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54章

    魏崇延在算了一笔账之后,发现商业这条路真的很爽!

    例如这青白盐的买卖,只需要做个中介,一年赚300万两。

    并且这买卖只跟夏国做,本国百姓还是吃魏国自己的盐,因为自己的盐生产成本低。

    从这一点,魏崇延感受到了商业带来的暴利,他心中已经开始盘算,打那些世家的主意,把世家的买卖也收上来!

    魏崇延吩咐道:“对了,为了确保青白盐不流入到我们自己的民间,还有专门的人运输到宋州,最好是从榷场交易。”

    魏程说道:“陛下放心,这件事儿臣亲自操办。”

    魏国并不知道,第一批精盐已经进入到了晋国,姬清颜开始着手售卖。

    当然,刚开始售卖,并未产生大的影响,连林良沅也还没有注意到。

    他正命人快速着手调运青白盐。

    而这一次,李彦将用最粗暴简单的方式,教一教林良沅和魏崇延,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并不只是打仗。

    在看不见的地方,也可以摧枯拉朽。

    进入到十一月,江宁明显变冷,而且还飘着小雨。

    李彦坐在马车里,他拨开窗帘,看到前面渡口挤满了人。

    和过去衣着破烂不一样,现在渡口那些劳工,也都穿着完整的布衣,而且还有好几层。

    “今年江宁的布行新增了至少一百家。”沈彬说道,“布匹的价格已经开始往一匹200文一下走了,昨天城南的蔡记布行,率先将价格降到了150文。一个渡口的工人,现在一个月能赚一两银子,想要买一匹布,是可以的。”

    “粮价呢?”李彦问道。

    这些可都是关乎民生的。

    现在李彦在荆州和洪州到处抓人,逼人全家上吊,动不动抄家,抓把柄。

    这都是得罪人的事情。

    如果一个皇帝只做得罪人的事情,崇祯就是最好的下场。

    成功的改革,是先笼络一批人,再去弄掉另一批人。

    现在在朝堂上,笼络的是新政派,从升官到给权,都放手在做。

    其次,又一边在清除保守派,一边在稳定保守派,防止新政派中出现有人借改制的名义弄权。

    典型的就是杨宁。

    保守派对杨宁痛恨到极点,杨宁自己也知道朝中有一大批人反对他,他要伸手做很多事,都只能依靠皇帝支持。

    朝堂上的支持者和平衡者都搞定了,那民间的支持者也必须有,而且必须有很多很多,这都是基本盘。

    民间的支持者需要什么呢?

    有饭吃,有衣服穿!

    也就是此时李彦看到的场景。

    他还看到渡口一块告示牌前面也挤满了人。

    沈彬解释道:“现在各地商社快速增多,造船坊、纺织厂、印刷厂、铁匠铺等等,都在招人。这与这两年朝廷在苏常的均田也有关系。”

    “哦?”李彦问道,“与苏常的均田有何关系?”

    “自苏常均田后,京畿许多地主害怕朝廷在京畿推行新政,于是纷纷抛售田产。京畿银行关于买田放贷的记录,超过二十万户。”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