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节

    “行,那先不说这个,总之世叔你带人先做着,等房子完工后,我再多弄点菜肉什么回来,好好地摆上两桌。”

    虽说只是翻修,但是这怎么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了,所以这乔迁宴林回星还是准备要好好办一办的。

    上梁沟其实是没有大摆宴席的习惯的,山里就这个条件,平常别说吃吃肉了,就是想吃点盐,都得走上半天的路去西边一个叫小王村的村子里找人换。

    小王村靠近周家集,虽然以前他们也是山民,但是那是个大村,村里足有五六十户人,还大多都是猎户和药农,平常除了种地,他们还能上山打猎采药,日子过得可比上梁沟的人要滋润得多。

    山下的货郎也会到那边去贩货,上梁沟的人平常不愿意走那么远的路去县里,就会选择拿着粮食去小王村换盐。

    因为上梁沟也有几个姑娘嫁去了上梁沟,两个村子还有点姻亲关系,所以他们过去换点东西还是比较放心的。

    虽说小王村也有熏兔子、野鸡什么的卖,但是上梁沟的人却是很少有人去买的,最多就是那几个嫁过去的姑娘,回娘家时带个一只半只的过来。

    在村里别说修房子了,就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婚丧嫁娶,都没有大摆宴席的习惯。

    穷呀,确实没有条件买那么多肉来款待亲朋。

    要是家里有喜事,顶破天了就是煮上一大陶罐稠粥,再用足盐拌上几盆时节下的野菜,请相熟的亲朋来吃上一顿就差不多了。

    像之前苏应平成亲,苏大贵特意下山买糖,就算是顶顶给新媳妇做脸的事情了。

    当然了,也是因为苏大贵家的新媳妇正是小王村的姑娘,亲家家里的条件比他们自家好上不少,不表现得有诚意一点亲家心里会不满意。

    在林回星来之前,季娥连做菜都只舍得用指甲盖在盐罐子里刮一下——这盐也贵,一石稻谷才只能换一斤,不省着点吃怎么行?

    后来林回星从山下带过一些盐回来,苏大荣和苏大贵吃了都觉得好,这盐的颜色看起来虽然和之前他们吃得颜色差不多的,但是味道却一点都不发苦。

    这件事情被季娥和卓宜宣扬出去后,村里好些人还在心里琢磨,干脆自己这次做完包后就不要工钱了,直接在林回星那里换成盐。

    此时苏大荣还不知道林回星嘴里的好好摆上两桌将有多颠覆他的认知,只听了一耳朵就过去了。

    林回星还记得昨天答应了几个小豆丁要给他们糖吃,

    所以在去苏家找苏应文之前,他还不忘往竹筐里放上两块红糖。

    村里人勤劳,养的孩子也都不懒惰。

    林回星和苏应文拿着镰刀,

    背着背篓出门的时候,

    村里的小孩已经忙着满山挖野菜,找地龙了。

    在村外看到几个挖地龙的小豆丁时,

    林回星用镰刀背把带来的红糖敲碎了分给他们。

    当然了,

    林回星也不会让苏应文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塞到他手里的红糖是最大的一块。

    家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张吃草的嘴,苏应文愁得手里的糖都没心思吃了。

    满心满眼都是想抢在其他人面前打到最嫩的兔草。

    兔子喜欢吃带着浆水的野草,奶浆草、牛耳朵大黄都是很对它们胃口的野草。

    好在这些草鸡不爱吃,所以林回星他们也不用和村里其他人抢,没费多少功夫就割了满满一竹筐,

    就连苏应文拎来的篮子也装了压得实实的一篮子草。

    苏应文才刚满八岁,要放在现代,

    正是缠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

    然而生在上梁沟,

    苏应文就注定是没有这个运气了。

    小小的孩子,

    割够今天需要的的兔草后,

    又掰着手指数道:“我们先把兔草背回去,然后我再去挖鸡吃的地龙,

    顺便再打一篮子鹅草,

    要是回来得早,

    还可以去地里找找看有没有荠荠菜。”

