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唐谜/ 145.第一百四十五章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145.第一百四十五章

    清河崔氏,这一代及冠的嫡男郎共有十九人,  其中五位继承了清河崔氏的五房,  七成以上的男郎已然婚配,  开枝散叶。

    崔祯,  是五房中的长房嫡三子,  同辈的兄弟中行三。因而,  与他关系较近的人,皆呼他崔三郎。在他之上,  崔家大郎是他的亲兄,  但早年不幸夭折。崔二郎是二房的嫡长子,  如今在朝中为官,  崔二郎的父亲便是当朝的刑部尚书崔衍。眼下,几个排行靠前的兄弟,  年纪也都大了,  家中老一辈凋零,  崔祯于四年前继承长房,  成为了长房郎主,  而长房向来是清河崔氏的核心,他成为长房郎主之后不久,  便成为了清河崔氏当代的家主。

    家主,自然以经营自家基业为要职责,  在这一点上,  崔祯可谓是让人心服口服,  他的能力在同辈之中乃是翘楚,  虽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地方官,但外界无人会因此看轻于他。

    即便是自幼长在宫廷之中的李瑾月,步入清河崔氏宅邸之后,也不由得惊叹于这座宅院的富丽秀美。清河崔氏不愧于立族数百年的大世家,其底蕴之丰,皇室也得自叹弗如。这不仅仅体现在财富之上,家风才是最紧要的。这崔府之中,哪怕那只是一个侍从,举手投足都有章有度,读过书,谈吐有礼,拿出去放到别家,起码也可胜任大管家的职责。更别提,这宅院之中,每一处布景,都暗含神-韵,或秀挺或典雅或意趣盎然,这一路从正大门行至会客花厅,李瑾月只觉得大开眼界,连连叹服。

    而小小的杨玉环已然是脑中懵,张口结舌了。

    入花厅,除履上筵,跽坐于席,便有侍从上精致的茶点待客。杨玉环不敢占据正席,只是坐于李瑾月的身侧后,垂着小脑袋,不敢出一丝声响。李瑾月倒也不管她,只是委托身旁侍立的仆从,又添了一份茶点小案,置于杨玉环身前。留她于花厅中,旁听谈话。

    例行的寒暄过后,话题步入正轨。崔祯笑意盈然,道:

    “早闻公主阁下前往幽州练兵,我崔氏便早早做了准备,以迎接公主莅临。”

    “蔚尘先生费心了,瑾月感佩。”

    “公主阁下,崔某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蔚尘先生不必客气,请讲。”

    “是这样的,舍弟十八郎,眼下正于幽州带兵,公主此去,想必也会见到他。我这个不成器的弟弟啊,空有一身的好武艺,却是个愣头小子,及冠也有一二年了,始终不曾见他想结亲,家中也是为他觅了许多的适龄女子,都被这小子给拒绝了。问他这是为哪般,他却说,他喜爱身有武艺,可与他并肩作战的英武女子。十八郎,自幼最崇敬的就是公主您了,想必这便是缘由罢。可这天下女子,实在很难找到身有武艺、可上战场之辈,崔某想,公主亲军拱月军,皆是女子,或许其中会有合适的女子。”崔祯提起此事,也是臊得慌,晋国公主远道而来,他却与人提起婚事,实在有些难以开口。

    李瑾月将崔祯的话在心头转了两道,逐渐品出一点话外之音来。崔祯虽说是要李瑾月帮忙,从拱月军中选出女子,与崔十八郎结亲。可他清河崔氏高门大族,寻常女子又如何可高攀?放眼拱月军中,身份勉强可配者不出三人,程昳、尉迟焉,还有她自己。就连徐玠都被排除在外,因为她武艺已废,早就不能上战场打仗了,不符合那位十八郎的条件。

    而程昳和尉迟焉,虽说是开国功臣的后代,可毕竟是旁支血脉,血缘已远,出身并不高,又都是庶女,配清河崔氏的嫡子,身份差了不止一筹。算了算去,也就只有李瑾月自己,可配这一门亲事。

    这清河崔氏,是要尚公主啊!

