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李国桢要求闯军;
一、厚葬天子。
二、不能掘皇陵。
三、不能加害太子和定王、永王。
李自成答应了,他才命人放下兵器。
只不过,后来见了李自成,李国桢拒绝下跪受到了李自成的漠视。
再后来,刘宗敏迫使明朝官员勋贵们捐银,李国桢因为拿不出那么多银子遭受拷打,选择上吊殉国。
总的来说,李国桢虽然能力有限,给朱慈烺的印象却还不错。
回皇上,三大营账面人数有十六万,但实际兵力,只有八万六千多人,其中一万二千人镇守通州。
五千人镇守房山,五千人镇守固安,剩下六万余人都在京城。
李国桢知道,吃空饷绝对是死罪,但这种情况,在大明军中,普遍存在。
换做平时,他还不敢像今天这么耿直。
可闯贼大军势如破竹,京城危在旦夕,再不说实话,良心也会不安。
然而,李国朕的话,却让现场大臣一片哗然。
兵部右侍郎金炫立刻出来弹劾李国桢吃空饷。
皇上,臣要弹劾李国桢,他明知京营兵马只有六万六千人,却隐瞒不报,此乃欺君之罪,臣恳请立刻将李国桢捉拿查办。
内阁首辅魏藻德也伺机站出来,落井下石。
你李国桢不是要说实话吗
那我们就看皇帝是不是能保得住你。
皇上,李国桢贪赃枉法,知情不报,应该为此事负全责,臣恳请他立即革职,打入天牢。
魏藻德也发起攻击,户部、吏部、礼部几个侍郎也趁热打铁,一阵炮轰。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张缙彦朝着兵部侍郎金炫以及兵科给事光时亨二人看了一眼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朱慈烺,你不是要真相吗
现在真相来了,你自己处理吧,哈哈......
他们却不知道,朱慈烺对于他们这种小伎俩早已了如指掌。
李国桢忠勇可加,谋略不足,也不适合统辖京营。
但朱慈烺不可能将仅有的几个忠臣拿下治罪。
也就在关键时刻,户部尚书倪元璐站了出来:皇上,襄城伯刚接任京营提督不久。
据臣了解,京营吃空饷看追溯到万历年间,绝非襄城伯一人所能逆转,请皇上三思啊。
皇上,襄城伯为人耿直,上任后,盘查兵库,视察城防,一丝不苟。
京城三大营的名册,有些甚至五十年都未变过,臣以为此事只要责任不在襄城伯。
工部尚书范景文也站出来仗义执言。
臣附议!
臣也附议!’
随后几个御史也纷纷出来替襄城伯说话。
稳了。
原本朱慈烺还有些为难,现在有人帮他说话,他也正好有个台阶下。
诸位臣工说的对,不过襄城伯身为京营主官,隐瞒不报,罪责难逃。
襄城伯,朕决定将你革职留用,你可服气。
襄城伯李国桢本就做好了被革职的准备,到了这个时候,功名利禄都已是过往云烟。
皇上仅仅是将他革职留用,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臣谢陛下隆恩。
热泪盈盈。
襄城伯先起来吧。闯贼大军压境,京师危亡,朕希望诸位能跟朝廷一起,共度难关。
朱慈烺点点头。
魏藻德、张缙彦、陈演等人虽然跟襄城伯政见不同,却明白,光靠这件事不可能至李国桢于死地。
何况,他们早就想撂挑子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