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66章 可能性不大

    有没有技术员上贼船,李卫民丝毫都不关心。

    所谓技术员,要么是新原大学农学院的实习和毕业生,要么是省农科院的正式工。

    不管是哪种身份,都是李卫民想要留下的人才。

    即便留不在向阳大队,能留在红星公社也不错。

    什么,妇女队长亲自上阵,属于搞破鞋?

    胡说八道,你情我愿的事情,什么搞不搞破鞋的,真难听!

    没人规定,妇女队长就一定不能是单身,红星公社好几个生产队的妇女队长,都是活蹦乱跳的俏寡妇。

    一是寡妇不容易受家庭拖累,容易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二就是为了照顾弱势群体,干脆弄个泼辣的寡妇当队长,省得其他寡妇受欺负。

    至于三吗,就只能见仁见智了,什么样的传说都有。

    别的生产队不知道,反正李卫民坚信,妇女队长和大队长或者支书之间有猫腻是谣传。

    最起码,向阳大队的妇女队长就没有朝自己放电……

    呃,好像向阳大队的妇女队长也不是寡妇。

    等真正夏收开始的时候,红星公社的人才知道,有一个像李卫民这种牛逼的副主任是怎样一种体验。

    远的不说,光是李卫民派向阳集团的机械帮助大家收割,就能羡慕死其它那些公社。

    当然,忙不能白帮,机械也不能白用,是要用粮食感谢的。

    不过,即便是用粮食当租金,很多生产队也险些争破头。

    这年头,不是有钱就能有一切,没有机械,你就是出多少钱都没用!

    别说70年代,就是10年后,甚至是再过20年,想要在农忙的时候租一台收割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夏收不光是忙碌,也不仅是劳累,是和上天抢生命!

    丝毫都不夸张,从夏粮成熟,到收割,再到晾晒,乃至最后颗粒归仓,完全就是和老天爷的心情赛跑。

    夏天的天,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来上一场风雨,半年的劳动成果很可能瞬间就会化为乌有。

    粮食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损失过大,说不定命就没了,说是和老天爷争命,丝毫都不为过!

    有了机械收割,就能大幅缩短颗粒归仓的时间,也就是减少了损失的风险,说是大幅降低了饿死的风险,一点毛病都没有!

    前两年,是红星公社的其它生产队羡慕向阳大队。

    今年,成了红星公社所有的生产队都让其它公社羡慕。

    人家红星公社咋就出了一个干实事的副主任,咱们公社怎么就没那种好干部?

    好在除了向阳大队之外,红星公社其它的生产队生活水平提高得没那么明显,其它公社的老百姓这才没找各自公社领导的麻烦。

    ……

    不管怎么样,红星公社的绝大部分社员,从81年夏收开始,实现了历史性地突破,不用再挨饿了!

    说白了,就是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地球人类有史记载以来,饥饿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

    直到貌似先进的21世纪20年代,世界上还有数亿,乃至十数亿人口处于温饱线以下,你敢信?

    随着夏收取得了丰收,红星公社的很多生产队都尝到了甜头。

    原来跟着向阳大队学这么带劲,跟着李老三主任这么有盼头!

    于是,李卫民的一举一动,几乎成了整个红星公社的焦点。

    他在公社大会上号召各个生产队种水稻,社员们就督促生产队的干部种水稻!

    他号召大家送小孩子读书,下面的社员们就监督其他人,看谁不听李老三主任的话!

    他号召实在不行了,男女才一样……咳咳,号召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大家就互相监督,看谁偷偷摸摸跑去打胎……

    呃,这个好像和计那个什么划,生那个什么育相违背。

    不过没关系,公社的大喇叭天天吆喝,不准超生,要优生优育,也没见某些部门下来抓人去引产。

    当然,表面上还是要装一装的,既然怀孕了,就别总是出来溜达,人家李主任给脸,自己得接着!

    好吧,现在在红星公社一众社员的嘴里,李副主任已经变成了李主任,很少再听见那个副字。

    不过,尚四辈还叫尚四辈,连主任都没人喊了!

    ……

    随着距离82年越来越近,虽然上头还没有正式下达相关文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士,开始见风使舵……咳咳,是有样学样,让下面的公社搞个人承包……也就是分田单干。

    好在新城有向阳大队……哦,现在应该说是有红星公社。

    有红星公社作为榜样,张海山暂时还不准备乱动,新城依然还没有分田单干的风声传出来。

    红星公社带头,新城的农业生产状况还不错,一旦急着改革,万一失败了,张海山可不觉得自己能扛得住压力。

    自古以来,变革都是万不得已才实行,过得好好的就变革,那就不叫变革,叫胡折腾。

    新城人民现在不缺粮食,急着分田干什么?

    大家都单干了,水库谁来修?公路谁来平?水渠谁来挖?

    不过,张海山也不是老顽固,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居然找到李卫民,想听听他的建议:

    “卫民,叔想听你一句心里话,现在有很多地方都在搞那个联产什么包,你是怎么看的?”

    李卫民滋溜滋溜喝了半天茶,这才意味深长地说道:

    “张叔,我个人怎么看不重要,关键是大势所趋。分田的地方越来越多,上头都没人管,肯定有什么东西是咱们不知道的,情况不明之前,最好不要当出头鸟,省得被人用枪打。”

    张海山:“……”

    面对李卫民,张海山总有一种这小子不是小年轻的错觉。

    才二十郎当岁,怎么就稳到这种程度,比自己这个官场老油子好像还油,这是能当大官的材料啊!

    李卫民不可能让张海山顶着压力不分田,那是开玩笑,是把老张架到火上烤,甚至是害老张。

    他只要能保住向阳大队就好,红星公社都只是想想而已,可能性真的不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