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章 肩负重任

    “书记,请恕我直言,这就是份‘假大空’的规划书。”

    “真按这么份规划去走,咱们县的经济建设根本不可能发展得起来。”

    一目十行地将那份多达十来页的所谓《经济发展纲要》过了一遍之后,周庆明不禁摇头失笑。

    “哦?”

    李元山正愁着不知该如何挑刺呢,冷不丁一听周庆明这般说法,双眼不由地就是一直。

    显然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书记,这份规划书除了一句口号——振兴工业、发展农业之外,全都是荒谬之言。”

    “首先,咱们来分析一下县长的振兴工业计划,他的办法就一个——注资以及提拔新厂长,说什么不换思想就换人。”

    “这就是前几年很流行的‘能人治厂’理论,其效果已经被市场所证明,完全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成功率低得可怜。”

    “个中的原因在于国企,尤其是中小国企包袱太重、生产成本过高、经营能力有限,在市场环境急剧变化时,适应艰难。”

    “绝不是简单的注资以及换一名厂长就能起死回生的。”

    “实际上,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中、小国企注定都会被市场所淘汰。”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完全无可回避。”

    “当然了,具体到咱们县这些中小企业,还是有几家可以挽救,甚至有可能迅速发展壮大。”

    “但,要想做到,那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胡乱注资,那只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有着前世的经历在身,周庆明又如何会不知道改革的阵痛对工人们来说,究竟有多痛。

    若是可能的话,他真心希望能给县里的这些中、小国企找一条合适的出路。

    正因为此,他对欧阳宏的瞎折腾计划可谓是厌恶到了极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嗯,这个提法很正确,但,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听周庆明这么一说,李元山也觉得欧阳宏的工业振兴计划太过想当然了些。

    只是,要想在常委会上驳倒对方,那,自身就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才成。

    否则,最终只会演化成打嘴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完全没任何的意义可言。

    “书记,这牵涉到的方方面面有些多,我需要一段时间去走访一下几家企业。”

    振兴企业的金点子,周庆明脑海里多得是。

    但,要想变现,可不光是有点子就行,还得看企业的经营者是否合格。

    这方面的工作显然省不了。

    “我给你一周的时间,够了么?”

    李元山还是没太多的信心,不过,周庆明既然想去试试水,他倒是乐意成全。

    “就只树立几家典型企业的话,一周的时间足够了。”

    县里的中小型企业拢共也就十来家,这其中,有一半实际上已经停产了,设备早腐朽得不成样子,完全没任何拯救的可能性。

    剩下的那些,也就只有三、四家还有点希望,跑上一圈真心花不了多少时间。

    “嗯,那行,你就去先忙这件事,我这头的日程安排先让宋隆顶几天。”

    见周庆明表现得如此自信,李元山多少算是有了点信心。

    “好的。”

    “书记,我刚才谈的是振兴工业方面,在农业方面,县长所提出来的所谓精耕细作、鼓励农户多养殖家禽家畜的发展计划完全就是个笑话。”

    “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农业的附加值太低,精耕细作也无法提升太多的产值。”

    “据我所知,咱们省农大已经研究出了稻麦套种技术,亩产大致可以提升百分之三十到五十。”

    “很值得我们去引入相关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的产能。”

    “但这,依旧不够,要想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就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农业经济。”

    “比如说特色水果种植、花卉种植、开展特色养殖业等等。”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因地制宜,而不是一窝蜂乱上马,另外,政府的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在资金扶持、技术扶持以及销路问题上,给予农民切实的保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咱们县里的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真按县长的方案走,那其实就是放任自由,毫无丁点章法可言。”

    在帮衬李元山一事上,周庆明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含糊。

    原因很简单,就目下来说,他的仕途是绑定在对方身上的。

    要知道离着换届也就只剩下两年时间了。

    李元山若是能高升上去,那,他周庆明下放乡镇一把手就属板上钉钉之事。

    若李元山升不上去,或是被平调,那,下放一事就存在着不小的变数。

    “说得好,这几天你辛苦一下,力争在下周六之前把规划书初稿整出来,没问题吧?”

