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大明:我朱雄英,和老朱密谋谋反/ 第5章 朱元璋:看起来,再看看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章 朱元璋:看起来,再看看

    不知道过了多久。

    朱元璋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长长的吐了口气。

    “咱答应你,不过咱只能保证先不去告发你。”

    “具体怎么样,咱们还要先去看看太子才说。”

    “哈哈——朱老先生放心,你不会失望的。”

    朱雄英抚掌而笑。

    这是他所预料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现在朱元璋干脆利落地,一口答应下来陪自己造反。

    那么朱雄英二话不说,便会立刻干掉眼前这位老家伙。

    然后收拾干净首尾,转战西北。

    朱雄英从来都没有觉得,凭借着自己区区的一番话,既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也没有什么信任基础。

    便可以让一个洪武皇帝的乡党,加开国功臣改旗易帜,跟着自己去造反。

    那样的话只有一种解释。

    便是面前这位老豪客毫无诚意,只是在敷衍应付,以求脱身。

    反倒是现在这种保守又警惕的态度,才符合一个人的人性。

    “既然如此,那在下恭候佳音。”

    朱雄英笑笑,也打算见好就收。

    眼下双方都没有信任基础,此时此刻,两边各有忌惮,也只能是如此行事。

    至于之后,到底是君臣之间鱼水相得。

    还是朝臣与反贼之间刀剑相向。

    全看双方各自手腕如何。

    只不过。

    朱雄英打算就此结束谈话,朱元璋却是不乐意了。

    朱元璋就好像是想通了什么一样,一改之前的面若冰霜。

    主动凑了过来问道:

    “小子,你想造反,总不至于手底下只有这么几号人吧?”

    “想要拉咱上船,你好歹也得有条船。”

    “说说,你打算从哪里起事?”

    朱雄英皮笑肉不笑的呵呵一声:

    “当然是从北面。”

    “洪武皇帝能从南方造反成功,靠的是淮西马场,现在在淮西马场已被裁撤,我自然要效仿先贤,由北至南逐鹿中原。”

    “朱老先生认为呢?”

    “咱认为……妥当!”

    看着朱雄英回答的遮遮掩掩,朱元璋也讨了个老大没趣。

    只能悻悻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暗骂一声。

    “小狐狸!”

    随即话锋一转:

    “既然你不想说,那咱也就不问了。”

    “不过小子,咱倒是很好奇,你之前所说的能够解决相权弊端的路子是什么?”

    说到这里,朱元璋害怕朱雄英继续应付过去,没等他开口,连忙继续说道。

    “咱是个文官出身,带兵打仗的事咱不懂。”

    “但是你既然想让咱帮你尝试,咱至少要知道,日后的朝堂上有咱的什么位置吧?”

    “还是说你小子连这点诚心都没有?”

    朱元璋的这番话又是赤诚以待,又是激将之语。

    几乎就把朱雄英逼到了墙角。

    事到如今,朱雄英如果再含糊过去,双方刚刚达成的一些不算信任的默契,便会瞬间烟消云散。

    而这正是朱元璋的目的。

    有一说一,作为一个驱逐蒙元,恢复华夏衣冠的雄主。

    朱元璋的政治水平虽然算不上有多高。

    但是对于真正中肯的言论建议,朱元璋也是能听得进去的。

    对于朱雄英话里话外,既能遏制相权,又可以分担工作的政策很是心动。

    尤其是,朱标乃是朱元璋寄予厚望的继承人。

    哪怕之前朱雄英危言耸听了九成,朱元璋都不愿意冒了一成的风险。

    看着朱雄英沉默不语,朱元璋又加了一把火:

    “朱小子,至少你得让咱知道,咱以后能当个多大的官吧?”

    “这个倒是可以。”

    朱雄英笑笑,意有所指的说道:

    “如果朱老先生真的愿意弃暗投明,未来文渊阁大学士虚位以待。”

    “文渊阁大学士?”

    朱元璋皱眉。

    自从洪武十三年,自己设立了大学是职位之后。

    这个职位一向虚设,只是为皇家顾问。

    而且也不过正五品而已。

    论起地位及权力,比起朱元璋化身出来的吏部郎中,更是如云泥之别。

    这小子心思谨密似妖如神。

    不至于用这样一个官职敷衍自己。

    可是……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也不好再追问。

    只能叹了口气,起身打算离开。

    “等等。”

    朱雄英叫停了朱元璋,反手从旁边的书案上拿过来了文房四宝。

    “朱老先生,恕在下先小人后君子。”

    “兹事体大,还请朱老先生亲手书写一封,关于洪武皇帝的罪状。”

    朱元璋嘴角一抽,但也明白这是必备的程序。

    投名状嘛。

    便也毫不客气的拿起笔来奋笔疾书,一边写一边问道:

    “朱小子,那些锦衣卫……”

    “朱老先生,锦衣卫是不可能放的。”

    眼看着朱元璋写完。朱雄英拿起这份罪状,细细的吹干墨迹。

    “至于锦衣卫那边怎么解释,就要麻烦朱老先生出面了。”

    “朱老先生不会连这点事都不乐意办吧。”

    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

    他只感觉自己十年间受过的气都没有今天一天多,但是偏偏却无可奈何。

    只能退而求其次说道:

    “既如此,还请保证他们安危。”

    “咱的那位晚辈,总该让咱带走吧?”

    “当然,朱老先生请便。”

    朱元璋点了点头,也不再想久留。

    转身便向着院外走去。

    刚刚走出两步,朱元璋忽然像是想到什么停下脚步,转身凝声问道:

    “小子,咱还不知道你的名姓。”

    朱雄英笑笑:

    “正如老先生所知,在下姓朱。”

    “真姓?”

    “真姓。”

    “名呢。”

    “待老先生下次到来,自会知晓。”

    朱元璋点点头,也不多说。

    带着刚被放了出来,一脸愤愤不平的李景隆走出了酒楼。

    当再次站在秦淮河畔,朱元璋看着缓缓流淌着的秦淮河,长长舒了口气,恍如隔世。

    下一秒,便听到李景隆抱拳请命:

    “陛下恕罪,天子脚下有如此恶贼,全是末将之过”

    “陛下请许末将带兵前来,全歼此贼!”

    “不。”

    出乎李景隆意料的是,面对着自己的请命,朱元璋却是沉默了许久,才缓缓摇了摇头。

    “二丫头,你给咱听清楚了。”

    “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情,你给咱牢牢的烂在肚子里。”

    “任何人都不能多说半个字。”

    “啊?这……”

    李景隆不明所以,但是面对着朱元璋的浓浓警告的眼神,也只能点头称是。

    但还是忍不住的问道:

    “可是陛下,那这里就……不管了?”

    朱元璋摇摇头:

    “你替咱去一趟北镇抚司,告诉毛骧,派人将这周围五里……不,十里全部监控起来,但不得有任何行动!”

    “另外,让毛骧来东宫见咱。”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