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50章

    公孙赞说道:“宋问之的意思是,世间有一些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的准则,用它们去治理国家。”

    “例如?”刘文静问道。

    “例如杀人者偿命。”李彦说道。

    宋濂愣了一下,陛下如此快就参悟了?

    “杀人偿命与太阳东升西落有何联系?”刘文静更加不解。

    “太阳是不是就该东升西落?”宋濂问刘文静。

    “是。”

    “杀人该不该偿命?”

    “该!”

    “那如果杀人不偿命呢?”宋濂继续问道。

    “那就乱套了,大家都可能去杀人去了,这世道就彻底乱了。”刘文静回答道。

    宋濂说道:“所以杀人偿命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用这样的方式去治国。”

    “我还是没明白,那与杀人偿命对立的方式是什么?”刘文静继续问道。

    “是兼并土地。”李彦接过话来。

    “没错,是兼并土地。”宋濂更加诧异,皇帝居然能根据杀人偿命推断到兼并土地这一层。

    “两者有关系?”刘文静的脑子差点没冒烟。

    “你去问任何一个人,杀人该不该偿命,他们会如何回答?”李彦说道。

    “看情况,例如打仗。”

    “打仗不属于治国的范畴。”

    “那如果对方想要杀我,我杀了对方,我也要偿命吗?”

    “你不用,因为不是你欠他的命,是他欠你的。”宋濂说道,“你杀了他,相当于他偿还了。”

    “他欠我的命?”

    “是的,他要杀你,从他开始动手要杀你的那一刻开始欠你的命。”

    “可他没杀死我,反而被我杀了。”

    “他没杀死你是他的本事不够。”宋濂回答道,“他砍你一刀,没砍中,或者没砍死,这个时候如果你砍他一刀,是很公平的,是所有人都认可的公平,至于砍不砍死他,看你本事。”

    “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杀人偿命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是被人们普遍认为合乎寻常之理的?”

    宋濂说道:“没错,刚才陛下谈到兼并良田。这件事就不合乎寻常之理,因为世人不认为这件事应该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发生。但它却发生了,它就不合理。”

    “有点道理啊!”刘文静深吸了一口气,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理论,“合乎常理,就是大部分人认为的?”

    “没错。”

    “可最近苏常新政发布后,朝堂上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合理。”

    “他们不是大部分人。”

    “那各州郡的官员和世家也反对,认为不合理。”

    “他们也不是大部分人。”李彦接过话来,“大部分人的前提是天下人!而不是少部分权贵公卿。”

    “明白了,就是天下大部分人认为的事情,就是合乎自然之道的。”

    “也不是。”李彦说道,“天下人大部分人认为该尊崇礼数,但礼数乃是儒家之道,而非自然之道。应该再加一个前提,亘古以来,大部分人认可的一件事,才是自然之理。儒家礼数是一千年前开始的,在那之前,天下人尊崇的是德。”

    “陛下所言极是。”宋濂称赞道,“自然之道,便是亘古之道,太初以来,太阳东升西落。鸿蒙之时,杀人偿命。道生一一生二,无穷演化,皆为道。太阳东升西落为一,杀人偿命为二,均田为三。此皆为道。”

    “那这样岂不是乱套了?”

    宋濂道:“杀人不偿命,肆无忌惮并田,才会乱套。无论他们如何粉饰,杀人就应该偿命,贪污就应该受到惩罚,并田就应该遭受遏制,欠债就应该还钱。这就是治国之理!”

    随即,宋濂补充道:“此次地方无论多少官员反对新政,都应该坚持!因为它合乎自然之道,它的结果,是大多数人认可的。”

    最后,李彦感慨道:“这个世界有太多人为一己私利想要混淆视听,大道至简!该灭的要坚决灭掉!”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