    李元山完全没想到周庆明在经济建设方面竟然如此有天赋,所言所述无不切中要害。

    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了些,精神顿时大为振奋。

    “保证完成任务。”

    这要求,明显有点高。

    不过,周庆明却是一点都不在意。

    要知道他前世可是在安东县生活了二十多年,对各乡镇的情况早就已了若指掌……

    九点过半。

    刚送走了一名前来汇报工作的干部,欧阳宏正打算喝口茶解解乏,门就被敲响了。

    “进来。”

    欧阳宏当即就不爽地皱了下眉头。

    他觉得自己的秘书在日程安排上明显不太成熟。

    搞得这么紧凑干啥呢?完全没有必要!

    门开了,走进来的人确实是县长秘书姜国涛。

    不过通报的却不是下一个要觐见的官员名字,而是欧阳宏挺在意的一条消息:

    “县长,肉联厂的王厂长打来了电话,说是周庆明要去他们那儿。”

    闻言之下,欧阳宏当即就是一愣。

    可很快就淡然地笑了:“嗯,我知道了,不用管,随他去好了。”

    “是。”

    姜国涛没敢再多说些什么,应了一声后,便即退了出去。

    “切!”

    在不屑地撇了下嘴之后,欧阳宏便即将此事抛到了脑后。

    他一点都不担心毛都没长齐的周庆明能玩得出什么花活……

    九点三十五分。

    县肉联厂的大门口处。

    车还没挺稳,周庆明就意识到不对了——厂门口处竟是静悄悄地,连个人影都没有。

    这显然不正常,要知道在来之前,他可是已经通知过肉联厂的厂办。

    照理来说,厂里不管再怎么忙,那也得安排一下欢迎仪式。

    毕竟他代表着的是李元山。

    厂里如此冷淡以对,落的可不止是他周庆明的脸面,同样也是在打县委书记的脸。

    他们怎么敢?

    但现实是他们已经敢了。

    心念电转间,周庆明立马就意识到肉联厂的厂长王长航应该是已经投向了欧阳宏。

    这,说来也不奇怪,王长航原本就是陈志扬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还是铁杆的那一列。

    此番若不是案件被上提到了市纪委,王长航铁定躲不过牢狱之灾。

    前一段时间之所以没动这货,不过是必要性不大罢了。

    如今,对方竟然敢炸刺,那就没啥好客气的了。

    走着瞧吧。

    在将司机打发走了之后,周庆明就这么拎着公文包稳步走向了门房。

    却不料,都没等他开口呢,看门的老头就已先咋呼了一嗓子:“喂,你干什么的?”

    “我是县委督察室代主任周庆明,这是我的工作证,麻烦你通知一下王厂长,我有事要跟他谈。”

    跟门房显然没啥好计较的,周庆明直接就亮出了自己的工作证。

    督察室的名头,在体制内可是不好惹的代名词,因为该室什么都可以管上一管。

    但,对门房老头却似乎无效。

    在仔细检查过周庆明的证件后,老头也就只冷冰冰地吐出了两个字:“等着”

    然后方才不慌不忙地拿起了话筒,拨通了内线电话。

    “请问,您是督察室的周主任吧?”

    片刻之后,一名瘦高个的眼镜男匆匆赶到了门口处。

    “我是。”

    周庆明客气地点了下头,可眼神却是不免有些深邃了。

    他是真被王长航的张狂给气到了。

    县肉联厂是副处级单位,在以前,那可是人人都得求着的金字招牌。

    但,那是以前。

    八八年以后,国家彻底放开了家禽家畜的收购,县肉联厂就成了江河日下的亏损单位,在体制内,已经没什么权力可言了。

    说实话,王长航这个所谓的副处级,在体制中人的眼中,屁都不是。

    偏偏,这货还特么的自以为是,简直就是在找死!

    “周主任,您好,我是厂办通讯员章海。”

    “不好意思啊,我们厂长正好在开会,脱不开身,只能让我来迎接您。”

    眼镜青年倒是表现得很恭谦。

    只是,所给出的解释分明就是在扯淡。

    “没关系,工作要紧嘛,章海同志,不介意的话,就请你带我先在厂里转转好了。”

    周庆明大度地挥了下手,顺便提了个要求。

    “这……”

    章海原本以为周庆明年轻气盛,在遭了冷落的情况下,少不得会发飙。

    厂里正好可以借题发挥上一把,把这位恶客先轰走,回头让县长出面去跟县委书记掰扯上一番。

    但却没想到周庆明居然表现得如此风轻云淡,一时间都不知该怎么回应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