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75章

    “嘿呀!你还帮陛下实现梦想!”刘文静拍了朱益脑瓜子一巴掌,“你还挺骄傲啊!”

    “陛下,臣说的句句肺腑之言!臣听闻陛下竭力抗魏,感动得哭了三天三夜!一想到陛下日理万机,臣身为陛下亲自任命的越州刺史,却无法为陛下分忧,臣恨不得吊死自己!”

    说到这里,朱益大哭起来,用手抽自己的嘴巴。

    “好了,好好回答朕的问题,朕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是......是......是!”朱益不停抽泣着,心里却松了一口气。

    李彦问道:“真听说,流求有很多岛屿?”

    “很多岛屿?”朱益愣了一下,“不不,流求是一个大岛,周围有一些小岛屿而已,只不过流求这座大岛一大半都是山地,越州沿海的越人与流求有往来,但大多是经商。经商的人,大多分散。所以内地与流求往来并不算频繁,往来密切的是沿海一带。”

    这就说得通了,大周帝国的中心在秦州,向西辐射,主要经略西域,向东,主要是经营现在魏国那片广袤的平原。

    即便是后期,有苏州姑苏郡这样的商业中心崛起,但太湖圈的本质还是为了服务秦州。

    至于流求,一直与东南,甚至苏州有联系,但因为之前海运规模的限制,不算密切。

    实际上大周帝国的皇家图书馆就记载过流求是大岛,只不过那些书籍要么在晋国,要么在魏国。

    还有一部分在吴国的皇家图书馆,吴国灭亡的时候,被烧毁了。

    这倒不是什么重要问题,只是一些传闻的误区。

    他李彦不信,沿海民间不知道流求是大岛!

    看来李恪建立大夏,实在仓促,这些年都在打仗。

    文治方面实在弱,史料的收集,民间手稿的收集,甚至沿海附近的地图,都严重缺失。

    “流求人丁有多少?”

    “不算多,主要是一些本地土著,还移民的越人,说起来,流求早在大周之前就与中州有密切联系,大周时期还有称臣、上贡。”

    “你怎么知道?”

    “臣去过流求,他们的王室都有记载,只是后来中州大乱,中州各路诸侯忙着打仗,对他们忽略了。对了,臣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

    “什么事?”

    “臣在流求见到过一些金发碧眼的人,这些人面容奇怪,如同鬼一样,说着一口叽里呱啦的语言。”

    “金发碧眼?”刘文静道,“如同鬼一样?西域胡人倒是如同鬼一样,但不是金发碧眼,这又是什么新品种?”

    李彦心中却开始翻江倒海。

    金发碧眼?

    金发碧眼!

    流求!

    他内心震惊,但表面平静地问道:“你刚才不是说流求只有越人和土著吗?”

    “那些鬼佬是外来者,在南海也有不少。”

    “南海也有!”刘文静吃惊道,“是南海土著鬼佬吗?”

    “据说不是,是从海的另一边过来的。”

    “朱益啊,陛下现在给你机会,你要好好珍惜,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刘文静呵呵笑道,“还什么海的对面!你家海对面有鬼佬啊!欠抽了是不是!”

    “陛下,臣只是将臣知道的陈述出来!”

    “南海还有哪些地方?”

    “臣只知道吕宋。”

    “吕宋?”

    “是的,臣在临安和吕宋的国都马尼拉有买卖,臣对那里熟悉。”

    “从临安到吕宋,多久能到?”

    “一个月左右可以到,冬季20天,夏季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