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枕上王妃:师叔乖乖躺好/ 第十六章 宫闱丑事,惊变(必看!)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十六章 宫闱丑事,惊变(必看!)

    原本打算再去一趟漪兰宫的凤昭华被封慕那番话扰乱了心绪,直接出宫去了摄政王府。

    彼时天色近晚。

    夕阳晚霞在天边洒落余晖,整个上都仿佛印上了残阳血色。

    她仰头看着巍峨的皇城,一刹那记忆颠倒,回到了十六年前。

    从她有记忆开始,面对的就是凄凉、冷漠、欺压、辱骂、饥饿,以及母亲的隐忍坚毅,弱弱凄惶。

    十一年。

    她在冷宫里呆了十一年。

    除了年轻憔悴的母亲眼中那一抹怜惜和愧疚,她不曾得到过任何温情。

    五岁那年,母亲因一个小小的风寒拖延至肺痨而死。从此这世上她形单影只,再无亲人

    自小见惯了人心凉薄,她亦冷血如石。

    那六年里,为了活下来,她学会了算计,学会了心狠手辣。

    十一岁那年,父皇驾崩,皇叔接她出了冷宫,给了她一个公主应有的一切。

    皇叔说,要培养她成为一代女皇,对她严厉却也不乏宽容。

    她也曾询问过,皇叔为何要对她这般好。

    皇叔只是摸着他的头,神情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和惆怅。自那以后,她便再也不问。

    今日,在大业将成的今天,她想要个答案。

    所以,她踏进了摄政王府。

    凤之彦看见她后,很意外。

    “昭华?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去休息?吃饭了么?”

    他的眼神,有着一个长者的慈爱温和,带着几分关切。

    “皇叔。”

    凤昭华看着他的眼睛,突然问:“当初您为何不给我母亲正名?”

    她的母亲,死后被拖入了乱葬岗,连个墓都没。即便是后来凤之彦掌权,也未曾将她母亲的衣冠冢迁入皇陵,让母亲的冤魂遗留在这世间游荡飘零。

    凤之彦微怔,神情淡漠下来。

    “你怎么想起问这个了?”

    凤昭华抿唇,道:“这些年皇叔对昭华的好昭华都记得,只是我不明白,我母亲是父皇的妃子,她死后为何连个位份都没有?皇叔对我诸多培养照顾,为何不愿将母亲的衣冠冢迁入皇陵?”

    凤之彦深深看着她,眼神一刹那从远古掠至眼前,漠然的语气带着几分怅然。

    “皇陵寂寥,她是不愿去那样的地方的。”

    “皇叔…认识我母亲么?”

    问出这句话,凤昭华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凤之彦目光深远,终究轻轻点头。

    “是的,我认识她。”

    “那么…”凤昭华只觉得眼眶酸涩,轻声道:“在她被打入冷宫的时候,您为何不救她?”

    难以启齿的痛,像凌冽的刀锋,划过心脏,炖炖的疼痛。

    凤之彦眼神飘忽。

    “那时我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子,没资格插手你父皇后宫之事。”

    凤昭华低头。

    她没错过皇叔眼中那一抹黝黯的疼痛。直觉皇叔有事瞒着她,可她不懂,到底有什么隐情,让皇叔如此三缄其口?

    知道再也问不出什么来,她道:“时间不早了,皇叔早些休息吧,昭华告辞。”

    凤之彦也没了留她用晚膳的心思,只嗯了声,远远的看着她的背影离去,眼神里掠过一抹复杂。

    多年前深宫旧秘,早已被时间掩盖的丑陋往事,再次翻过岁月的长河,跃至眼前。

    脑海中不期然浮现少女温婉娇羞的容颜,绝望无助的眼神,撕心裂肺的哭喊……

    他眼睁睁的看着她被无情打入冷宫,却怯懦的不敢多看一眼。

    直到十多年后,他知道了凤昭华的存在。

    闭了闭眼,凤之彦眉目间一片苍凉。

    ……

    白凤国发往天熙的檄文很快得到了回复,随之凤之彦立即安排人去重音。

    数日过去,却不曾有消息传来。

    在驿馆里装病的苏浅璎百无聊赖,“白凤和天熙这门婚事大约是黄了,就是不知道重音那边会以什么借口开战。”

    玉初将刚收到的情报放在烛火上烧毁,道:“三日后,我们离开上都。”

    苏浅璎一怔。

    “这么着急?”

