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7章

    杨玉莲嘴角的笑意更深,“西山娄氏,本就是当地的豪强巨族。据我所知,光是娄家在老家的田产,就不下数千亩良田!我们每年替他往西山运的银钱,最少也在两万两上下,碰到‘丰收’年景,三四万两也是有的。”

    “这么多啊。”

    “娄大人还利用自己豢养的心腹家丁,以及一些挂靠的商队,常年不断地私下往老家输送钱粮物资。那数目恐怕比我们经手的只多不少。”

    “额”

    秦明闻言顿时吃了一惊。

    先前秦明显然是小看了娄长风敛财的能力。

    实际上,黑山县由于地位位置位于大周的中部,民生稳定,商贸繁荣,也算是整个大周相对比较好的州县了。

    那句流传甚广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谚语,在娄长风这里,恐怕还得翻上几番!

    况且他绝非“清”官。

    整整六年,在这个“皇权不下县”,地方官吏几乎只手遮天的年月里,娄长风对黑山县的掌控早已盘根错节,渗透到骨髓之中。衙役、胥吏、乡绅、商贾层层网络如同巨大的漏斗,将海量的财富悄无声息地汇聚到他的手中。

    再加上对京城靠山持续不断的“孝敬”,包括秦明当初献上的那两张非凡的虎皮白狐皮,恐怕也在这张巨大的利益输送网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这一切,才最终堆砌出了今日这令人瞠目的通天一跃!定作用的!

    “有些事情我本不应该和你说,但眼下形势突变,你我都在一条船上,船要转向了咱们该想想以后的路怎么走了。新县令一到,这黑山县的天,怕是要变了。”

    杨玉莲的目光紧紧锁住秦明,带着几分直白与紧迫感。

    “若是新县令上任,你打算怎么办?”

    秦明询问道。

    他与杨玉莲的关系颇为微妙。

    在杨玉莲眼中,秦明此人堪称枭雄之姿,短短半年,便从一个在山里狩猎的寻常猎户,奇迹般地崛起为掌控一村、身兼里长与县衙都头双重身份的地方豪强。

    其手下聚拢的皆是能拼敢杀的悍勇之士,秦家村在他的经营下更是粮仓充实、坞堡高筑,俨然成了县内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秦明对杨玉莲,则有着发自内心的钦佩。

    一个女子,竟能统领如狼似虎的土匪,在黑山县这潭浑水里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官府与江湖之间,数年屹立不倒,这份手腕、胆识和心机,绝非仅靠一身武艺便能支撑。

    所以遇到如今这样的大事,秦明还是需要和她商量一下,尽管两人是一黑一白,身份不同,处境也不同。

    “还能怎样打算?”

    杨玉莲轻叹一声,说道:“我们这种人,没有官面上那层‘默许’的皮,就像是断了根的浮萍,一阵大风就能吹得无影无踪对新来的那位县太爷,无非还是老法子,投其所好,暗通款曲,能继续做一枚他棋盘上有用的棋子,便是最好的局面”

    “倘若新县令不想与你们合作呢?新官上任三把火,若他铁了心要剿匪立威,拿余家寨开刀,又当如何?”

    “我多少还是有些把握的,新来的县令,除非新县令是那些世家大族派来历练镀金的膏粱子弟,自带金山银海不用发愁。否则,初来乍到,要站稳脚跟,要收服胥吏,要应付上司摊派的赋税徭役,哪一样不要白花花的银子铺路?”

    她冷笑一声,“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他若没钱,这黑山县衙里的差役都未必听他吆喝,政令怕是连县衙门口的石狮子都迈不过去!届时完不成朝廷的催缴,考评为下等,他这顶乌纱帽也就戴到头了。”

    “有道理!”

    “想当年,娄大人初到黑山时,何等窘迫?上任的路费都是找人借的。后来怎么翻身的?不就是靠着跟我们‘合作’了一回,才翻身走出了窘境”

    “那当初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简单得很,我们一口气杀了县里几个大户的公子哥,搞得县城人人自危,娄大人这边一张罗,自然就有人将剿匪的捐资送到他的手中,然后我们留几个人头,躲在山里歇业个把月,这事就算成了”

    “哈哈哈!”

    秦明闻言哈哈笑了起来。

    虽然他一早就知道官匪勾结的事情,但却没有想到双方合作得那么早,等于说娄长风刚一上任,就已经和余家寨的土匪建立了联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