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西游之问道长生/ 第九十五章 会流泪的鱼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九十五章 会流泪的鱼

    登州。

    州城高有三丈,风吹雨打之中沉淀历史的厚重气息。

    人来人往的城门洞站着几个兵丁,这几个兵丁不着盔甲,大热的夏,穿着制式的战兵红色坎肩袄,神色无精打采。

    更有拄着刀枪兵丁轮换着寻处墙角荫凉,一脸懒洋洋地打着呵欠,吹着牛。

    偶然有几个推着独轮车和拉着商货的马车被把守城门的兵丁拦下,随意搜检一番,然后喝骂着收一些商税。

    登州濒海,盐,茶,布匹,海货……商贸繁华,欣欣向荣。

    陆北默默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泛起层层波澜。

    若他不曾修道,或许也会像眼前这芸芸众生一般在万丈红尘中打滚来去。

    凡尘之中或有极少数人能一生平安喜乐,恬淡自足。

    但更多的却是受朝廷官吏的盘剥,地痞无赖的欺诈。

    念及此处,他的一双冷眸隐隐成淡金之色,神采熠熠,甄然有神。

    他能看到一道道白气和赤色云烟,如龙如蛇地在这些升斗民,贩夫走卒身上笼罩盘旋。

    人心浊浊,红尘滚滚。

    “可惜看不到因果。”

    陆北喃喃道。

    毕竟他不是长生真仙,可以洞察因果。

    其实,三界之中有不少得道真仙在这人间凡尘之中化作樵夫,猎户,渔夫……红尘炼心悟道。

    四季穿梭、日月轮转、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这些都是道的变化。但市井凡尘之中,却是有人道变化的。

    而道,人道皆在大道之中。

    陆北摇头一笑,不再思考这些好高骛远之事。

    随意地将青玉葫芦挂于腰间,跟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入了登州城。

    登州城内四通八达,车马川流不息。

    陆北不以自身神念探查,也不去询问旁人。

    而是凭着过人目力,一一扫过两旁街道的商铺,神态悠闲地按着这个时代,街道的布置去慢慢寻觅州城中的酒馆所在。

    一路之上,或见书店之内,三三两两的青衫士子,高谈阔论;或见当铺前,衣衫寒酸的农夫,搓着双手踌躇不前;或见布行之中,一个个身穿荆钗布裙,别着金花步摇的年轻妇人、姐挑挑拣拣;或见几处青瓦院青石阶之上,几个扎着辫的稚龄幼童围在一处玩着游戏。串串银铃似的欢快笑声,在喧闹却温暖的午后州城中传的分外遥远……人心缭绕,欢声笑语齐齐勾勒出一副南赡部洲普通国度的人道图景。

    陆北按剑不急不缓地走过,神情沉寂,目不斜视,然而若留心去看,那一双凛冽眼眸之中却有几分迷茫光芒闪烁。

    直到酒香扑鼻,陆北淡淡一笑。

    陆北抬眼望去,只见眼前一座酒馆夹在两座高大的建筑之间,与另外一处种满杨梅的院落由一道长长巷子隔着。

    左边建筑是一处三层木质楼,屋角飞檐之上几挂风铃随风轻摇,发出阵阵悦耳清脆的铃音。

    听着前面忽高忽低的食客猜酒划拳的喧闹动静,应是饭馆无疑。

    而酒馆中的那阵阵醴纯芬芳酒香,隔着老远都能闻到。

    陆北洒然一笑,缓缓向前方酒垆走去。

    彼时,巷口之中突然出来一个鬼鬼祟祟的娇身形与陆北擦肩而过,陆北并未在意。

    酒垆之中。

    年轻伙计笑道:“客官,三斤七两杏花村,收银二两三钱,诚惠。”

    一边将葫芦递给眼前这不苟言笑的冷峻青年,年轻伙计心中一边泛起疑惑。

    心道,这人手中明明看着不大的一个青玉葫芦怎么这般能盛装酒水。

    真是奇也,怪哉。

    陆北接过青玉葫芦,满意地点了点头,正待向腰间锦囊摸去,神色微变,眼眸连连冷闪几次。

    这伙计一见陆北伸手抓空,笑容刹那之间就是凝固在脸上,干涩地笑道:“客官,您不会忘了带钱吧。”

    陆北淡淡一笑,沉声道:“那倒不是。”

    着兀自从怀中取过一张银票,银票面值并不太大,不过十两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银票正面印刷着各种云纹图案,背面却分明有着一汪清泉,几朵五瓣莲花则在水中漂浮。

    正是昔年陆北创建浣花剑阁之时,命令手下印发出来的银票。

    只要凭借这张银票就可以在浣花剑阁的各大钱庄中兑换银两。

    之所以如此做,盖因陆北不可能在没钱之时就去剿灭山贼响马。

    纵然古青州之地向来多响马盗匪,但也架不住常年累月、犁扫篦梳似的扫荡。

    当然一些商铺营生也就被他结合前世想出来一些,陆北自然提出了‘银票’这等类似前世支票的东西。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为止,陆北仍是未曾感到有什么玄黄功德自而降云云。

    看来这种金融手段,虽然表现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但也不是什么功德无量的。

    毕竟不是什么金银本位的货币,而是一种信用货币。

    见得陆北拿出银票,伙计这时忙是换了一副笑脸道:“看公子这身装扮,的就知,公子久不像什么赊账的破落户……”