    “凤之彦和凤昭华已经准备对凤穆动手。”他眼神幽深难测,“我要让凤穆活着的时候退位。”

    “为何?”

    苏浅璎不解。

    玉初坐在她面前,怜惜的抚着她的脸,浅浅微笑。

    “因为如果凤穆死了,咱们还得参加国丧。按照白凤国的规矩,停灵七天,再下葬,种种流程下来,起码要耽搁半个月。咱们早点离开,不好么?”

    这个理由很合理,但苏浅璎还是觉得,他有事情瞒着自己。

    “阿初。”

    她沉吟半晌,道:“是不是有些事情,你不愿让我看见?”

    玉初顿了顿,没否认。

    苏浅璎又问:“关于昭华?”

    玉初默然。

    苏浅璎不再说话了。

    玉初将她揽入怀中,“夭夭,皇族多丑陋,肮脏得超乎你的想象,我不想让你看见。”

    苏浅璎抿唇,眼神忽然掠过一抹悠长的叹息。

    “我们偷偷的走么?”

    “嗯。”

    苏浅璎不再说话。

    他做什么都是诶她好,既不愿她看见,她就收敛自己的好奇心。

    反正,总归是要知道的。

    ……

    十月二十五,原本和亲的九公主,莫名失踪。

    凤昭华带人第一时间赶去了漪兰宫,只看见了假扮九公主死在床上的小艾和满地惊惶的宫女。

    她脸色阴沉得恐怖,转身去了养心殿。

    凤穆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只是眼睛还时好时坏,看见她来,嘴角微微勾了勾。

    “皇妹这个大忙人今日怎的有空进宫了?”

    凤昭华冷冷看着他。

    “九妹呢?”

    凤穆诧异。

    “朕最近可都在养伤,再说了,守卫内宫的人是皇叔的心腹,九妹不见了,皇妹该去问皇叔才对,怎的闹到朕这里来了?”

    话虽如此,他神色不见丝毫紧张。

    对九公主的失踪,他也并不关心。

    反正这个皇位于他而言早就是个空架子,迟早都会被人夺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又为何要让对方好过?

    闹吧,闹得越大越好。

    他眼底划过一丝邪恶和阴狠。

    凤之彦,朕迟早会让你颜面扫地,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凤昭华沉沉看着他,目光里温润不再,换上了冷意。

    “我听说,九妹昨天来探望过皇兄。”

    “对啊。”

    凤穆坦言承认,“要说九妹真是贴心,知道这些日子一来朕因为养病烦闷,所以时常过来探望。朕还真是不舍得将她远嫁到天熙去呢。”

    凤昭华的眼神愈发的冷凝。

    “宫中守卫森严,层层巡逻搜查,没有出宫令牌,她无法走出皇宫。我盘查过了,所有例行出宫采买宫中所需品的宫人腰牌都在。我也询问过宫门守卫,今早有人拿着你给的令牌出宫办事。”

    宫门守卫自然是不敢拦的,却一边派人跟踪一边通知她,没想到人跟丢了。

    她得到消息就知道不好,一边派人包围驿馆一边匆匆进宫,直接去了漪兰宫,还是迟了一步。

    而住在驿馆里的玉初和苏浅璎,只怕也已经溜之大吉了吧?

    很显然,是她这位皇兄,在暗中推波助澜,放走了九妹。

    想到此,凤昭华胸中便燃烧起怒火。

    “皇兄可知如今两国联姻,九妹却无故失踪,我们该如何向天熙交代?”

    凤穆无所谓的耸耸肩。

    “那是你和和皇叔的事,与朕何干?”

    凤赵华眯了眯眼。

    “是玉初对不对?皇兄,你被他利用了。”

    凤穆神情依旧毫无波动。

    “皇妹有时间来质问朕,还不如想想怎么找回九妹比较好。不然才真的是大祸临头。”

    凤昭华绷着脸,冷笑一声。

    “看来这些年皇兄的日子过的太安乐,以至于糊涂至此。既如此——”

    “如何?”

