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我从战场归来/ 13.另纸签证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13.另纸签证

    我时常跨到敌对阵营去,不是当逃兵,而是做侦察员。

    ——赫胥黎

    以色列驻塞浦路斯使馆坐落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市中心的一条胡同里。为防备恐怖 分子,胡同两头已被铁丝网路障封死。我们的奔驰轿车奉命停到两条街口以外的停车场。把 守路口的两位肩扛AK—M式冲锋枪的塞浦路斯警察仔细盘查后,放我和新华社驻塞浦路斯首 席记者陈德昌穿过路障。

    踏着积水的石子儿路,呼吸着清新的地中海空气,心中却是惴惴不安。昨天深夜,我一 到分社,老陈就给以色列使馆二秘梅隆先生打了电话,将我姓名的英文拼写和护照号码通知 了以方。

    此刻,前方左手的那座四层小楼就是以色列驻塞使馆,一面蓝白相间的六角星旗在小雨 中飘舞。四五个塞浦路斯武装警察平端着冲锋枪往来巡逻。使馆铁门紧闭,我们通过装在门 上的对讲机与楼内的保安人员对话三分钟后,铁门才“咔嚓”一声自动打开。接着我们来到 第二道自控门,经过同样程序后,进入使馆会客厅。

    会客厅不大,正面和左侧墙壁上各开了一个半平方米大小装有数层防弹玻璃的窗口,我 们隔着10厘米厚的玻璃,通过对讲机与里面的一位小姐用英语对话。我奉命将填好的表格 和护照,通过防弹窗下侧的特殊暗道递到里面。

    坐等回话的时候,我开始打量这间罐头盒般的小屋,屋内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除 了书架上的旅游介绍和宣传品外,什么也没有。门旁整齐堆放着十几支蓝色包装的灭火器。 右侧墙上有一个小佛龛样的东西,上盖一块丝绒帘,绘有六角形的“大卫星”。撩起帘子, 是个小柜子,我没敢打开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宝贝。

    对讲机里一个男低音命令我进去,我以为这下子可以见到梅隆了,不料从自控门进去又 是一间小隔离室。一名安检人员用对讲机隔着同会客厅一模一样的防弹玻璃开始盘问,声称 “为了你本人和我们大家的安全”,从我的职业、毕业的学校、访问过什么国家、发表的作 品、宗教信仰、使用的器材、在伊拉克干了什么一直问到我有什么慢性病。最后问我,为什 么头一次到中东地区,护照上就填满了塞浦路斯、土耳其、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 等几乎所有中东国家的签证。我直视着大秃顶的眼睛,缓慢地说:“我是个和平主义者。这 个古老的学派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创始人叫墨子,主张‘非攻’。其历史可能比犹太教还 长。基于和平观点,我走遍中东各国拍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唤醒人们热爱和平的本 能。为此,我计划走遍所有有战火的角落,所以这本护照已经快签满了。”秃顶犹太似乎很 感动,也许是被中国历史的悠久慑服。他用对讲机招呼被隔在会客厅的老陈进来,打开最后 一道自控门,让老陈和我通过,辗转上了二楼。

    二秘梅隆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举止文雅,说一口漂亮的牛津英语。他请我们坐下, 表示欢迎中国记者去,并答应尽快帮我办签证。我翻开护照印有巴格达签证的那页指给他 看,上面有一段紫色的英文:“该证件一旦印有以色列印记全部作废。”梅隆只膘了一眼, 说:“我知道。阿拉伯国家全不喜欢我们,我给你做‘另纸签证’,保你不留丝毫痕迹。”

    梅隆说,由于战争,飞往以色列所有的航班全中止了。目前,只有一家私人小飞机后天 (2月1日)中午飞以色列,可有一定冒险性。为保险,可以乘船去海法。老陈问我意见, 我说:“越快越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