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我父刘玄德/ 第381章 元龙募资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81章 元龙募资

    元龙募资

    这可不是刘表没有自知之明,而是刘备扩张的太过迅速了,短短两年时间,居然从一郡半的地盘扩张到了两州半,兵力也从四万余人扩张到了十万加。

    但凡有识之士,都会怀疑刘备军过于虚浮,让人怀疑他根基不稳。

    再加上刘备在荆州面前可是始终保持着低姿态,让刘表赚到了大把大把的好处,才让荆州得以对徐州继续出售粮食。

    眼下刘表的荆州一样是拥兵十万以上规模的大藩镇,仅江夏黄家就有两万余兵马,其中过半为水军,又对下游有着上游优势。

    粮为军胆,没有粮食,纵有百万雄兵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更何况如今刘备治下的淮泗五郡正遭遇数十年难遇的大旱了。

    广义上的淮泗地区包括了扬州的九江、庐江、徐州的广陵、豫州的汝南和沛国。

    这六个郡中,只有广陵灾情较少,其他五个郡都被这次旱情波及,而最严重的九江、庐江则是全境沦陷。

    这样大的面积,几乎能有一州之地。

    以刘表的经验来看,没有百万石以上的粮食救灾,最少也得饿死一半以上的灾民。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哪里还有兴兵的余力。

    刘表正是自觉随时能够切断刘备的粮食供应,才会产生轻视刘备的想法,毕竟当一个人觉得对方的生死都捏在自己的手上时,心态也就很难保持平和了。

    刘封的话让刘备陷入了沉思,心中更是意动不已。

    平心而论,两年前他只有大半个下邳和小半個东海时,都有四万人马,如今地盘涨了十倍不止,十万人确实太少了。

    尤其刘封在年初时给刘备送来了一份细作情报,上面大致罗列了各路军阀的兵力数据。

    大司马袁绍的总兵力赫然高达三十五万之众,刘表则为十二万,而曹操也有八万人。

    这么一比较,二十万似乎也不是什么大数字了。

    刘备面露意动之色,冲着刘封询问起来:“若是突然扩军一倍,粮食、军械、甲器、被服等物资可还跟得上?”

    “跟得上!”

    发现老爹的态度出现松动后,刘封自然不可能掉链子:“父亲有所不知,今年的税赋至少能在去年的基础之上翻上一倍,明年还会再涨三成!”

    “此言当真!?”

    饶是刘备城府极深,也有些震惊失态了。

    好在刘备在自家好大儿面前已经不是

    元龙募资

    刘备担心脆弱的财政会因为这一轮扩军而彻底崩溃,万一闹出兵变,那可不是说笑的事情。

    刘备前半生居无定所,毫无根基,只能仰人鼻息。

    可他硬是凭着处事公正侠义,对手下恩威并重,即便如此,也有好几次险些闹出了哗变。尤其是刚刚接手徐州的时候,虽然曹豹、许耽等人并没有真实的反意,可刘备那段时间当真是极不好过,整整半年都没睡过一个踏实觉。

    故而刘备刚刚还是想劝说刘封不要急躁,可先尝试扩军一两万,慢慢增兵。

    可现在听说下半年秋收后就有三四亿进账,明年更是有六亿钱之多,底气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好,那就扩军!”

    刘备当即拍板,如今整个刘家就是刘备和刘封两个人说了算,扩军一事就算是定下了。

    不过即便敲定,刘备还是决定召集群臣商议一下。

    事情他和刘封可以乾纲独断,但如此大事,也不能把心腹们排除在外,否则还怎么带领队伍,凝聚人心?

    六日之后,刘备将心腹们都召集了起来。

    就连合肥的关羽也被喊了过来,如果不是张飞远在徐州坐镇郯城,肯定也是要出席此次堂议的。

    堂议一开始,刘备就将扩军的提案公之于众。

    扩军一倍。

    这四个字一出,整个堂上的诸人都被震慑住了。

    饶是陈元龙事必争先,关云长胆大如斗,荀公达镇定自若,鲁子敬深肖上意,刘子扬敬近于谄,都被这份提案给震慑住了。

    好半响之后,还是刘封咳嗽一声,打破了沉默:“叔父与诸位先生何以不言不语?”