    凤穆好似听不懂她话语中的威胁,“皇妹打算取而代之么?”

    凤昭华神色清冷。

    “我以为,皇兄早已有了这个觉悟。”

    凤穆哈的一声笑,将一封写好的圣旨交给她。

    “打开看看吧。”

    凤昭华冷眼看着他。

    “皇兄还想做什么?”

    凤穆面带微笑,“皇妹何须如此防备朕?这宫里可都是你和皇叔的人,朕能对你做什么?还是,皇妹怕了?”

    凤昭华挑眉,“激将法?身为我凤家子女,皇兄这些年就只学会了这么浅显的招数么?”

    凤穆不生气。

    “在皇妹面前,朕怎敢托大?看看吧,对皇妹有好处的。”

    凤昭华皱眉,示意自己的丫鬟上前,接过圣旨。

    凤穆笑一笑。

    “皇妹是怕朕在这圣旨上下毒?不错,小心驶得万年船嘛。皇兄对皇妹的教导,果然细心。”

    说后一句的时候,他神色有些意味深长,带着某种诡异的暗示。

    凤昭华皱了皱眉,很不喜欢他这种意有所指的语气。

    “公主!”

    打开圣旨的婢女惊呼出声。

    她凝眸看过去,触及到上面的内容时,瞳孔悠然一缩

    “退位诏书?”

    她愕然不信的看向凤穆,眼神里带着探究和怀疑。

    “皇兄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皇妹看到的那样。”

    凤穆神情坦然,“那日皇妹说的话,朕时候想了想,绝对皇妹说得很对。无论如何,活着总比死了强。反正到头来结局都是一样的,朕何不聪明点?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嘛,你说是也不是?”

    “皇兄倒是聪明。”

    凤昭华将诏书一收,淡淡道:“不过皇兄就不觉得晚了点?在你放走了九妹以后,已经没有和我谈判的资格。”

    “非也。”

    凤穆摇头,“如今白凤和天熙的联姻婚盟即将毁于一旦,若重音那边再插手闹出事端,外患将起。所以为避免内忧,这个时候,皇妹得供着朕,否则朕一旦死了,天下人都会知道你弑君夺位。届时,你这皇位可坐的不安稳。我想,这不是皇妹想要看见的后果吧?”

    凤昭华眯了眯眼,随即嘴角一勾。

    “看来是臣妹小看了皇兄。”

    凤穆笑容可掬,“咱们凤家的人,都流着一样的血,朕不如皇妹那般有人庇护,总得有安身立命的法子,这才不负我凤家无尚高贵的血脉。皇妹,你说,是也不是?”

    “对,皇兄说的极是。”

    凤昭华深吸一口气,复又笑了。

    她将退位诏书交换给凤穆,道:“既然如此,皇兄就安心的享受你最后几日孤家寡人的滋味吧。咱们兄妹一场,臣妹自有义务替皇兄分忧。”

    凤穆也笑。

    “朕就知道,咱们这些兄弟姐妹之中,唯有皇妹最毁审时度势。不以一时困境而自哀,不以一时成就而骄,才是成大事者。皇兄公主皇妹,创一代盛世皇朝。”

    “一定!”

    凤昭华恢复了她往日的优雅端庄,“臣妹会让皇兄看见那一日的。”

    “好。”

    凤穆微笑点头,那张原本因沉迷酒色而略有疲惫青黑的脸竟看起来十分俊逸。

    “朕瞪着那一日的道来。”

    等着,你如坐针毡的坐在龙椅上,承受万人唾骂。

    ……

    还未出宫,就有人来报,驿馆已经人去楼空。

    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九公主的失踪和玉初脱不了干系,凤之彦和凤昭华自然不能让他就这么溜之大吉。

    正准备派兵追捕,而这时传来消息。

    白凤派去重音的使者,与重音接洽的官员产生冲突,失手杀了对方。

    在别国的地盘上杀了人家的礼仪使官,那就等同于打君王的脸。

    宁晔一怒之下向白凤下了战书。

    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踏破两国界碑,战争一触即发。

    消息传来,白凤国举朝皆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凤之彦冷笑,当即同样派出三十万精兵,与重音作战。

    平衡多年的天下局势,终于打破!

