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章 决定

    当李无忧从父母口中得知,他即将前往上清宗拜师学艺,整个人都激动坏了。

    修仙长生,是多少凡夫俗子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的梦想!

    强健肉身,寿元悠长,能掐会算,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更能施展神奇的法术,听说有修士大能者挥手间竟可移山填海!

    虽然李无忧没亲眼见过,但镇上说书的先生经常这么讲。

    他也时常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如故事中的人物一般,一袭白衣,手持长剑,御剑天地之间,斩尽天下不平之事!

    现在,梦想成真的机会就摆在面前了,怎能让他不激动?

    那可是十二正宗的亲传弟子啊,地位尊崇,即便是县尊见了也得先作揖。

    想到自己苦修数年,神通大成之后,踩着仙剑飞回长合镇,先不急着回家,在镇上绕上十圈八圈的,等乡亲们都瞧的差不多了,再在乡亲们羡慕、崇拜的目光中慢慢飞回家,在父亲母亲还有胡大、胡七他们面前好好显摆显摆。

    嘿嘿!想到此处,李无忧狠狠擦了擦口水。

    往后几天更是激动的觉都没睡好。

    李贤看着李无忧这几日兴奋的模样,心里挺不是滋味。

    他和夫人商量许久,才决定让李无忧独自去上清宗拜师。

    因为他们俩不知道贸贸然就去找何三吾拜师,何三吾会不会觉得李家不知进退,起了厌恶的心思。

    到时候事情可就不好说了。

    但是如果李无忧自己去的话,情况或许会好一些。

    毕竟李无忧只是一个孩子,即便拜师的举动惹了何三吾不快,料想也不会拿他一个小辈如何,最多也就是赶下山来罢了。

    孩子还小,担心孩子知道的太多会有心理负担,所以他们夫妻二人并未告知李无忧全貌,只是跟他说要送他去上清宗找何仙长拜师。

    这些天,李贤和李夫人几乎每天都陪在李无忧身边。

    孩子即将离开自己,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李贤和夫人怎能放心,所以每天总是唠唠叨叨不厌其烦的向李无忧讲解各种人情世故,遇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发生什么事该如何去做。

    这些都是老两口半辈子的人生经验,本来想着慢慢教给孩子的,可现在孩子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家,独自去上清宗生活,只得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股脑灌给孩子。

    能领悟多少,就看他的造化了。

    长合镇是有镖局的,李家颇有家资,也掺和了一股。

    李贤事前跟镖局商量好了,去上清宗附近走镖的时候让李无忧跟着镖局的押镖队伍一起走,胡七也陪着去,到了地方,待李无忧确定被收为弟子后胡七再回来。

    如若事情不成,俩人就回到上清宗附近的镖局再跟着镖队一起回来。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离别的日子

    离开的那天,整个李家陷入巨大的伤感中。

    对于李家很多家丁仆人来说,李贤和李无忧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

    况且,全家老少都是看着李无忧长大的,如今到了分别的时候,所有人都很难过。

    人生总是这样,有相聚就有分离。

    相聚的时候未必总是快乐的,可分别却一定是忧伤的。

    那天早晨,阳光明媚。

    李贤和李夫人带领全家老小,在镖局门口为李无忧送行。

    “若是不成,便回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分别时,李贤对李无忧说的最后一句话。

    李夫人一路上一直是哭哭啼啼的,弄得李贤很是无语,无忧他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都没见她哭的这么伤心。

    可到了最后告别的时候,李夫人却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悄悄对着李无忧小声说道:“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吧,可好玩了!”

    李无忧有些疑惑的看着母亲,这不像母亲平日里的风格啊。

    见母亲刚才还是梨花带雨,这会一下子又变成了笑靥如花。

    李无忧不解的挠了挠脑袋。

    或许是心里太难受了,岁数也大了,精神错乱了吧。

    李无忧在心里给母亲的异常行为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就这样,在众人的送别中,李无忧带着胡七跟着一众镖师,离开了他从小到大也没离开过的长合镇,踏上了拜师学艺的旅途。

    自从出了长合镇的地界,李无忧一扫初时的忐忑,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

    镇子外面的世界对于他而言是新奇的,并且一路上镖师们也会跟他聊一些外面的事情。

    这让李无忧很是亢奋。

    不过,随着路程越来越远,一些乞丐和流民从偶有出现到越来越多,镖局队伍的气氛也逐渐变得凝重。

    “苛捐杂税越来越多,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交不起税,也没了田产,只能当流民。”镖头向李无忧解释道。

    “那他们为什么不去大户家当杂役呢,至少还能留在家乡。”李无忧不解的问道。

    镖头摇了摇头,“不是所有地主老财都像李老爷那般善心,也不是所有知县都像娄知县那样,宁愿得罪大户,也不压榨那些农户。”

    李贤并非为富不仁之人,但凡周边地界有了难、遭了灾,总会慷慨的给乡亲们捐款捐物,施舍粥饭,这么多年积攒下来,也落了一个善人的称号。

    “长合是个好地方,但外面就不一样了。”

    镖头说这句话的时候,似乎回忆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面色有些凝重。

    看着那些面黄肌瘦却还要背负行囊远走他乡的流民,李无忧的好心情也消失不见,随之而来的则是一股莫名的恐惧。

    他看到有些流民和乞丐年纪跟自己相仿,想到自己一天天好吃好喝还细皮嫩肉的。

    再看他们,衣着破烂,瘦骨嶙峋,眼神空洞没有一丝光彩,好似行尸走肉一般游荡在田野边的泥路上。

    李无忧心里既有庆幸,也有担忧。

    庆幸自己不是他们,担忧的是自己可能快成他们了。

    因为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此去上清宗找何仙师拜师的重要性。

    不,是必要性。

    因为只有当了亲传弟子,才能免除家里需要缴纳越来越高的赋税。

    如果没有当成亲传弟子,甚至连外门弟子都不是,那么接下来,只怕用不了几年,自家也要被沉重的赋税给压垮了。

    若是真到了那一步,自己和爹娘他们是不是也会变成眼前这一个个步履蹒跚,缺衣少食的流民?

    李无忧攥紧了拳头。

    这次必须达到目的才行,不能让家里人失望,更不能让爹娘失望!

    众人行走数日,一天上午来到了一座大山脚下。

    “越过前面那座山才能有村子借宿,大家加把劲,趁着天色尚早,一口气翻过这里。”镖头走在队伍中间,向着大伙喊道。

    原本李贤打算给李无忧准备一辆驴车,这样赶路还轻松一些。

    可是镖头告诉李贤,真要是有什么变故发生,驴车反而太过招眼,吸引贼人注意。

    不如低调些,装作镖队顾来的帮闲稳妥。

    李贤听取了镖头的建议,所以一路上李无忧和胡七都是装作帮闲,只不过是随着车队走在中间。

    “听说最近有伙流民聚集在此处,我担心时间长了他们化作强盗,那时就麻烦了。”镖头将李无忧和几个镖师拢在一起,简单开了个小会。

    镖头对接下来的行程做了一些安排,尤其是吩咐大家务必提高警惕,时刻做好应对贼寇的突然袭击。

    “若真有祸事发生,你就见机行事,若事不可为,就跑为上策。”安排好事情后,镖头还单独叮嘱了李无忧几句。

    “记住,活着,比啥都强!”镖头郑重的对李无忧说道。

    李无忧将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