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我父刘玄德/ 第272章 万事俱备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2章 万事俱备

    万事俱备

    刘封回到项县,不但超额完成了任务,还给刘备带来了五百套铁甲,四十多匹战马,老爹顿时为之大喜。

    接下来,就是鲁肃和刘晔的事情了。

    刘封立刻将项县中的各位军师——荀攸、鲁肃、郭嘉和刘晔请了过来。

    此时刘备已经开府,荀攸被任命为中军军师,鲁肃为前军军师,刘晔为后军军师,郭嘉为左军师。

    当然,这仅仅只是霸府的任命而已,并不会影响他们在朝廷中的任职。

    这一套做派,乃是学的隔壁寡妇曹。

    曹操首创霸府,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对汉家天下的侵蚀,并且最终成功篡汉,充分证明了这一套相当管用。

    对此,荀攸、鲁肃、刘晔、郭嘉的反应也相当良好,他们都十分欣喜的接受了霸府幕职,同时对刘备个人表达了忠心,尤其是鲁肃和刘晔,更是一副熬出头了模样,心中窃喜不已。

    很快,四位军师被请了过来。

    刘备取出天子诏令,命近侍将其转给四位军师阅看。

    四人看罢之后,脸上俱是惊喜之色。

    荀攸作为中军军师,地位最高,

    万事俱备

    如今已经八月,刘备一方是准备在九月开战,至迟不会晚于十月。

    此时正是秋收之际,农作物成熟,只要袁术没有坚壁清野,那几乎到处都是可吃的粮食,可谓是真正的因粮于敌,这大大节约了徐州的后勤压力。

    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打击袁术的守城潜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袁术一方也不是傻子,刘备军磨刀霍霍了半天还不动手,打的什么主意自然是一眼可知。

    只是这毕竟是阳谋,袁术一方唯一的破解方式就是坚壁清野。

    可偏偏这个决定是极其难以下达的,而且主动权依旧在刘备一方。

    刘备一方这次是依托水路的多路齐发,最多的好处是即便突然停止进攻计划了,物资方面的损失也不会很大,因为大部分的物资集结的地点都是战略重地,而且明年进攻时一样能用得到。

    可袁术不行,真把麦子、粟米,水稻全给清了,那明年吃什么?

    袁术不但要面临颗粒无收的代价,还要额外拿出粮食来救急百姓,这让袁术如何能承受的起。

    所以袁术只能硬挺着,不切实际的寄希望于汝阴能够依靠坚固高大的城墙挡住刘备军的脚步,以此来给袁术争取调集援军,收获粮食的时间。

    “好!太好了!”

    这可是多了整整六千人,其中还有一千骑兵。

    不过刘封很快就询问道:“不知子龙叔父、梁道和贾斌所部损伤如何?”

    刘备心情很好,笑着回答道:“全靠了你那炮组的功劳,元龙也不缺时间,他让骑兵遮蔽战场,然后一个坞堡一个坞堡的攻克,伤亡着实不高。子龙所部损失了三百余人,贾逵所部损伤了一百余人,倒是贾斌的三河骑士没有什么损耗,只是折损了几匹战马。”

    子龙和贾逵的损伤加在一起,也有五百之多,占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可见战事还是相当激烈的。

    不过对于东汉末年,动辄三四成的伤亡来看,这伤亡比率还真不高。

    刘封忍不住想起自己在朐县干的事情,幸好自己当初没有自大轻敌,同时也是这些朐县盐豪们平时嚣张跋扈惯了,才让刘封能够设计将那些大盐豪们给堵在了朐县城内一网打尽。

    如果当时计划失败,这些盐豪逃回城外的坞堡中,以朐县盐豪远胜琅琊盐豪的实力,自己恐怕没有几千人的伤亡,根本就拿不下这些盐豪吧。

    如果没有配重投石机,那难度可就更高了,甚至有可能会翻船,功亏一篑。

    刘备看见刘封默不作声,还以为他是心疼贾逵所部的损耗,赶忙安慰道:“你且放心,为父已经给子龙他们补足人马了,贾逵所部还扩充至两千人,为了让他们保持战力,为父还特地给他们补充了数百老兵,剩下的也都是预备兵。”

    刘封笑了笑,也没解释,只是想了下后,和刘备商量道:“父亲,孩儿想微调一下战略。”

    刘备当即来了兴趣:“哦,你又有了什么想法?”