    所谓祸不及无辜,宁晔十分人道,将天熙的应勤使团放了。然而如今两国开战,和亲使团哪里敢触这个眉头?再加上九公主失踪的消息跟着泄露,他们还迎什么亲?直接打道回府。

    白凤忙着和重音打仗,自然就无暇顾及逃走的玉初和苏浅璎了。

    而此刻的玉初和苏浅璎,已经逃离上都,很快跨越了大半个白凤,彻底摆脱了追兵。

    至于白凤国的烂摊子,火引已经抛下,相信凤穆懂得怎样将这火苗烧得更烈。

    苏浅璎现在终于明白当时玉初为什么没带多少人马了。

    人多虽然安全系数高,却也容易成为拖累,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他们这几人,加上暗卫,个个武功高强,目标小,暗卫又善于隐藏和躲避追踪,逃跑起来自然更轻松。

    官道之上,易容过后的苏浅璎和玉初共乘一骑。

    “阿初,我们什么时候能赶到玉照国?”

    “按照我们的速度,明日就能出白凤国,到了玉照国境,咱们就可以减缓速度,换马车而行。”

    苏浅璎知道,这是他的体贴之处。

    这几日为躲避全国搜捕,他们快马加鞭,他担心自己过度劳累疲惫身体吃不消。而一旦入了玉照国境,就是他的地盘,再无危险。

    笑了笑,她没再说什么。

    ……

    白凤和重音的战火还未熄灭,白凤国这边皇帝突然下了退位诏书,言自觉自己等级多年未有建树,再加上近来感觉身体每况愈下,实不能胜任帝君之位,故而昭告天下,传位于昭华公主。

    朝臣哗然,一帮老臣跪求陛下收回成命。

    凤穆却不理会,一锤定音,并且名人准备登基大典。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苏浅璎和玉初已穿越了半个玉照国,正往九庸而去。

    马车上,苏浅璎若有所思道:“阿初,你现在可以告诉我,凤穆为何会心甘情愿退位了吧?”

    临走之前,玉初偷偷进宫,不知道与凤穆说了什么,凤穆居然心甘情愿的写了退位诏书。

    她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玉初揽着她的腰,道:“凤昭华,是凤之彦的女儿。”

    “什么?”

    苏浅璎这一惊可非同小可,如果她此刻坐在马背上,肯定会惊得直接从马上坠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那自然是属于深宫里一段不为人知的丑陋往事。

    十多年前,白凤国先帝去行宫避暑,带回来一个美人,十分宠爱。只是好景不长,一次偶然,还未成年住在宫里的小皇子凤之彦醉酒,与这位美人有了一夕之欢。

    没多久,此事就被先帝发现,先帝直接以淫乱的罪名,将自己的爱妃打入了冷宫。

    按理说后妃与人私通这种让帝王颜面尽失的事,早该被处死,可这位美人很幸运的活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她怀孕了,是凤之彦的孩子。

    先帝狠显然未曾迁怒凤自己的亲弟弟,反而还未他保全了骨血。

    起先是恩,再后来,便是牵制。

    因为先帝并不曾告诉过凤之彦有这个孩子的存在。只在临终之前,才告诉了他事情真相。

    他赋予这个弟弟极高的权利,只是为了让凤之彦保护他选中的继承人登基。

    断了凤之彦的血脉,便是让他不得不将宝全押在凤昭华身上。

    而有朝一日深宫旧事被揭开,凤昭华这个叔嫂相奸的‘产物’将沦为天下笑柄,再无登基的资格。凤之彦这个罪魁祸首,也会受万人唾骂。

    凤之彦是有本事杀了所有反对的人,但面对外患的前提之下,他的强权手腕,只会引来更激烈的反抗。

    所以,他和凤昭华多年的皇权之梦,终究只是,一场空。

    听完整个故事的苏浅璎沉默了。

    怪不得玉初之前不肯告诉她真相。

    历来宫中丑陋肮脏,这种事屡见不鲜,然而凤昭华何其无辜,好容易脱离冷宫那个噩梦却仍旧做了人家的棋子。一个,死人的棋子。

    “这些事,你是如何调查清楚的?还有,凤穆知道吗?”

