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血渍
血渍黔州省,思南府。
城门外。
数个江湖人在墙根盘坐着,嘴里叼着旱烟袋,腰间挎着已经生出锈迹的刀鞘,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看见有人入城,便抬眼看去,见是寻常百姓,就又低下头闲聊。
李淼自打入了江湖之后,所接触的其实都已经算是江湖人中的上层。最次最次的也是二流高手,那也是在一府之地数得上的人物。
所以他们都多多少少有些李淼前世话本中所描写的那种,“不切实际的江湖气”。
其实,这江湖上没出身的底层江湖人,大多都是这般——拿着已经磨薄了的兵器,在城门外蹲着,看有没有什么活干。
看家护院、护送客商,乃至装卸货物、端茶送水,只要能糊口的活计都干。收了钱护送人归乡,结果在无人之处一刀宰了雇主的事情,也不罕见。
有道是“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要求江湖人遵纪守法,其难度跟让狗改掉吃屎不相上下。但凡在江湖上走过几年,没几个人能说自己是干净的。
毕竟,侠以武犯禁。
所以,当远处官道上传来剧烈的马蹄声时,这些江湖人的
血渍
“都别动!”
一个锦衣卫喊了一声,止住食客们逃走的动作。
“吃你们的、喝你们的!”
食客们一颤,颤颤巍巍的拿起筷子,努力地把桌子上的菜送到嘴里。
食肆的老板早就逃进了后厨,小二战战兢兢地走了过来。
“官爷……”
“只管上菜,我们吃完就走,不会耽误你们做生意。”
那锦衣卫说道。
“哎……”
小二战战兢兢地擦了几张桌子拼在一起,这才缓缓离去。
李淼等人入座。
“离峨眉还有多远?”
李淼问道。
“约摸还有十天的路程,若是一路换马,六七日即可赶到。若轻功赶路、不计消耗,还能再快一日。”
一人答道。
“算了,赶路赶得心累,慢悠悠蹚过去即可。”
李淼摆了摆手。
当日在衡山上,王海与李淼说的事情,其实总结下来就三件事。
供奉、隐世门派、请柬。
巧的是,阮梅供奉出身的峨眉派、剑王阁、段氏出身的大理,以及核实送请柬之人身上毒物消息的唐门,都在大朔疆域的西南方向。
所以李淼干脆让王海四人去各家大派核实请柬之事,自己带了十几人一路西行,先前往峨眉,而后再入巴蜀找唐门和剑王阁,最后前往大理看看段氏是个什么名堂。
眼下,已经离峨眉不远。
这一路行来便能看出,自打籍天蕊闹了那一遭之后,这江湖属实热闹了不少。
大派首先察觉到不对,收回人手防备,空出了偌大的真空地带。
而后中层门派迅速涌入,企图在大派们反应过来之前先大吃一口;与此同时,底层门派和江湖人也随之闹腾了起来。
在这期间,自然涌现了不少杀人越货、江湖仇杀之事,锦衣卫自然要下场管制,半年时间杀下来,锦衣卫的名声已经是越来越差。
连带着李淼这个从未露面的镇抚使,都已经是臭名昭著。
刚出发的时候,有绿林大盗看见他的腰牌,直接抬手就是一掌断了自己的心脉,还得意洋洋的看向李淼。
“士可杀不可辱!”
天可怜见,李淼只是扫了他一眼,压根都没认出这个小瘪三来。
不得已,李淼只好把腰牌收了起来。
就这,还是免不了方才这一路的麻烦。
不过几人也差不多习惯了,都是好整以暇的等着上菜。
忽然间,从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小二哪儿去了?都不知道接客的吗!”
旋即,数人鱼贯而入。
李淼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眼睛一眯。
进来的共有五人,形态各异,腰间都挎着兵刃,一身劲装,只看神态就知道是老江湖。
最关键的是,食肆四面窗户都开着,这几人在外面应当就能看见李淼一行人,他们竟然还敢走进来。
这江湖上,敢朝着锦衣卫身上凑的,不是有根底的名门大派,就是无法无天的凶徒。
而他们绝不是前者。
因为李淼看见了他们兵刃缝隙之中,未干的血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