    李瑾月笑了,嫣然道:

    “蔚尘先生太客气了,您一句话的事。既然如此,改日我将军中未婚配的适龄女子的生辰八字皆报来,您挑选一下,有合适的,我便叫出来让您过过目,这事儿便定下了。”

    李瑾月装聋作哑,崔祯倒也不急,他不将话点明,也有几分顾虑。他们家十八郎那个浑小子,确实是一心爱慕李瑾月多年了,扬言非娶公主不可,否则一生不娶。但是清河崔氏同气连枝,不可能因为他一个浑小子的任性,就随便定亲。世家大族的亲事向来牵扯繁多,更何况李瑾月身份极其特殊,她是皇家唯一的嫡亲后代,在军中多年,身上虽无太多权力,但在军中名望极高,大唐的将领们,十人中至少有七人认可李瑾月的军事才华。她还是丧夫守寡之人,曾嫁过兰陵萧氏的萧八郎,寡妇也就罢了,当年她可是传出磨镜传闻的。

    虽然让崔祯不满意的点颇多,但崔祯还是想先与李瑾月谈一谈此事,是否结亲可以先放一放,但是晋国公主值得拉拢。崔祯眼光毒辣,眼下朝局剧变,太子倒台,新储人选未定,圣人始终在徘徊。而晋国公主,或许会在圣人立储之中做出关键的推动作用。这对于清河崔氏应对未来局势的变化,很有帮助。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崔家长房的庶女,嫁与忠王为妾,眼下封了侧妃。虽是庶女,但她母亲早逝,又是长房唯一的女儿,因而自幼就是在哥哥们的宠爱下长大的,兄妹情深。崔祯一直很担忧自家妹妹的处境,因而也担忧忠王的处境。或许,未来忠王能否在争储的疾风怒浪中保全下来,还得依靠李瑾月。

    崔祯简单提了提此事,便转了个轻松闲适的话题,与李瑾月畅聊起来。方才虽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李瑾月也并未很在意,与崔祯闲聊,心情逐渐畅快起来。

    二人正谈到兴头上,忽的,崔府管家脚步匆匆走入,也不顾李瑾月就在场,走至崔祯身旁,在他耳畔简单说了什么。崔祯眉头一蹙,拱手对李瑾月道:

    “公主,实在不好意思,家中有些急事,失陪一下。”

    “蔚尘先生请便。”

    崔祯与管家急匆匆绕过屏风,走到后堂去。李瑾月叹了口气,摇头苦笑了一下。而她身后,杨玉环盯着身前那碟精致的糕点已然很久了,拼命地吞咽唾沫。崔祯这一走,她急忙摘下覆面的银面具,拾起一块,小口小口吃了起来,甜蜜糯软的滋味,让她十分惊艳。

    李瑾月听到身后响动,回头一看,就见杨玉环抱着一块糕点吃得正香,嘴角还沾了些许渣滓,瞧上去很有几分童趣。她失笑,从袖中取出巾帕,帮她拂去嘴角的渣滓,道:

    “你这丫头,像是我饿着你了一样。”

    杨玉环含着食物,冲李瑾月笑,两颊的小梨涡可爱俏皮。李瑾月心中猛然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这天真无邪的笑容仿佛延缓了时光的流,一点一丝,在她心中如涟漪般一圈圈晕开。她有些怔忪,直到杨玉环递了一块糕点给她:

    “公主,你吃吗?这个可好吃了,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糕。”

    李瑾月淡笑摇头:“你爱吃,就都给你吃。我不爱吃甜食。”

    “是吗?真可惜。甜丝丝的多好吃啊,为什么不爱吃呢?”杨玉环仿佛很不能理解李瑾月的口味。

    “你啊,以后甜的东西别多吃,会坏了牙齿。吃完了,喝点茶。”说着,李瑾月抬手,为她添了一盏茶。

    “公主,我们要在这里停留多久?”