    “不知道。”

    玉初沉静道:“不得不说,老皇帝很有先见之明,他担心凤穆那一天沉不住气以此威胁凤之彦,两人鱼死网破。而那时局势如此紧张,没了凤之彦制衡,凤穆只会沦为别人的傀儡。所以,并未将事情的真相告诉凤穆,只透露了一些暗示性的东西,并且将这个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心腹。不过先帝不知道的是,凤昭华的母亲,在冷宫里留下了证据。凤昭华真正的生辰八字。”

    苏浅璎脑海中电光一闪。

    “哥哥之前和九公主在冷宫私会,目的就是寻找证据?”

    “嗯。”

    玉初中肯评价道:“你哥哥若是身在皇室,也会是个玩弄权术的高手。”

    苏浅璎不置可否。

    “我一直觉得凤之彦对凤昭华的态度太不同寻常,所以暗中派人调查。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当初老皇帝留下的那个心腹,从他手中得到当年内务府记载妃嫔侍寝的档案。再结合你哥哥找到的凤昭华母亲留下的血书,足够证明凤昭华的身世。”

    “所以,凤穆是以退为进。”

    苏浅璎接过话,“登基大典那日,就是真相大白之时,也就是凤之彦和昭华噩梦的开始。”

    玉初没接话,眼神隐有担心。

    “夭夭,你可怪我?”

    苏浅璎看着他眼中那一丝小心翼翼和不确定,心中一动,摇摇头。

    “皇权诡谲,政治交锋,我虽从不愿插手,却也知晓这其中的黑暗。你生来便是皇亲贵族,你注定一生无法抛却那些东西。国与国之间各有立场,今日你不算计他人,就会被旁人算计。我虽同情昭华的身世,更明白现实的残忍。这世上,有几个人一声顺遂风平浪静?身在皇家,称受得了这份荣耀,自然也要承受得起旁人不能承受之痛。”

    就像玉初和宁晔,他们今日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多少血泪换来的,常人不得而知。

    她靠在玉初怀里,微微闭上眼睛。

    “阿初,我只庆幸,承受这一切的人,不是你。所幸,你没有面临那样的肮脏和丑陋。”

    玉初身形一僵,眼底划过一瞬的黝黯和疼痛,随即消失无踪。

    苏浅璎并未曾发现,所以当她知晓他曾有过那般惨痛的过去的时候,痛得撕心裂肺,肝胆俱裂。

    ……

    十月二十八夜,女帝继位的头一晚。

    凤之彦看着穿着凤袍美艳逼人的凤昭华,眼神欣慰。

    “你的母亲若是泉下有知,看到你有今日,必定会含笑九泉。”

    凤昭华只是从容微笑。

    “我有今日,都考皇叔扶持。”

    凤之彦看着她温婉的眉目,神情微微恍惚。

    “你与你的母亲,长得很像。”

    “皇叔还记得我母亲的样子?”

    凤昭华眼神掠过一抹异样。

    凤之彦嗯了声。

    那是他少年之时犯的一个错误,当时他年少轻狂,酒醉污了那女子的清白,害她被打入冷宫。然而那个时候的他,没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犯下的错,故而那个女子,便成为他心中永不可磨灭的愧疚和疼痛。

    他不敢去冷宫看她。

    皇兄已经大度宽恕了他,他岂敢再求恩赐?

    然而他不知道,那一夜的荒唐,竟留下了他的血脉。

    他唯一的女儿。

    他将她从冷宫接出来,弥补这些年对她们母女所有的亏欠。

    他要将他的女儿,送到那至高无上的位置,让她再不为人欺辱谩骂。

    他给予她锦绣前程,站在这世间所有女子都无法攀岩的高位。

    “回去准备吧,明日登基大典,切勿耽误了时辰。”

    凤之彦自以为自己准备充分,就连当年知晓那件事的人也全数灭口。却怎么也没料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命运的齿轮,从来都不曾对任何人宽恕过。

    曾经犯下的错,终要面对和承担。

    ……

    “陛下,夜了,早些休息吧。”

    凤穆双手负立,抬头看着浩瀚星空,眯了眯眼。

    “今夜,皇叔和昭华,都会高兴得睡不着觉吧?”