    听着苏应文的念叨,林回星没忍住问了一句:“小文,每天要做这么多事情,

    你不觉得累吗。”

    苏应文愣了愣后咧着嘴笑道:“不会累啊,我觉得现在的日子就最好了,

    家里人都有事做!也能挣钱,这已经是我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了。”

    苏应文想到去年冬天林回星没来的时候,那时候他虽然不用每天都在外面打野菜挖地龙,但是却每天都要忍受饥饿。

    因为冬天没有多少活,阿娘每次煮粥都只舍得抓一小把米,一碗掺着野菜的稀粥吃下肚后,苏应文只觉得肚子里还空荡荡的,连走路都抬不起脚。

    哪像现在,他不但能吃到浓稠的米粥,偶尔还能吃上几片腊肉,吃饱喝足后,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就做这么一点活,还有林回星帮忙,怎么会累?

    苏应文的语气太过理所当然,让林回星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沉默片刻后,林回星伸手摸了摸苏应文的头:“嗯,你最乖了,我下次给你带糕点回来。”

    “糕点?”对于苏应文来说,这无疑是个全然陌生的东西。

    平安县也有糕点铺子,里面也有一些用模板印着花样的点心卖,但是在上梁沟,是没有人有这个闲情逸致折腾这些东西的

    ——但凡是有这个时间,他们宁愿去山上多挖点野菜回来存着慢慢吃。

    见苏应文一脸迷茫的样子,林回星心里十分的不是滋味:“嗯,用糖和米粉做的点心,甜甜糯糯的,很好吃!”

    光是听林回星的描述苏应文都忍不住流口水了,但是在这段时间苏大荣和季娥一直在敲打他,让他不要总缠着林回星要吃的,那些食物都很金贵,他总要着吃就是不懂事。

    想到阿娘的交代,苏应文还是强忍着心中的渴望不说道:“这个糕点应该很贵吧,阿爹说林大哥你已经给了我们很多东西了,这糕点我还是不要了。”

    见小家伙一副替自己心疼钱的样子,林回星是既欣慰又觉得窝心。

    林回星也没多劝,依照他对苏应文这个小馋猫的了解,等他把糕点买回来后,小家伙肯定忍不住不吃。

    之后林回星又带着苏应文在村子附近打了两天猪草。

    养起来的这几只兔子虽然之前在山上受到了惊吓,但是它们也就只萎靡了一晚上,之后可能是发现待在笼子里不用去外面觅食也有鲜绿的嫩草吃,它们很快就习惯了笼子里的生活。

    等到苏云娇和季娥做完手里的挎包好,打草这样的事情就让她们给接手过去了。

    中间林回星去山上看过一次他留下的陷阱,四个陷阱李有两个都抓到了猎物,是两只兔子。

    两只兔子都被坑里的木刺扎伤了,养肯定是养不住了,趁着还有一口气,林回星让苏大荣磨好刀处理了出来。

    因为受了伤,这剥下来的兔皮上面有好几个小孔,肯定是做不成衣服了。

    见苏大荣一脸的可惜,林回星毫不在意地摆手道:“没事,做不成裘衣做成鞋子也挺好的。”

    也就是林回星之前送了两匹布,季娥才能用剩下的碎布给家里人一人做了一双布鞋穿。

    村里其他人冬天大多只能穿着四面透风的草鞋。

    就算苏大贵贵如村长,也没法给家里每人都做上一双布鞋。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今年算是彻底改变了。

    源头就是这次林回星发出去的四百个挎包。

    拼接包包的碎布不值钱,厂家外发手工活的时候,每个包都会多预留了两三块布片出来。

    所以这次但凡是拿了手工活回去做的人,交完包后家里都还剩了几块碎布。

    针和线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东西林回星一早就说过是不会收回去的。

    这剩下的布头虽然做不了衣服,但是拆了家里穿不了的破衣服混在一起,总归是能做上一两双布鞋的。

    也有那家里没有旧衣服拆的,带上一升粮食和村里有旧衣服的人换衣服,总归是能换来一些旧布头的。

    更别说这次大家交了货,还能得到一笔工钱。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