    陆北无心再听这伙计的奉承言语,伸手接过这伙计的找零儿,便向外间走去。

    于树下伫立良久,目光一时间玩味了起来。

    心道,能在他元神道行的眼皮底下,不声不响地拿走自己的钱袋,倒是有些本事。

    陆北身形连闪,循着钱袋上的神念感应,就向一处地方而去。

    一处卖花鼓、风车,木雕等物件的摊前。

    这摊的货郎姓张,名叫张老汉。

    此时张老汉一张阡陌纵横的老脸,皱褶都笑开了一朵花。

    眼前这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孩儿,十二三岁的娇俏模样,此刻左手拿着一根糖葫芦,嘴里一刻不停地塞着。

    一袭粉红罗袖裙,身形娇可爱,不足一米三四高的样子,一对如清泉明净澄澈的大眼珠咕噜噜地来回转着。

    伸出欺霜赛雪的藕臂,酥软的右手就是拿起摊上一个花鼓,左右摇来摇去。

    张老汉笑道:“大闺女,这花鼓喜欢你就拿去,爷爷便宜卖给你。”

    女孩儿甜甜笑道:“那多少钱?”

    “一个一两银子。不,一两五钱银子。”

    张老汉喉咙滚动,咽了口吐沫,咧嘴笑道。

    心道,这女孩儿也不知是哪家的官宦姐,不知道货物价格。先前可是被那个卖糖葫芦的……五根糖葫芦赚了六两银子啊。

    “那……这个……风车呢。”

    女孩儿又咬了一口糖葫芦,糖稀粘的满嘴都是,伸出香舌舔了舔嘴唇,含糊不清地道。

    “一两六钱银子……一共是……”

    “这个我知道,一两五钱加上一两六钱嘛……是五两一钱银子,对不对?”

    女孩儿伸出如葱管的手指,一根根掰着算了半,就是扬起一张粉嫩雪腻的脸,浅浅笑道。

    两个梨形酒窝,在白里透红,红里生霞的脸上悄然浮现。

    “是,是……”

    张老汉笑的嘴巴都歪了。

    “恩,给你钱。”

    女孩儿从一个素色锦囊中,取过一锭银子,就要递给张老汉。

    陆北远远望着这一幕,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重重咳嗽一声,就是以神念传音,冷喝道:“大胆孽龙,还不……”

    未待陆北完,这女孩儿一听得这神念传音,扭脸飞速看了陆北一眼,忙是撒腿就跑。

    而跑了出去几步后,似乎忘记凤车和花鼓还没拿,呲溜一下就拿起花鼓,再次跑了起来。

    这次,连掉在地上的素色锦囊都没顾得上捡了。

    张老汉看到那素色锦囊掉在地上,隐隐散发着的炫目光芒,左右张望了几下,就是悄悄上前捡去。

    陆北一道法力摄去,将钱袋收入掌中,随即如同融入风中般,几个闪烁之间,似缓实疾地向那头虬龙追去。

    这钱还真不能让这货郎捡去了,取祸之道而已。

    那货郎自以为做得隐蔽,但他神念探查之中,分明看到一旁街道的二楼窗户口,有几个闲汉模样的年轻人,已经注意到了这里发生的一切。

    彼时。

    敖兮一张巴掌大的俏脸之上,红扑扑的,如一泓清泉的大眼睛中满是惊慌之色。

    心道,坏了。

    自己趁着龙宫大乱偷偷跑出来,一定是被父王发现了。他这才派人抓我回去……恩,不对啊……都怪我,怎么拿了那个道人的钱袋。

    敖兮惊慌失措,手中的花鼓拿着也不舍得丢,不想刚刚冲到一个巷口。

    一个挑着两桶水的斗笠大汉,晃悠悠地自巷口走出。

    敖兮猝不及防之下,就将那探出的盛满水的木桶撞倒翻在地。

    满满的一桶水有大半都泼在敖兮身上。

    敖兮花容失色,吓的忙是一个哆嗦,顾不上向那一脸铁青的大汉道歉,就是向城外跑去。

    坏了,这次真的坏了……没有龙珠在身,得快些回到海里去。

    敖兮心中这般想着,脚下步伐更快,如一阵风般,但仍觉得身上法力越来越虚弱……

    登州城外。

    远处是一望无垠,碧波生浪的东海。

    一头金色鲤鱼周身鳞片盈盈,散射着道道七彩之光,动也不动地躺在沙滩上,嘴巴一张一合。

    彼时,一个脸色愁苦,神情失望的渔夫远远走来。

    嘴中兀自嘟囔道:“这次一条鱼也没打到,回去也不知怎么受那母老虎的吵闹。”

    “咦,这是……”

    渔夫大喜过望,神色激动地冲了过去,惊喜道:“老开眼了,这能炖大一锅鲜鱼汤……”

    忙从腰间取出一根草绳,就要将眼前这头金光闪闪的大鲤鱼,给穿腮而过。

    然而这金色大鲤鱼红色长须轻轻颤抖,大眼珠中蓄满了晶莹泪水。

    “父王,你快来救兮儿啊,兮儿要被人炖汤吃了……”

    “老先生,五两银子,买你这条鱼如何?”

    这时,突然一道清朗的声音随着夏日暖煦的海风,遥遥传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