    宫人没回答。

    凤穆摸索着手指上的玉扳指,嘴角勾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美梦即将成真,他们自然欣喜若狂。不过…”

    他话音一转,眼神闪过冷锐的光。

    “这白凤国的天数年都一个颜色,如今,也是时候换一换了。”

    这句话消失在夜色里,连回音都不曾留下,却将未知的预言,留在了另一个故事的开端。

    ……

    十月二十九。

    多云,有小雨。

    登基大典早已准备多日,王公大臣一早便入宫恭候,等待历史性的那一刻来临。

    辰时,凤穆穿戴完毕,坐着玉撵去了金殿。

    金殿之外,百步玉阶之上,所有大臣一次罗列而至,宫中各处守卫森严,人人神情肃穆,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的来临。

    摄政王凤之彦站在百官之手,他穿着一身杏黄色蟒袍,头带紫金冠,面容俊逸神态从容,气度比一国之君还要威严不可侵犯。

    凤穆高座龙椅之上,偶尔凝眸下望看见他神色中那一抹如愿得偿的笑,不禁嘴角勾一抹冷讽。

    凤之彦,你掌权的时代,从今日开始,便是历史了。

    “奏乐!”

    乐声起,响彻整个皇宫。

    百官匍匐在地。

    “宣昭华公主。”

    太监鸭嗓般的声音一层层的传递下去,震破整个皇城。

    凤昭华穿着金银丝凤袍缓缓踏过玉阶,一步步,仿佛是踏过她这十六年的岁月和记忆。

    长长的裙摆划过地面,其间金丝闪耀出来的光芒亮得所有人睁不开眼睛,只得将自己的身子匍匐得更低,更低,以示对这即将极为的女帝表示尊敬。

    凤昭华行至大殿,金黄色玉冕垂下来,遮住了她的神情,气度却是从容不迫,不怒之危。

    凤穆嘴角一勾,示意大内总管念诏书。

    洋洋洒洒数万字,夸奖了凤昭华是如何的聪慧绝伦,如何的睿智聪颖,皇位非她不可继云云。

    整个大殿寂静得之停下那些未有重复的褒奖和赞扬,所有人都认真聆听着,以至于无人知晓,此时宫门正发生动荡。

    东西南北四宫门的守卫,都被突然冒出来的黑衣人所杀。余下的守卫一边抵抗强敌一边进宫禀报。

    然而从宫门口到大殿,还有那么长那么长的距离。

    在这段时间内,掖庭罪奴,浣衣局以及各宫接连有宫女太监手持利器,杀死各宫的守卫。

    整个内功很快陷入了混乱之中。

    非但如此,宫墙之上,有一批弓箭手替代了那些守卫暗哨,弯弓搭箭,蓄势待发。

    金殿之中。

    凤昭华莫名的有些心神不宁,总觉得今日会有大事发生,这种心情一直持续到诏书念完。

    最后的环节,传承玉玺。

    凤昭华压下复杂的心情,一步步走上去。

    凤穆双手捧着玉玺,嘴角含着笑容。

    玉玺正要落入她手中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一声。

    “保——”

    凤昭华浑身一震,下意识回头。然而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凤穆已经出手如电,一手掐住她的脖子,将她制住在自己身前。

    刹那间满朝文武皆惊。

    凤之彦沉声低喝额,“陛下!”

    铿——

    凤穆一手捏住凤昭华的左手手腕,匕首从她袖中掉落。

    所有人脸色又是一变。

    凤穆却是笑了。

    “皇妹怎的随身携带了武器?这是想要做什么?刺杀朕?”

    凤昭华抿唇,看着那急急而来的宫门守卫,恍惚明白了什么,一颗心慢慢的沉了下去。

    百官早已愣住。

    好好的登基大典,眼看就要完成,怎的突生变故?

