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我父刘玄德/ 第385章 三度入雒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85章 三度入雒

    三度入雒

    “征南凯旋而归,天子不胜喜悦,如今正在宫中等待,特此命令我等出城相迎。”

    钟繇是天子正使,自然由他先同刘封说话。

    董昭、曹昂、满宠等人都站在一旁,各自面带笑容。

    “蒙天子久侯,臣愧不敢当。”

    刘封当即表示了感谢,然后为钟繇介绍起身后诸人来。

    介绍完毕之后,钟繇小声的询问道:“袁公路何在?”

    刘封回答了一句:“就在队伍中间,有甲士看管。”

    钟繇点点头,随即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色:“那玉玺……?”

    刘封给了对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已随我入雒,觐见天子时,封自会亲手奉上。”

    听到这话后,钟繇顿时长松了口气,随即特地安抚道:“天子得知此事后极为高兴,在我等面前更是对骠骑、征南赞不绝口。方才只是我担心事有意外,故此先行确认,还请征南勿要多心。”

    刘封脸上挂着理解的笑意,口中却是调侃道:“我看元常才是多心了。”

    钟繇哈哈大笑起来。

    “子升贤弟。”

    曹昂此时走过来,冲着刘封拱手作揖,笑容满面道:“不意年余未见,贤弟竟在东南又建奇功,而愚兄却在雒中碌碌无为,荒度时光,实在是叫我汗颜。”

    刘封立刻回礼,随后却是辩解道:“袁公路于东南行酷政,打压士民,盘剥豪强,敲髓吸骨不能尽其暴,故此东南士民无不痛恨,欲生啖其肉而不能。”

    想到东南的惨状,刘封忍不住叹息一声:“故此,朝廷天兵一至,士民皆反,其暴政赖以存续的乱兵也束手以待,我不过因人成事罢了,又如何能比得了子脩兄在雒中辅佐大将军,处理天下诸事要务?”

    当刘封说到处理天下诸事要务时,曹昂的脸色有些尴尬。

    这一年里,曹操和天子之间的斗争是越发激烈了。

    曹操如今都不敢轻身入宫了,往往以曹昂代为行事。但凡需要曹操亲自入宫时,必定甲士开道,身着内甲,直趋殿外。

    双方争斗的最核心问题,就在于权柄。

    按照东汉制度,大将军代天子摄政,这是很合理的事情。

    但放到如今却有两个瑕疵。

    三度入雒

    钟繇听见刘封的问话,神情一紧,缓缓摇头道:“子升,我也不欺你,只怕你恐难如愿。”

    “这是为何?”

    刘封脸上露出不虞之色,他们父子对天子一向礼敬,如今更是为天子除去了心腹大患袁术,还把传国玉玺给找了回来。

    如此奇功异勋,难道还不值得一个扬州牧吗?

    钟繇苦笑道:“子升可知天子与大将军之间冲突日盛,眼下虽不至势如水火,但也很不愉快。因此,天子有心欲留子升于雒中任官。”

    刘封的目光扫过一旁的董昭,黑面胖子冲他微微点头,显然是在暗示钟繇所言不虚。

    刘封恍然大悟,原来刘协是想让自己当出头鸟,替他去制衡曹操啊。

    也不知道是谁给刘协出了这么个馊主意,实在是有些恶心人。

    刘封心中很是不快,脸色沉了下来。

    他在心中琢磨了起来。

    如今他年纪虽小,但地位却不低了,若要在雒中留任,其实还很难给他任官。

    三公自不必谈,虽然眼下既有大司马,又有大将军。

    三大超品只有太傅没有实任,三公已经结结实实的掉到了一品大员的地位,可刘封才十四岁啊,无论如何也出不了十四岁的三公。

    同理,刘封想要出任九卿,虽然功勋是足够了,但资历和年龄依旧是一个大槛。

    可除去三公九卿,如果只以侍中来挽留刘封的话,那实在是一种羞辱,哪怕加上九卿副手做兼职也不行。

    要知道刘封身上挂着的可是征南将军号,这可是杂号将军中的前三列,而且还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这就意味着位在九卿之上。

    给个九卿也就罢了,若是九卿副手,那不反而成了贬官了?