    听到刘封的话后,场中众人才仿佛清醒过来似的。

    关羽的丹凤眼中闪过火热,为将者,哪里不希望自己的兵马多多益善。能力不够也就罢了,可关羽如今自认为带个万劲卒是毫无问题的。

    只是刘备麾下总共也就十万出头的兵马,刘封又后来居上,不论是军功还是地位,都在关羽之上。而且刘封身上挂的可是朝廷的正牌子任命,关羽虽然性格自矜,却对刘封这个侄儿心服口服。

    这样一来,能落到关羽麾下的兵力大部分情况下也只会是万余之众。

    除非是替刘备出战,否则很难有率领数军的机会。

    汉代军制,一校是一营,为两千人,但一个校尉甚至可以督领数个营。

    两校为一军,由中郎将、裨将、偏将等将军统领。

    在东汉大部分时候,往往一个中郎将就有资格出任最高指挥官,辖制数军数万士卒。

    以关羽镇东将军的军衔,出任一方统帅是绰绰有余了,缺的是机会和兵力。

    如果刘备军当真能够顺利的扩充一倍,兵力将可能达到二十至二十五万人。

    那关羽就有极大的可能负责一个方向,麾下最少也能统领三万大军。

    只是关羽虽然为人自傲,但公心却是很强。

    即便扩军对自己有利,但关羽却没有盲目支持扩军,而是劝说道:“兄长,贸然扩军十万,弟恐州府所入不足以支持。若是日后有所差池,其害甚重也。”

    刘备听了关羽的劝谏,连连点头:“云长所言甚是,只是如今为兄治下已有三州之地,得朝廷信重,委以东南三州诸军事。如今扬州新下,其境内山越、荆蛮横行,屡屡下山犯境。豫州、徐州,又皆是四战之地,十万之众不足以敷用,已日渐捉襟见肘矣。”

    刘备这番话的确是实话,堂上众人仔细一琢磨,还真如刘备所说的那般。尤其大家都是刘备心腹,如今大争之世,吃进嘴里的肉又如何舍得吐出去。

    既然拿下了扬州,自然要将其纳入治下,否则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朝廷又或是其他诸侯?

    陈登突然开口,询问的却是刘封:“少主坐镇扬州,登斗胆,敢问少主需兵马多少可用?”

    刘封眉头微微一皱,又迅速松开,他一时间想不通陈登的,故此保守道:“若仅仅只是镇抚的话,三万士卒足以。”

    陈登随即又追问道:“若非是镇抚当何如?”

    刘封当即答道:“若是要清剿山越、荆蛮,扫荡群山,安定百姓,当需十万之众,方可于一、两年内建功。”

    陈登和刘封的对话自然也落入了其他人的耳中。

    荀攸缓缓点点头,开口道:“扬州豫章、会稽多丘陵大山,幅员辽阔,其中山越、荆蛮恐有百万之众,其中青壮可战之兵,当以二三十万以计之。少主所言十万之众,并不为虚。”

    刘备看了过来:“哦,公达也是赞同扩军吗?”

    荀攸这次没有避让,而是直言回答道:“若是将军府中财力足够,眼下确是扩军良机。”

    鲁肃被荀攸的话惊醒了过来,侧目去看刘晔。

    刘晔这时恰好也在看他,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露出笑意。

    不过两人都没有着急开口,因为他们知道陈登必然会先开口。

    果然,陈登即刻起身出列,对着刘备拱手作揖道:“主公,以登之见,当从扩军之策!骠骑府中财力若够,那自然再好不过,若是财力不足,登愿回徐州为将军筹募军资!”

    陈登话音一落,鲁肃和刘晔都笑了起来,两人再度对视了一眼,一起出列拜倒:“元龙兄之言,也是我等心声。若骠骑府中财力不足,我等愿为将军筹资!”

    刘备感动非常,赶忙起身去将陈登搀扶起来。

    刘封也特地起身,前去将鲁肃和刘晔扶起。

    “此乃是国事,如何能让元龙你等出钱。”

    刘备嘴里说着拒绝的话,但看着陈登目光却是无比柔和亲近:“此事我自有安排,元龙无需忧虑。”

    陈登看了眼鲁肃和刘晔,随即对着身前拉着自己手的刘备道:“主公,如今徐、豫皆已大定。少主虽然新入扬州,但以其能,明年定可大治。故此,明年府中之入,当可剧增,届时当能养得起二十万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