节给他杜大用能这样外面跑,不说油费了,就是这份心意杜大用都觉得花几百块钱非常值得。
下午的时候,杜大用同自家大队联系了一下,把文兴莲的口供,张力的口供和物证复印件全部传真回了大队,请求栗队通知大队法制部门对犯罪嫌疑人文兴莲以涉嫌拐卖妇女儿童罪进行批捕,并将逮捕令传真至大联市局,经大联市局批准后,先行将犯罪嫌疑人文兴莲羁押在大联市
答案很现实
杜大用和张明峰在封都这边待了两天了,那位警察大哥也是给他们想尽了方法,然而却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封都这位警察大哥也觉得不过意,杜大用这次过来又给带了一些海产品,第一次上他家做客真的给他儿子包了一个大红包,他是怎么推都推不掉。
现在事情还没有眉目,他心里也有些着急。
杜大用刚来这两天还是心急的,但是今天太阳特别好,难得心情一下就愉悦了很多。
所以今天杜大用和张明峰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在慢慢梳理文兴莲的亲朋好友,既然从明面上没有突破,但是现在可以侧面去调查这些亲朋好友的近一年的收入。
随着一天的工作下来,收入上没找出什么问题,然而杜大用在一大堆的资料中发现了一丝丝其他的端倪。
文兴莲曾经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一个叫涂理学的男子引起了杜大用的注意。
杜大用简单的给涂理学做了一个背调。
然而这个叫涂理学的现在并不居住在封都,而是居住在乌山那边。
涂理学是文兴莲的小学同学,原本也是封都书人镇的,但是架不住人家上学可以啊,岁月变迁,涂理学最后考上了川师大。
原本这个人是可以留在益州教书的,但是最后却是没有留下,而是去了乌山教育系统当了一名公务员。
按道理说他和文兴莲应该没有任何交集的地方了,但是警察大哥在对文兴莲的一个发小了解情况的时候,其中一句话让杜大用品味了一下。
文兴莲偶尔说过一句,小学同学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涂理学。
就这一句话让杜大用觉得就是不对劲。
涂理学在这样的县城当中已经成了有社会地位的人,而文兴莲只是一个家庭妇女,一个在封都,一个乌山,距离也挺远的,生活圈子不一样,朋友圈子也不一样,但是文兴莲为什么好好的和发小这么感慨?
说明文兴莲肯定在什么时候见过涂理学,然而按照正常来说,这两个人应该不会有交集的,那么既然产生了交集,那么应该也是文兴莲去找过涂理学。
那么这种很小的交集肯定是冲着什么去的。
杜大用还准备先从涂理学的家人那里问问情况,但是没想到的是,涂理学的家人比涂理学还要早的就去了乌山,杜大用这才知道涂理学的父亲是搞水利工作的。
涂理学也只是在封都上了一个小学到初二,初三的时候就跟着父亲母亲去了乌山,在乌山那里上完初中,高中,最后考取大学。
这下杜大用才算明白了具体的情况,也算是知道了涂理学为什么益州不留,一定要回乌山了。
情况既然这样,杜大用就更怀疑了。
要知道封都距离乌山可是有着三百多公里的距离,相当于从京城到东鲁省的德市了。
杜大用决定还是要亲自跑一趟,没想到出门找车,人家一看时间点,不去。
因为别看就这三百多公里,但是基本都是在山里转来转去的,这时候的路况并不是特别的好,司机怕出事,这个点哪儿会去的。
晚上吃饭和警察大哥一说,人家直接让杜大用明早叫车去万周,从万周直接乘船就可以直达乌山了,这也是封都人去乌山的常用办法。
杜大用和张明峰第二天起了个早就直接打车去了万周码头。
欣赏了一路美景,两个人到傍晚才到了乌山这里。
这时候可真的没时间耽误,如果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两个人明天就得继续折回封都去摸排其他线索去。
在乌山警方的帮助下,在晚饭时间杜大用终于见到了涂理学。
杜大用并没有直接说文兴莲的事情,杜大用也怕万一这个涂理学也是什么同伙之一,那就搞笑了。
于是从涂理学的同学聊了起来,中间杜大用突然提了一下文兴莲,看看涂理学的反应,不过杜大用没有看到涂理学有任何惊慌的表情。
最后还是涂理学实在忍不住了,因为他还没吃晚饭的,真的有些饿了,聊半天你在这儿跟我扯有的没的,云山雾罩的,就准备不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