    “孩儿先前翻看情报,经奉孝先生整理之后,江东传来的信息,俱是孙策的精锐依旧在向吴县南部汇聚,显然其目标依旧会是吴地南方,其中尤以由拳的吴郡太守许贡为最,其次则是会稽郡。”

    刘封说到这里,冲着郭嘉点了点头,以示敬重。

    郭嘉笑眯眯的也回了个礼,随即刘封继续说道:“既然孙策已无可能回兵过江,那我军在广陵放置的兵力就过于浪费了。”

    如今集结在广陵的兵力为高顺所部四千人,徐盛所部四千人,潘璋所部四千人,另周、蒋、甘、董水军六千人,此外,还要调遣过去的有赵云所部四千人,贾逵所部两千人,许定所部两千人,贾斌所部一千骑。

    这些兵力加在一起,足足有两万七千人之众,就是直接过江,在江东发起对孙策的全面进攻都够了。

    可偏偏刘备集团内部并不想发动过江战役。

    因为摊子铺的太大了,同时也犯了分兵之忌。

    原本广陵集结这么大的军团,是预备孙策大概率会回援江北,最少也得集结重兵于曲阿,以达到牵制广陵军团的目的。

    可现在孙策居然摆出了一副背叛袁术的嘴脸,只顾着自己继续扩大地盘,完全没有回援袁术的迹象,甚至连牵制广陵军团的动作都没有。

    那广陵军团继续留在广陵可就太浪费兵力了。

    “父亲,我意以高顺所部加甘宁、董袭两部共计七千人守广陵。子龙叔父所部,调配给东路的三叔,益德叔父所部的兵力可增至万人,给与袁术东面更大的压力。而我亲帅潘璋,徐盛,贾逵,许定,贾斌以及周、蒋所部至东城。”

    刘封详细解释道:“若能一战聚歼袁术援军,那是再好不过,如若不能,有步兵作为依托,孩儿可自由进退,甚至从南面包抄寿春。”

    刘备以及荀攸四人刚一听时,眉头都皱了起来。

    因为刘封所提出的变化实在太险,前面说过,东城一路的兵马其实是后继无援,依托较少的,所以才有一击不中,很可能反为猎物的危险。

    现在刘封居然还要增加东城一路的兵力,这明显是不合常理。

    可随着刘封的解释,其他几人的眉头重新舒展了开来,显然是被刘封给说服了。

    “东城一路,最大的危险是后援补给,无坚城为依托。”

    刘封给刘备、荀攸等人解释道:“可我增援万余步兵,使得东城一路不但具有奇兵之效,同时也具正兵之势,再加上随军炮组,更具攻城拔寨之能,如此一来,我可自由选择坚城而下,以为己方据点,此为反客为主之计也。”

    刘封这话说起来有点自大,看似太过猖狂了,可根据情报来看,偏偏他这说法又没有错。

    袁术此时已经集结兵力,除了寿春以及可能的援军外,江北两郡就已经没有大兵团了。

    得到增援的东城一路,足有八千骑兵,一万两千步兵,三千水军。如此庞大的兵力,即便遭遇袁术野战集团也丝毫不惧。

    面对一个个空心城市,刘封如此大的兵力,再配合炮组,怎么可能有攻不下来的可能。

    同时,东城一路因为没有大的河流依托,输送粮草军械等各类物资,可现在是秋收季节,城外俱是粮食,这无形中也把东城一路最大的危险给解决了。

    “少主此计策大妙!”

    荀攸第一个开口支持刘封:“主公请看,少主自东城出,如若能够按照原定计划聚歼袁术南部集结北上的援军,那接下来便可以轻取合肥、成德,沿肥水北上,直扑寿春以南。即便没能聚歼袁术援军,少主只需要拿下成德,在此驻步骑六千人,其中骑兵三千,即可阻敌于成德以南,少主依旧可以带领主力北上寿春,与明公会师于寿春城下。”

    刘备看着案几上的地图,听着荀攸的分析,连连点头。

    原先计划最大的破绽就是东城出击的骑兵军团没能逮住袁术集结的援军,让援军进入寿春,又或是反客为主,反过来捕捉东城骑兵。

    但现在刘封这么一改,就堵上了这最后的漏洞。

    不论战局如何发展,刘备军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袁术所面临的局面无非是小劣和大劣的区别而已。

    援军过不来,那就是小劣势。

    援军被吃掉,那就是大劣势。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