    凤之彦眼中温润不再,冷光弥漫。

    “皇上,您要做什么?快放开昭华。”

    这是命令,也是威胁。

    守在门前的侍卫已经闯了进来。

    凤穆却怡然不惧,手指捏着凤昭华的脖子,脸上露出轻松的笑。

    “皇叔可别轻举妄动。要知道,朕大病初愈,万一一个手滑伤了昭华,皇室大约要痛心疾首了。”

    凤之彦死死的看着他,眼神森然冷锐如刀。

    “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个时候,连最基本的敬称也没有了,直接用‘你’。有老臣道:“摄政王慎言,陛下还未退位,你怎可如此以下犯上?”

    其实好多老臣都是反对凤穆退位的,如今瞧着这一幕,若有转圜的余地,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凤之彦已难得与这些老迂腐多费口舌,只冷冷的看着凤穆,恨不能用眼神将他碎尸万段。

    “皇叔别急啊。”

    凤穆笑得很欢悦,他看着跪在中央的那个守卫,道:“来,告诉摄政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守卫心惊胆战,结结巴巴的说道:“启禀皇上,南宫门被人突袭,死伤惨重…”

    话未说完,又有人积极而至。

    “皇上,北宫门有人闯入…”

    “皇上,东门失火…”

    噩耗一个一个的传来,听得满朝之人脸色大变。凤之彦目光沉冷如玉,凤穆却面带微笑。

    那些人,都是他父皇留下的势力,这些年分布在全国各地,就是为了今天。

    凤之彦高屋建瓴,自以为将整个白凤尽握手中,哪里知道他父皇深谋远虑,草灰蛇线,伏脉千里?

    那些人不多,却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存在在民间。

    轿夫,商人,文弱书生,罪奴,更甚者还有街头乞丐……

    他们每一个,都是经过多年训练的高手。

    虽不足以和凤之彦的势力抗衡,但是在今日,只要夺下宫门,制造混乱,再挟持凤昭华在手。

    凤之彦就有所顾忌而不敢反抗。

    他知道凤昭华身边有无数人保护,就连她身边那个丫鬟,也是凤之彦精心训练的一等一的高手。

    若放在平时,他根本没有机会对她下手。

    也只有今日。

    登基之时,交接玉玺的时候,他离他最近。这是绝无仅有的机会。

    他笑着。

    玉初的法子,还真是好。

    “皇妹。”

    他目光一转,轻轻的说道:“没想到吧,你也有今日。”

    凤昭华神情冷静。

    “皇兄这是何意?若皇兄不愿传位于臣妹,臣妹自不敢有所妄想。不知臣妹做了什么,引皇兄如此动怒?”

    凤穆笑。

    “皇妹,朕上次让你询问皇叔的事,你问了没有?”

    凤之彦脸色一变,忽然意识到什么,默然瞳孔一缩。

    难道——

    仿佛应证他心中所想一般,凤穆抬头对他一笑。

    “皇叔受父皇所托辅佐朕登基,这些年日理万机劳苦功高,朕十分感激。只是不知皇叔年纪大了,是否还记得十七年前一桩旧事?”

    凤之彦某种怒火伴随着惊惧一闪而过。

    他沉声道:“陛下,您是否还没睡醒?快放了昭华。今日是登基大典,退位诏书已下,天下皆知,岂可有违?”

    “皇叔别急啊,朕还没说完呢。”

    “陛下——”

    凤之彦眼中杀意尽显。

    “摄政王,你着什么急?”一个老臣冷眼看过去,“陛下在前,可别失了你做臣子的本分,落得以下犯上的罪名。再则,昭华公主携兵器入宫,本就犯了大忌,视同谋反。老臣也很奇怪,陛下已昭告天下要传位于昭华公主,昭华公主为何在登基大典之上,还要携带如此利器?”

    他一开口,周围几个保皇派的老臣纷纷跟着附和。

    “单凭此举,昭华公主就没有登基的资格。”

    “是啊是啊,登基大典之日,暴乱突起,这是不祥之兆。昭华公主,不可为帝。”

    越来越多的议论声响起,整个朝堂都喧哗起来。

    “都给本王闭嘴!”

    凤之彦一声低喝,侍卫们拔刀,架在那些反对的老臣脖子之上。

    凤穆冷眼旁观,嘴角噙一抹冷笑。

    “皇叔这是狗急跳墙了么?”他扼住凤昭华咽喉的手,微微收紧。

    “皇叔可以试一试,是他们先死,还是…你的女儿先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