    “最多三日,我们就继续出。”李瑾月道,她确实也不想在这清河县久留,只是答应人家要给军中适龄女子的生辰八字,也不好立刻就走。

    李瑾月转过神来,忽的现,杨玉环为了吃糕点,将之前入府时,面上戴着的银面具摘了下来。这些时日,只要是走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李瑾月都会让杨玉环戴上面具,穿上厚重的盔甲,扮作她的亲兵,跟随她身侧。今次入崔府也不例外,无法,这女孩容貌太过惊人,还是不要随处示人的好。

    她抓起杨玉环放在一旁的面具,严肃道:“吃完了,将面具赶紧戴好,不许随随便便摘下来。”

    “哦。”杨玉环噘嘴道。

    彼时,屏风后的崔祯正与管家悄声对话。

    “郎主,门外有两位尼姑求见。”

    “尼姑上门,你给些银钱斋饭,打了便是,又有何要紧,将我拉来此处密谈?没见到我正在招待贵客吗?”崔祯很不满道。

    “可是郎主,那两位尼姑,扬言说,近几日府中会来刺客,会……会来取您的性命。”那管家战战兢兢说道。

    “胡言乱语!”崔祯气得面色通红,胡须都吹起来了,“这是哪来的妖尼,在我清河崔氏门前妖言惑众!马上派人把她抓起来。”

    “哎呀,郎主,不能抓啊,那尼姑道,她有办法可救您性命,否则府中守备再森严,您也是必死无疑。最关键的是,她还说,范阳李氏的嫡长子,已然于昨夜死了,凶手接下来,就会来取您性命。”

    “你说什么?范阳李氏的嫡长子死了?”崔祯吃了一惊。

    “千真万确,是死于非命。消息晚了那尼姑一步,刚刚送到府上,听说死状颇为诡异,被人剥光了衣物,俯卧于书房的地上,背上还刻上了血十字。”

    崔祯的面色白了下来,他浓眉紧缩,思索了片刻,道:

    “去,将那尼姑迎进来,就引到花厅这里来。”

    “喏。”

    管家去了,崔祯则绕出屏风,拱手向李瑾月告罪道:

    “实在是不好意思,公主阁下,方才家中出了点事,我得亲自处理。您一路劳顿,不如先去厢房休息罢,我已准备妥当了。”

    李瑾月起身,回礼道:

    “蔚尘先生太客气了,是瑾月叨扰了。您请便,瑾月这便告辞了。”

    客气了几番,崔祯便命一位婢女领李瑾月和杨玉环前往厢房入住。谁曾想,李瑾月前脚刚迈出花厅门槛,对面游廊,便有两位白衣尼姑,脚步极快地行走而来,那模样着实有几分奇诡,竟好似足不沾地一般,步伐从容,又像是可缩地成寸。可怜管家在后面迈步急追,却如何也追不上。

    李瑾月见此情景,立时停住了脚步。

    待那两位尼姑走近,为的一位年约三十来岁的美貌尼姑先是向李瑾月合掌一礼,李瑾月点头还礼,那尼姑才转身,看向站在门口,一脸震惊的崔祯道:

    “崔三郎,贫尼了一,冒昧闯入,失礼了。”

    不等崔祯回话,李瑾月却吃了一惊,忙道:

    “您就是了一大师?多年来,我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今日终于有缘得见了。”

    “晋国公主,你我本就是有缘人,自然早晚便会相见。”了一大师笑道。

    “公主,您识得这位大师?”崔祯问道。

    “正是,她是我一位故友的师尊。但我与了一大师,未曾谋面。”李瑾月道。

    “哦,原来如此。”崔祯点头,“既然是公主的故人,公主,您请留步,大师,我们入厅内详谈。”

    “阿弥陀佛。”了一大师合掌,唱了一声佛号,便随着崔祯迈入了花厅,李瑾月带着杨玉环紧随其后,又重回了花厅。

    了一大师似是真的很着急,刚落座,主人家都尚未开口询问,她便言道:

    “请崔三郎从现在开始,千万要注意饮食,任何食物,烹制过程都需要您亲自过目,才可进食,碗筷碟盘,也全部要换新。切勿一人单独相处,身边至少要带上一名武艺高强的心腹,且需要验明此人是否为伪装。若您能挺过七日,当可无碍。”

    “大师,您这是?”崔祯很是疑惑,太多的疑问,让他不知该从何问起。

    “范阳李氏已然被勒索,要他们提供粮食、盔甲、兵刃,否则还会再杀人。眼下,河北道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有可能遭遇范阳李氏之灾,而您清河崔氏,更是当其冲。”了一说道,“我恰好路过此地,对此事知道一二,特来此相告,望崔三郎千万重视。”

    厅内,霎时阒然无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