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遭报应
“巧云,快把窝头摆出来!”赵春桃趾高气扬地指挥着徐巧云做事。
周围的摊贩还在卖力地吆喝,自己就不用。只须要将窝头摆出来,那些工人就会自动围上来。
想到这里,赵春桃鄙视地朝旁边卖力吆喝的李红梅翻了一个白眼。
什么人啊!做了亏心事还这么得意!
李红梅连忙像避开什么脏东西一般,将自己的摊位挪走了。
呵!又一个嫉妒自己生意好的人!
赵春桃双手插腰,等着自己找上门的工人们。
可今天,似乎有些不同。
一连有好几个人路过了赵春桃的摊位,却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
赵春桃顿时有些急了。
“死丫头,还不赶快吆喝两句!”赵春桃一巴掌拍到徐巧云的后脑勺。
“卖……窝……头……卖窝头……”
徐巧云不敢反抗,畏首畏尾地喊了两句,那声音细得几乎听不见。
“没用的东西!”赵春桃骂了一句,自己学着宋知夏之前的模样,大声吆喝起来。
“热乎窝头!又香又大个儿,一口咬出麦香味!”
有几个工人惊喜地转过了头,可看清赵春桃的脸后,又失望地转回了头。
吆喝了许久还是没有一个人来,赵春桃这下是真急了。
刚巧有个有些眼熟的工人路过。
赵春桃抓住中年大叔的胳膊,急切地问道:“同志,你昨天不是买了我家的窝头,今天怎么不买了?”
“嗐!厂里的人都说,你家的窝头没了咸菜不好吃!”
说起这个,中年大叔就是一肚子的火气没处撒。
“我本来还不信,昨天买了两个尝尝,果然没滋没味的!”
也真是奇了怪了,这窝头没了咸菜,就跟失去灵魂一样,突然就没那么好吃了!
吃过了高配版的,再来吃这个低配版,总觉得这3分钱花得冤枉。
再说,大家又不是真的缺窝头吃,不过是宋知夏做得味道好才能一直留住客人。
赵春桃有些傻眼了,咸菜不是送的吗
赵春桃不爱做亏本的买卖,因此根本没让徐巧云学。
“巧云,这咸菜你会做吗?”
赵春桃用期盼的眼神看向徐巧云,此刻的赵春桃多么希望徐巧云能点头。
徐巧云沉默地摇了摇头,之前的咸菜都是宋知夏提前做好带过来的。
“这可咋办呀!”赵春桃一下就慌了。
为了多赚钱,今天赵春桃还吩咐徐巧云多做了20个。
170个窝头!
这么多窝头卖不出去,赵春桃不光要将这几天赚到的钱全赔进去,还要倒贴钱。
赵春桃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此刻的赵春桃终于懂了宋知夏那个笑容的含义。
原来是在这里挖好了坑,等着自己跳呢!
周围的摊贩全都停下来,静静地看好戏。
赵春桃太高调,不过两天就将机械厂门口的摊贩全得罪了个遍。
“走!我们去别的地方卖!”
赵春桃一咬牙,艰难地作出了决定。
跑遍了县里的各个厂子,又主动降价到3毛两个。
赵春桃和徐巧云两个人累到半死,终于在天黑前将这170个窝头卖了出去。
一天跑下来,赵春桃完全歇了继续摆摊的心思。
忙活了一天,还倒贴了5毛钱进去。赵春桃心疼得一晚上没睡着。
机械厂门口,李红梅准备收摊回家时,刚好看到宋知夏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知夏,你可算是来了,我都快要被那对母女恶心死了!”
李红梅忍不住抱怨道。
“不过,她们可算是遭报应了,今天一个窝头都没买出去呢!”
“哈哈哈,你没瞧见啊!那个赵春桃脸跟锅底一样黑!”
周围的摊贩们也跟着调侃起来。
宋知夏了然于心地笑了笑,这些当然都在宋知夏的计算之中。
李红梅视线向后一扫,便看到宋知夏自行车后面的一个用棉被包裹的竹编箱。
“知夏,你这卖的是什么”
李红梅有些好奇地询问道。
“婶子,你猜猜!”宋知夏神秘一笑。
李红梅停下手上的动作,也不着急走了。
拆开棉被,宋知夏刚掀开盖子,一股浓郁醇厚的肉香夹杂着酸甜咸鲜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勾得人馋虫大动。
“红烧肉和酸辣土豆丝!”
李红梅立刻猜出来了!
“知夏,你这是打算卖午餐啊!”
李红梅探头看向竹编箱,一节节翠绿色的竹筒整齐地排列在箱子里。
每节竹筒都被削成十分规整,还配上了盖子,竹筒表面烙着传统祥云纹样,一看就让人十分有购买欲。
机械厂是提供午餐,因此中午这边很少有人摆摊。
可这么精致的竹筒饭,让人一看就想买。
“知夏,你的心思可太巧了!”
李红梅忍不住连声赞叹道。
这些竹筒是宋知夏让村里的木匠师傅连夜赶制的。
一下子有一大笔金额入账,老师傅还额外刻上了云纹,务必要让宋知夏满意。
中午下班时间,机械厂门口陆续有工人走了出来。
孙跃民本来准备找一个小馆子改善一下伙食,一出门就被一股浓郁的香味牵引住了。
孙跃民脚步不由自主地朝着香味源头迈去。
“宋同志!”
孙跃民惊喜地喊出声:“这段时间你没来,可算苦了我的胃!”
“先给我来两个,不,三个窝头!”
孙跃民喊完才发现,宋知夏面前摆的不是窝头,而是一个个精致的竹筒。
那股浓郁的香味就是从这些竹筒里散发出来的。
孙跃民鼻子仔细地嗅了嗅,眼睛亮得惊人!
“红烧肉!这个竹筒里面的是红烧肉!”
“对,有红烧肉炖土豆和酸辣土豆丝。”
宋知夏指了指新换上的招牌,笑眯眯地说道:
“红烧肉炖土豆,6毛钱一份。酸辣土豆丝,2毛钱一份。一起买的话可以便宜1毛。”
“竹筒带走的话多收5分钱,不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装到饭盒里。”
宋知夏耐心地给孙跃民介绍着新菜品。
“一样一份,打包带走!”
这价格可比那些小馆子里便宜多了,孙跃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做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