    刘封立下如此大功,却反倒被贬,天下人可不会管你刘协想些什么,都只会说朝廷不公,天子不仁,赏罚不明。

    以刘封来看,唯一合适的官职恐怕只有一个。

    刘封的目光落在了钟繇身上。

    那就是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向来是三独坐,威风不逊三公,而且实权极大。尤其是当司隶校尉再加上录尚书事的话,那还真就能和大将军掰掰手腕了。

    事实上大将军想要大权独揽,压制天子,司隶校尉就是一个不能失手的职位。

    曹操现在压不住天子,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如今的司隶校尉钟繇不是他的人。

    何进当初接任大将军时,雒中的司隶校尉就是袁绍。

    刘封的眼神时不时的落在钟繇身上,猜测着钟繇清不清楚这一点,而对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想到这里,刘封倒是庆幸刚才直接和钟繇说了心中所求了。

    现在钟繇应该清楚自己并不希望留在雒中,而是想要求得扬州牧返回东南,况且钟繇的司隶校尉,还是自己助他得手的。

    刘封正在心里想事,钟繇突然又开了口。

    “子升有所不知,今日原本天子是想要遣太尉杨彪领衔迎汝,只是杨太尉告病,这才换成了我来相迎。”

    钟繇话一说完,感受到刘封的视线后,黑胖子董昭立刻点了点头。

    “那司徒、司空两位大人呢?”

    司徒赵温、司空郭贡都是亲刘派的,尤其是郭贡,和刘封更是盟友,每年时节,刘封都有厚礼入雒,郭贡就有雷打不动的一份,礼单之丰厚,足以让他全家在雒中生活的舒舒服服。

    董昭这时候开口道:“赵司徒是真的病了,郭司空则被天子派遣,持节前往弘农了。”

    董昭这话就很有意思,什么叫真的病了,莫非是有人假病?

    联系到刚才钟繇的话,那假病的人岂不就是太尉杨彪了吗?

    对于董昭的话,钟繇视若无睹,就仿佛什么都没听见似的。

    杨彪这是对自己有意见?

    刘封心里一沉,也不知道哪里得罪这老登了,况且就算厌恶自己,表现得这么明显也很不正常。

    杨彪可不是官场新人,如果说袁氏敢自称天下仲姓,那天下季姓可就是弘农杨氏了。这个祖上靠着抢了项羽一条大腿发家的豪强,如今也已经是三世三公的名门望族了。

    从董昭的话里,以及钟繇的反应来看,这事八九不离十了,只是刘封真没想清楚自己哪里得罪这老登了。

    这一年多了,自己远在东南,老登就在雒中,这明明是想得罪都没地儿得罪啊。

    刘封目视董昭、钟繇,两人一个露出贱兮兮的贼笑,一个则是苦笑,却都没有开口回答他的意思。

    刘封按捺住心中的不愉,决定等回去之后,再好好拷问一下黑胖子。看情况他似乎要比钟繇知道的更多一些,而且董昭这边也更好说话。

    宫城大部分地区和城墙依旧破败不堪,但宫门却是焕然一新,宫门内外各站着四名甲士,手持长戟,威风凛凛。

    到这里,刘封等人俱是下马,经过甲士检查之后,步入宫门之中。

    钟繇在前带路,刘封则在董昭的陪同下步行在后,许褚等人因为不得天子诏令,同时又配剑着甲,故而不能进宫城,只能带着甲卫留在了宫城门口。

    诸葛叔侄、庞统等人则先一步去了骠骑大将军府,等候刘封面圣回来。

    当踏入一个小门后,两旁突然涌出百余甲士,身上披甲,手中持戟,杀气腾腾。

    刘封顿时大惊,钟繇、董昭两个人更是脸色大变。

    所幸这些甲士并没有冲着刘封而来,而是在门口向内排成了两列,随即他们手中那上百把长戟交错而出,在高处相碰发出金鸣声,形成了一条戟兵孔道。

    此时刘封已经反应过来,这正是起源于周代的交戟礼。

    交戟礼分两种,一曰导引,二曰门戟,统称为“棨戟”。

    一般都是导引或者炫耀门庭的意思。

    天子使用时,既有震慑耀武,也有以戒不虞,同时还有重视的意思。

    只是这冷不丁的这么搞,很难让人感觉是善意的。

    毕竟这玩意可是真兵实器,是能杀人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